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虛幻與現實豈止是夢一場(為生歌唱)

虛幻與現實豈止是夢一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虛幻與現實豈止是夢一場》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虛幻與現實豈止是夢一場

不可否認我對中國四大名著最青睞的要數《紅樓夢》,而且讀過次數最多的也是《紅樓夢》。不是說我不愛其它的幾部書,因為孩子時都會毫無理由地愛上《西遊記》,那裡面的鬼怪神仙,讓無數的中國小朋友痴迷,甚至抓狂。讀初中後很自然地迷上《水滸傳》,梁山一百單八將各個神勇,而且是大英雄,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都想當英雄,所以自然迷戀身懷絕技的「水滸英雄」,而放棄了唐僧師徒。讀高中後興趣轉移了,覺得《三國演義》才是煮酒論英雄,所以有的愛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有的情痴桃園三結義,也有的覺得曹操不是奸雄是梟雄,不管怎樣,長大了的我們一定對所謂的英雄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刻已經不痴迷「水滸英雄」了。可是當讀到大學時,你才會發現,其實每個階段你都會看的卻是《紅樓夢》。

為何這麼說,那是因為小的時候大人不希望你看,說這本書是不適合孩子看的,要知道你越是阻撓,反而約會勾起孩子的興趣,一方面家長進行管制,一方面孩子與家長鬥智鬥勇,所以表面看「天下太平」,實際上《紅樓夢》中的情情愛愛,卿卿我我,依然都映在了孩子的頭腦中,只是那時還不理解為何賈寶玉非得喜歡那個楚楚可憐的林妹妹,而不愛那個善解人意的寶姑娘。當然這些疑問都是到了讀大學後才會幡然醒悟,原來曹雪芹才是寫言情小說的高手,這本《紅樓夢》才真真切切是一本經典之作,因為其中有太多的未知讓人參悟不透,所以才會有「紅學會」,至今還在致力於對《紅樓夢》的研究。

蔣勛的《夢紅樓》也算是對《紅樓夢》的一種解讀吧,作者也像很多痴迷《紅樓夢》的人一樣,逐章逐節地去專研,去還原作者為何要去這樣的刻畫每一個人物,特別是金陵十二釵。當然作者也不僅僅是幫着那些讀不懂《紅樓夢》的人,他還在這本書中夾雜了許多他對《紅樓夢》的理解和參悟,特別是第五章「雲門的紅樓夢」,更是會讓很多《紅樓夢》迷們癲狂,因為這部舞劇,用了幾乎神般「顛覆」,將《紅樓夢》不可思議的一面展示給你,從春到夏,從秋到冬。《紅樓夢》其實就是這樣在講述一個大家族的春夏秋冬的,因為我們看到了賈府的繁華,也看到了賈府的頹廢。

為何大家會那麼喜歡《紅樓夢》呢?是喜歡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還是喜歡其中眾多人物的愛恨情愁和悲歡離合?我覺得《紅樓夢》中的信息量太大,這也是眾多紅學愛好者細心專研其的緣由。因為曹雪芹寫的似乎是一個大家族的興衰與沒落,但是明顯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這個時期的人們生活是那麼的無奈和無助,有錢人荒淫無度,無錢人悲苦辛勞,那個時代已經沒有了正義公平,沒有了清正廉明,你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勇氣,他能在封建社會寫出這樣的鴻篇巨著,而且抨擊了當時時政,這是多麼不可思議,要知道那時是皇權社會,怎麼會容忍這樣一部書問世,甚至一直紅到現在。

不可思議的事實在是多,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確實存留下來了,也讓我們能夠欣賞到這樣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很多讀了《紅樓夢》的人都變成了一種痴人,她們時常把自己侵入到紅樓「夢」中,就如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臨去世都讓人覺得她的一生都是那個弱弱的林姑娘,那麼的讓人疼。有的人入到夢中不想醒來,有的人一直醒着,但是他依然在尋找夢中紅樓,蔣勛就是一位。讀《夢紅樓》讓我們細細品味大觀園裡的男男女女吧,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情愛,把他們都還原成現實中的人,是不是太真實,或許現實中你還能尋到很多人的影子。

有的小說讀起來很合心意,但是合上書,只有一種感覺不真實。有的書本會覺得它太不真實,但是合上書你會發現它其實就是現實。《紅樓夢》不是一場夢。《夢紅樓》是從夢中醒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