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蜘蛛女之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蜘蛛女之吻》是普伊格的第四部小說,這無疑是他的小說中影響最大的一部。在1976年發表後,幾次再版,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改編成電影。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監獄的一間牢房裡關押着兩個囚犯,一個是政治犯瓦倫丁,另一個是同性戀者莫利納。小說以他們兩個人的對話為主線索,逐步展現出他們的內心世界,撥動了埋藏在他們意識深處的心弦,從一個側面剖露了阿根廷社會的現實。作者以主人公敘述電影故事的方法,一方面揭示了力圖改變社會的革命者的複雜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從社會、心理和生理諸方面多層次地剖析了同性戀這個日益引起人們重視的社會問題。

對於同性戀的產生與存在,作者以嚴肅的態度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他採用新穎的表現手法,頗具匠心地將許多藝術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心構築了小說的結構,一部部異彩紛呈的電影故事,與小說正文相互呼應的理論柱石,穿插在對話當中的意識流,還有簡潔明快的行書公文,讓人讀起來興味盎然,余絲不斷,真可謂集嚴肅文學與通俗小說於一身,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又有對社會學和性心理學等問題的深刻探求,還有耐人琢磨的文學魅力。這種將文學性、趣味性、社會性、科學性融合在一起的特點是這部小說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這部小說中運用得最為突出的手法就是在兩個人的對話中敘述電影故事。深諳電影藝術的普伊格巧妙地將六部電影的情節貫穿於整部小說的始末。這些電影故事的構思巧妙,安排得當。每部電影雖然都獨立成篇,卻有着共同的深邃的內涵,即從不同的角度隱喻同性戀的不同的表現方式及其心理特徵。作者採用蒙太奇的手法,將電影與電影,電影與兩個囚犯的現實生活剪切對比、明敘暗喻,像多稜鏡一般折射出一幅幅既有情趣又耐人思索的畫面。

作者簡介

曼努埃爾·普伊格(1932-1990),阿根廷當代著名後現代主義作家,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流亡他鄉,主要作品有《麗塔海沃茲的背叛》《紅紅的小嘴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事件》《永遠詛咒讀這本書的人》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蜘蛛女之吻》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有人說吸引眼球的主要是同性戀傾向,我卻不這麼看,我更相信文本的力量和敘事技巧的魅力。普伊格的小說永遠不會使你覺得拖沓、緩慢,因為他將懸疑片、恐怖片以及驚悚片中的許多表現形式融入作品中,很容易讓讀者一氣呵成。

內容預覽

布宜諾斯艾利斯監獄長助理遞呈阿根廷共和國內務部長的報告: 「3018號囚犯路易斯·艾伯托·莫利納因犯有腐蝕青年罪,於1974年7月20日被布宜諾斯艾利斯刑事法庭高級法官賈斯托·喬斯·達爾皮埃爾宣判八年徒刑。1974年7月28日關押在監獄B區第34號牢房,與三名性罪犯貝尼托·賈拉米洛、馬里奧·比安奇、大衛·馬古利斯同室關押。1975年4月4日,莫利納由於行為規矩,轉押至D區第7號牢房,與政治犯瓦倫蒂·阿雷古·帕茲同押一室。」 「16115號拘留者瓦倫蒂·阿雷古·帕茲於1972年10月16日在5號高速公路被拘捕,罪行是:企圖在公路旁的兩家汽車裝配廠發動罷工,製造混亂。他由政府行政官員扣押,聽侯審判。1974年11月4日關押於A區第10號牢房,同室政治犯伯納多·賈本蒂。兩人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