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蠟讀音為là、zhà、chà,是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常溫下為固態,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於水,可溶於二硫化碳和苯。蠟是一種混合物,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中文名:蠟
外文名:wax
熔 點:在57C°~150C°不等
起源考證
東漢晚期中國已有蠟燭,只是使用不普及,而且形狀和近現代的還有差別。再往上推,戰國秦漢時期是否已使用蠟燭,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了。文獻中提到蠟燭最早大約是在晉代。《晉書周顓傳》寫到有人「以所燃蠟燭投之」。《世說新語》有石崇「用蠟燭作炊」的故事。晉代以後文獻提到蠟燭的就多了。至於晉以前,還缺乏可靠的文字記載,實際只有少量的考古資料,比如上面提到的考古資料; <歸田錄>中,」寇準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聚飲,雖寢室亦燒燭達旦.每罷官去後,人至官舍,見廁溷間燭淚在地,往往成堆.」可見至宋,仍是油*燭貴. 有篇文章說:《西京雜記》有「閩越王獻高帝.....蜜燭二百支」之說,認為「蜜燭即蠟 燭」,但吾以為終屬孤證,何況《西京雜記》的記載是只能作為參考的。 再看蠟燭的原料,有黃蠟、白蠟等多種。黃蠟是蜂蠟,白蠟是白蟻蟲分泌的蠟。白蠟的利用一般認為起自唐代,也有人考證始於漢魏,上面提到的「漢墓偶有黃蠟餅發現」為物證,所以蜂蠟的利用要比白蠟為早。《神農本草經》、張華《博物志》、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都有關於蜜蠟或蜂蠟的記載,當作藥用。由此看來,東漢時期已使用的蠟是蜂蠟。不過大概數量還不多,使用也不普遍,所以燈燭仍用脂膏製作,要不就在脂燭外掛一層蠟以減少燭淚,或在脂膏中摻少許蠟。有資料表明以脂膏為燭,熔點是比較低的,因此當時的燭比較粗短。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漢畫像石中的燭燈的燭都較粗短,而沒有像唐李壽墓壁畫中所描繪的那種細細長長的形狀。
常用詞語
蠟白、蠟版、蠟筆、蠟黃、蠟刻、蠟染、蠟蹋、蠟紙、蠟燭、蠟像,蠟油。 [1]
化學性質
高分子一元醇與長鏈脂肪酸形成的酯質。在化學結構上不同於脂肪,也不同於石蠟和人工合成的聚醚蠟。故亦稱為酯蠟。蠟是不溶於水的固體,溫度稍高時變軟,溫度下降時變硬。其生物功能是作為生物體對外界環境的保護層,存在於皮膚、毛皮、羽毛、植物葉片、果實以及許多昆蟲的外骨骼的表面。
高分子一元醇的長鏈脂肪酸酯稱為真蠟,如蜂蠟的主要組分是長鏈一元醇(C26~C36)的棕櫚酸酯,羊毛蠟是很複雜的混合物,含有酯蠟、醇和脂肪酸。純化後稱為羊毛脂,是羊毛固醇的脂肪酸酯。巴西棕櫚蠟是一種重要的植物蠟,為酯蠟的混合物,化學式為CH3(CH2)n+1·COO(CH2)n+1CH3,n=22~32。
蠟的凝固點都比較高,約在38~90℃之間。碘值較低(1~15)說明不飽和度低於中性脂肪。蠟通常在狹義上是指脂肪酸、一價或二價的脂醇和熔點較高的油狀物質;廣義上通常是指具有某些類似性狀的油脂等物質。在不同的場合下對於「蠟」的定義也有所區別。但在廣義上,蠟通常是在指植物、動物或者礦物等所產生的某種常溫下為固體、加熱後容易液化或者氣化、容易燃燒、不溶於水、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的物質。
蠟的類別
通常意義上,蠟指的是蠟燭。蠟燭是一種植物或礦物蠟。
植物蠟
木蠟
楊梅蠟
小燭樹蠟/堪地里蠟
日本精蠟
棕櫚蠟
米糠蠟
荷荷芭油
蓖麻蠟動物蠟
蜂蠟
蟲白蠟/中國蠟
羊毛蠟
鯨蠟
礦物蠟
褐煤蠟
地蠟/石蠟
石油蠟
微晶蠟來自石油的一種烷烴類的混合物,主要由C26以上的正構、異構和環烷烴組成,且碳原子的分布較寬,碳氫比在1.85左右。微晶蠟具有硬度小、柔韌性好,受力下傾向於塑性流動,延伸度大,撓性好。微晶蠟具有很好的親油性,在油品中更容易分散,能有效增強油品凝膠強度。微晶蠟廣泛用於食品、化工、軍工、冶金等行業,發揮防潮、防腐、上光、絕緣、防鏽等作用。微晶蠟在特種蠟行業能夠很好的改善目的產品的性能。例如在石蠟中添加合適的微晶蠟能改變普通石蠟的晶型,改善石蠟的抗水性和滲透性,增加石蠟的抗彎強度,提高塑性和撓性,從而擴大石蠟的適用範圍。
石油膏
合成蠟
費托蠟
聚乙烯蠟 (PE蠟)
聚丙烯蠟 (PP蠟)
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蠟(EVA蠟)
氧化聚乙烯蠟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