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藤稔葡萄的栽培

藤稔葡萄 因其成熟期早、

適應性強、甜味足、色澤鮮艷、

顆粒飽滿、汁多味甜且耐運輸等優點而受到商販的喜愛。

引入我國後,在各地栽培表現比巨峰生長勢弱,坐果率高,

在和巨峰葡萄相同管理條件下,

平均粒重12克左右(明顯比巨峰大),

疏花疏果後可達到20多克。

平均穗重700~800克,產量明顯高於巨峰,

加之成熟期比巨峰稍早,故效益比巨峰高30~5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藤稔葡萄 外文名稱 Fujiminori 特點 適應性強,甜味足,色澤鮮艷 地點 沂蒙山地區
引進時間 1995年 漢語拼音 藤稔 [ téng rěn ] 別稱 乒乓球葡萄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李目 葡萄科

目錄

形態特徵

藤稔葡萄大而飽滿,色澤鮮艷,顆粒飽滿,

汁多味甜且耐運輸的優質藤稔葡萄。

該處大粒葡萄穗重均為500-1000克,最大1500克,果粒特大,一般為22-30克,最大35克左右。

其植株外部形態與巨峰相似,明顯區別為:巨峰葉片3-5裂,裂刻較淺。

藤稔葉片5裂,極少3裂,且上裂刻深,葉片大、較粗糙、較厚、網狀皺紋較明顯。

巨峰冬芽鱗片為紅色,藤稔冬芽鱗片為綠色,

巨蜂果粒平均重11-12克,個別粒重可達17-18克 。

藤稔果粒平均重15-35克.每穗中通常可見20克以上的大果,

經嚴格的疏穗(l-2枝留1穗)和疏粒(每穗留25-30粒)後,

最大粒縱徑4.33厘米、橫徑2.99厘米、重36克(乒乓球直徑為3.8厘米)。

近幾年由於果實膨大技術的普及以及貝達歐四等嫁接苗的培育,藤稔葡萄的粒重也在不斷的增大。

栽培技術

施肥定植

藤稔葡萄適應性較廣,但最為適宜中性壤土和微酸壤土。

該品種產量高,果粒大,在整個生長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

宜大水大肥。建園時應以南北為主,以便通風透光。

不論架式如何,雖可密植,但要合理,可採用密株不密蔓的栽培方法,

儘量減輕單株負載量,給優質高產創造一個良好條件。

當年栽,兩年即可見收益:

定植前,按設計的行距順行挖寬60厘米,

深70~80厘米的定植溝。首先施人20~30厘米厚的有機物,

然後用鐵鍬把溝的兩壁各鏟下10厘米左右,使定植溝加寬到80厘米,

把鏟下的土踩實,上面每畝用4~5立方米腐熟的雞糞混土施人或優質農家肥8~10立方米混土施人,

也可分兩層糞兩層土,同時每畝施人磷酸二銨25~30千克,

填滿定植溝,灌水後5~7天即可定植。

 
藤稔葡萄
原圖鏈接

定植採取單蘺架栽培,株距1.2米,行距2.5米左右;棚架栽培,

株距1.2米,行距4~5米;棚架栽培,為了成型快,早豐產,可密植為60厘米株距。

1)冬季要在其葉片全落後,對植株進行修剪,

每枝都短截留有3個芽左右,弱小枝、過密枝、徒長枝、病蟲枝都要修剪,促使植株多分枝,多結果 。

2)早春在葡萄旁深翻施肥,施肥以農家肥為主,

施肥後覆土,並澆足水,待土壤表面稍干時要鬆土一次。

3)在有幾片葉長出時,要將弱小的芽抹掉,只保留壯芽。[1]

4)在葉腋處長出卷鬚時,必須人工掐去,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

5)在期間綁紮枝條,以免枝條亂擺折斷,影響營養運輸。

6)葡萄果熟期膨大期中要摘去下部葉片,避免光照照射不到果粒上,影響果色。

7)春季開花前不施肥,尤其是氮肥,以控制樹勢,使其保持中庸,切忌過旺。

管理方法

修剪 通過修剪,使枝蔓分布均勻,充分利用架面,

明確從屬關係,確保樹勢強健,調節植株生長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使地下部和地上部之間的關係保持平衡樹勢,為連年持續豐產、大粒、優質創造條件。

冬季修剪最佳時期是完全休眠期,

即正常的生理落葉後再過月余天為開始修剪期,傷流期前15天以前應結束修剪。

短梢修剪:留2-3芽;2、中梢修剪:留4-5芽;3、長梢修剪:留6-7芽 。

4、超短梢修剪:留1芽;5、超長梢修剪:留8芽以上 。

6、混合修剪:在同一植株上,同時採用長、中、短梢相結合的修剪方法。

生長環境

淮北地區藤稔葡萄冬季會有凍害發生,要注意防凍。因此,

在嚴寒來臨前應及時灌水,同時用稻草、麥秸、雜草等覆蓋,保持土壤的疏鬆與濕潤,提高抗寒力。

主要價值

藤稔葡萄,大而飽滿,色澤鮮艷,顆粒飽滿,汁多味甜且耐運輸。

參考來源

  1. 種植藤稔葡萄需要注意什麼?, 種植網網,201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