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虞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孫。

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卒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仁壽郡公,諡號"文靖"。曾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虞集
出生 (1272-03-21)1272年3月21日
中國
逝世 1348年6月20日(1348-06-20)(76歲)
職業 文學家 詩人
知名作品 《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基本信息

虞集本名 虞集

別稱 邵庵先生、虞文靖

字號 字伯生 號道園

所處時代 元

民族族群 漢

出生地 湖南衡陽

出生時間 1272年3月21日

去世時間 1348年6月20日


主要作品 《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主要成就 元儒四家、元詩四家

祖籍 成都仁壽

官職 奎章閣侍書學士

爵位 仁壽郡公(追封)

追贈 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

諡號 文靖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並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人物生平

虞集祖籍成都仁壽(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孫,其父虞汲曾任黃岡尉,宋亡後,徙臨川崇仁(今屬江西省)。其母親是國子祭酒楊文仲之女。祖輩皆以文學知名。虞集於南宋咸淳八年二月二十日(1272年3月21日)生於湖南衡陽,正當宋末,兵戈擾攘,為避戰亂,隨父遷居江西崇仁二都(今石莊鄉)。

虞集自幼聰穎,3歲即知讀書,4歲時由母楊氏口授《論語》、《孟子》、《左傳》及歐陽修、蘇軾名家文章,聽畢即能成誦。9歲時已通曉儒家經典之大旨。14歲時師從著名理學家吳澄,對儒學世界觀有了進一步認識。元朝統一全國後,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選府中教書。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虞集至大都(今北京市)。

大德六年(1302年),被薦入京為大都路儒學教授。不久,為國子助教。他以師道自任,聲譽日顯,求學者甚多。

皇慶元年(1312年),元仁宗即位,虞集任太常博士、集賢院修撰。他上疏論學校教育問題,多有真知灼見,為仁宗所賞識。

延佑六年(1319年),為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集賢修撰。

泰定元年(1324年),為國子司業,後為秘書少監。

泰定四年(1327年),他與王約隨從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語和漢語講解經書,上都大臣為其博古通今所折服。泰定帝時,升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他建議京東沿海土地應讓民開墾,築堤以防潮水湧入。這既可逐年增加稅收,又使數萬民眾得以在京師周圍聚集,增強保衛京師的力量。這些主張雖未被採納,但後來海口設立萬戶之計,就是採用其說。文宗在登位之前,就對虞集有所了解,登基後,即命其為奎章閣侍書學士。文宗有旨采輯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會要",編修《經世大典》,命虞集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總裁。後趙世延離任,由虞集獨專其責。虞集嘔心瀝血,批閱兩載,於至順二年(1331年)全書編纂而成,共計880卷,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資料。書成後,文宗命他為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他以眼疾為由乞外任,未被允許。直到文宗及幼君寧宗相繼去世,才得以告病回歸崇仁。

至正八年五月二十三日(1348年6月20日),虞集病逝於家。追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仁壽郡公,諡號"文靖"。[1]

主要成就

虞集所作散曲,今僅存《折桂令》一首,前人頗為稱頌。元陶宗儀《輟耕錄》謂"雖一時娛戲,亦過人遠矣"。吳梅《顧曲麈談》雲:"先生(虞集)文章道義,照耀千古,出其餘緒,尤能工妙如此,詢乎天才,不可多得也,此種'短柱'句法,自元迄今,和之者絕少,唯明徐天池《四聲猿》中,曾一仿之,後不一見也"。王季烈《螾廬曲談》評價說:"虞學士集之《折桂令》詠蜀漢事云云,通篇用'短柱格 ',語妙天成。" 虞集的書法在當時也很有名,頗得晉朝人韻味。傳世作品有行書《白雲法師帖》為其晚年之作。書法行筆環縈,字若連綿,法度險峭,勁健古雅。如王世貞所言:"用筆若草草,而中自遒勁。"《墨緣匯觀·法書卷》、《三虞堂書畫目》有著錄。

人物評價

虞集學識淵博,能究極本源,研精探微。精於理學,為元代"儒林四傑"之一。他認為道德教化是國家治本的大事,選用人才必須為眾所敬服。主張理學應貫穿於雅俗之中。為元代中期文壇盟主,詩文俱稱大家。文多宣揚儒家傳統,倡導理學,歌頌元室。詩風典雅精切,格律謹嚴,深沉含蓄,縱橫無礙。其詩歌風格於精切典雅中見沉雄老練,體裁多樣,長於七古和七律,與楊載、范梈、揭奚斯齊名,人稱"虞、楊、范、揭",為"元詩四大家"之一。一時朝廷宏文高冊,多出其手。在其詩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撫州故土的山水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