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藏南柳
藏南柳產於我國西藏東部。生於海拔3300米的山坡。灌木,高1.5米。花期8月。學名:salixaustroticaN.chao。藏南柳是楊柳科柳屬下的一個種。灌木,高1.5米。當年生小枝初被長2毫米的疏白色長柔毛,很快變為光滑。芽無毛。葉紙質,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5-4.5厘米,寬6-18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兩面被疏長柔毛,後無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白粉,中脈隆起,側脈約5對,全緣或有不規則的腺齒;葉柄長2-6毫米,初被疏長柔毛。花序具長花序梗,下部具正常葉,花序長2.5-3.5厘米,軸無毛或近無毛;苞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圓形或近截形,長2.5毫米,僅邊緣具緣毛;雄蕊2,長4毫米,花葯黃色,花絲分離,無毛,雄花有腺體2,線形,長1毫米,背腺較纖細;子房橢圓狀,長2.5毫米,無毛,密被臘粉,呈白色,花柱長1.5毫米,淡紫色,中裂,柱頭2裂,裂片短,子房柄長約0.5毫米;腹腺線形,長1.2毫米。花期8月。 [1]
目錄
形態特徵
藏南柳灌木,高1.5米。當年生小枝初被長2毫米的疏白色長柔毛,很快變為光滑。芽無毛。葉紙質,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5-4.5厘米,寬6-18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兩面被疏長柔毛,後無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白粉,中脈隆起,側脈約5對,全緣或有不規則的腺齒;葉柄長2-6毫米,初被疏長柔毛。花序具長花序梗,下部具正常葉,花序長2.5-3.5厘米,軸無毛或近無毛;苞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圓形或近截形,長2.5毫米,僅邊緣具緣毛;雄蕊2,長4毫米,花葯黃色,花絲分離,無毛,雄花有腺體2,線形,長1毫米,背腺較纖細;子房橢圓狀,長2.5毫米,無毛,密被臘粉,呈白色,花柱長1.5毫米,淡紫色,中裂,柱頭2裂,裂片短,子房柄長約0.5毫米;腹腺線形,長1.2毫米。花期8月。[2]
栽培技術
柳樹種植的密度
柳樹在種植的時候,不宜太稀疏,容易造成浮土現象,不能有效的改善氣候條件;也不能太稠密,這樣不利於柳樹的生長和光合作用。所以柳樹的種植密度應該為4~5米,浮動幅度不宜過大。
柳樹的種植
常見的柳樹種植方式有扦插繁殖,這樣可以保持母樹的優點。一般是在冬天的時候,將處在冬眠期的柳樹枝條減下來,要保證每個枝條長度大約為17~18厘米,並且要有三個牙口以上,然後將枝條放入水中培育一段時間,大約十多天。最後將枝條插入土壤中,這樣做可以提高柳樹的成活率,達到70%以上,在種入土中之後要及時澆水。
柳樹的灌溉
水分是柳樹生長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在種植樹苗之後,要確保土壤水分充足,一般在灌溉的時候採取溝灌式的灌溉方式,這樣有利於水分下滲,避免採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這樣會使土壤的地表營養流失,出現爛根和土壤板結現象。
柳樹的鬆土和除草
在種植柳樹之後,要對柳樹進行精心的呵護。定期鬆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可以破除板結土壤,疏鬆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使樹木根部順利呼吸。另外,定期鬆土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流失。定期除草可以拔去多餘的雜草和苗木,防治這些雜草搶奪柳樹的養分和水分,造成柳樹的營養吸收不夠,另外,除草可以使柳樹的生長面積增加,增加柳樹的光合作用,減少病蟲害的侵蝕。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除草劑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能讓化學藥物影響柳樹的健康。
柳樹的修枝和拔芽
一般情況下,一年苗在修剪側枝的時候,不能將側枝全部修剪乾淨,這樣可能會導致柳樹長歪,在修剪側枝的時候應該有所保留;兩年苗在可以在修剪的時候,將樹幹以上的側枝全部修剪乾淨。柳樹要經常進行枝幹的修剪,這樣可以避免多餘的枝幹吸收養分,保證主幹的營養能夠充分,提高柳樹的整體透光性和透氣性。經常修剪枝幹也可以使柳樹長成好的形狀。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 3300米的山坡。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木材輕軟,紋理較直,結構較細,可供建築、家具和農具或火柴杆用;枝條可供編織物用;嫩葉可作飼料;為速生的重要用材柳樹之一,並為觀賞樹種和早春蜜源植物。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腺腮炎;黃疸性肝炎;盆腔炎;腎炎;瘡癤;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腎炎,瘡癤。用藏南柳葉浸膏(每100公斤柳葉,可提7.5~10公斤浸膏)。製成片劑,每次服3~5片(每片0.5克),每日4~6次。 治黃疸型肝炎:鮮白柳芽3錢,開水沏,當茶飲(亦可與紅糖同服)。 治風濕性關節炎初起:藏南柳芽5錢,水煎服。
醫藥
化學成份
葉含芹菜素(apigenin),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柏木雙黃桐(cupressuflavone),還含維生素C和穀胱甘肽(glutathione)。
性味
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參考文獻
- ↑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1-03
- ↑ [ 方愛民,閻臻,劉小漢等. 藏南柳區礫岩中古植物化石組合及其特徵. 《 古生物學報 》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