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藜蘆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藜蘆的傳說故事

服莖根,寒苦辛。催吐急,反諸參。

背芍藥,避細辛。勿湯服,散荊吞。

藥用逸事

藜蘆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下品,皮色黑裹之而名,別名有老旱蔥、山蔥、山包米、毒藥草、憨蔥等。

《神農本草經》提出「藜蘆反五參」,即反人參、苦參、玄參、沙參、丹參。到了元代提出「藜蘆反諸參」,即除了上面五參外,還有黨參、華山參、空沙參、紫參、西洋參、太子參、珠子參、佛手參等。

《本草綱目》李時珍筆錄史料:「明朝荊和王妃劉氏,七十,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群醫束手。先考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藥不能人自午至子。不得已,打去一齒,濃煎藜蘆湯灌之。少頃,噫氣一聲,遂吐痰而蘇,調理而安。」

金元醫學四大家之一張子和名醫,擅長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邪,稱為「攻下派」。而其用吐法治病則是從一次實踐中學到的。張有一鄰居何某與妻王氏爭吵,王怒而瘋癲,痴呆健忘,唇口青紫,口吐白沫,牙關緊張,昏仆抽搐。張無策,雖知病由,不知用什麼藥可醫。王氏病情日重,何某望天長嘆:「老天欺我,一代名醫張子和無法,豈不絕症!」正值有年大旱,家鄉遭災,赤地千里,王氏飢,到山上吃野草、野菜,這天半夜王氏大吐許多白、黃、黑三色頑痰而愈。張讓王氏帶到山上,問吃了什麼植物。王指野草,張大悟,這不是山蔥嗎?《本 草圖經》中云:「山蔥大吐上膈風涎,王氏痰迷心竅而瘋,食山蔥去痰而愈。」[1]

藜蘆

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

用於治療中風痰墮,喉痹不通癲癇等症。 油調外用治[疥癬]],禿瘡[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