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君謨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君謨帖》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三。

原文

蔡君謨一帖云:「襄昔之為諫臣,與今之為詞臣,一也,為諫臣有言責,世人自見疏,今無是焉,世人見親,襄之於人,未始異之,而人之觀故有以異也。」觀此帖,乃知昔時居台諫者,為人所疏如此。今則反是,方為此官時,其門揮汗成雨,一徙他局,可張爵羅,風俗偷薄甚矣。又有送荔枝與昭文相公一帖云:「襄再拜,宿來伏惟台候起居萬福。閩中荔枝,唯陳家紫號為第一,輒獻左右,以伸野芹之誠,幸賜收納,謹奉手狀上聞不宣。襄上昭文相公閣下。」是時,侍從與宰相往還,其禮蓋如是,今之不情苛禮,吁可厭哉!

譯文

蔡君讀有一個貼子說:「我過去當諫官,與今天當詞臣、是一樣的,當諫官有批評彈勤的責任,人們自然和我疏遠,現在沒有這個責任了,人們就和我親近,我的為人,沒有兩樣,而是人們對我的看法有兩種。」看了此帖,才知道在御史台當諫官的被人如此地疏遠,現在卻翻了過來,當他剛任諫官時,門外車馬擁擠不動,一旦換了別的官,門外就能支鳥網,人情薄的是太厲害了。他又有送荔枝給昭文相公一個貼子,說:「我再三致意,近來想你一切順適。閩中的荔枝,惟有陳家紫最好,現在送上,用以表現野人獻芹的誠意,希望收下,敬上此書,不復一一,此上昭文相公閣下。」當時侍從官和宰相往來、禮節就是這樣,現在不近人情,禮節甚嚴,真是討厭啊!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2]

視頻

蔡君謨帖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