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而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虎而冠 |
成語: 虎而冠 拼音: hǔ ér guàn |
成語出處
《史記 酷吏列傳》:「其爪牙吏,虎而冠。」
成語釋義
冠:把帽子戴在頭上。比喻生性殘虐的人。[1]
拆字解釋
虎: ◎虎 hù 另見 hǔ◎虎 hǔ 〈名〉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紋為特徵的虎形。本義:老虎) (2)同本義 [tiger],亞洲產的一種大型食肉類哺乳動物(Panthera tigris)...
而: ◎而 néng 通「能」。 〈名〉 才能 [ability]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義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異之。——《管子·樞言》。微而,猶無能。而、能古字通...
冠: ◎冠 guàn 〈動〉 (1)戴;戴帽子 [put on a cap or hat]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2]
成語典故
《·齊悼惠王世家》:「大臣議欲立齊王(劉邦子劉肥),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齊王相劉肥舅》,惡戾,虎而冠者也。』」 凶暴的老虎戴上人帽,為「虎而冠」。後比喻偽裝外表善良、本質很兇殘的人。《後漢書·酷吏傳序》:「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形容的成語,……致溫舒有虎冠之吏,延年受屠伯之名,豈虛也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