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風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蓬萊閣風景區 | |
---|---|
蓬萊閣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上,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面積1萬8千5百平方米。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雲擁浪托,由蓬萊閣、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等6個單體和附屬建築共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1]
中文名稱:蓬萊閣風景區
所屬地區:山東省
地理位置:山東半島最北端
著名景點:蓬萊閣、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
旅遊景區:田橫風情、戚繼光故里
景區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山東省蓬萊市
最佳季節:7月-9月
景區景觀
蓬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為神仙居住的地方,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荷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憑藉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2]
蓬萊閣創建於北宋嘉佑年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後經明代擴建,清代重修。現已經成為面積32000多平方米、廟宇和園林交錯的宏麗建築群。它主要由呂祖殿、蓬萊閣、三清殿、天后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建築組成。主體建築蓬萊閣雄居丹崖之頂,處在眾星拱月的位置上。與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齊名。
蓬萊閣兩側有觀瀾亭、賓日樓、避風亭、臥碑亭、姜公祠等建築。閣西側有避風亭及田黃山。田橫山又稱登州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相傳為田橫五百壯士築營紮寨之處,北臨大海,峭壁如切,新建有田橫山文化公園、田橫棧道、黃渤海分界坐標等景點,以海上公園聞名遐邇。避風亭又名海市。
閣東側是臥碑亭和蘇公祠。祠為紀念蘇軾而修,內有石刻像一幅,詩文刻石滿壁。祠東還有賓日樓、普照樓和觀瀾亭,是觀海和看日出的好地方。閣後有仙人橋,傳為八仙過海處。蓬萊閣東側前部為白雲宮。其主體建築是三清殿。正殿內有三尊神像。三清殿東為呂祖殿。彌陀寺在南部山下,是一獨立建築。閣東部蓬萊水城為我國最早的古代軍港之一,負山控海,修有水門,碼頭、炮台等海港和軍事建築,與蓬萊閣一起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歷為文人雅集之地,今存石刻200餘方。
主體建築蓬萊閣在後部居中,建於北宋,明代擴建,清代重修,高15米,坐北朝南,雙層木結構建築,底層長14.8米,進深9.65米,四面迴廊。閣底環列16根大紅楹柱,閣的上層繞有一圈精巧明廊,可供遊人遠眺。室內粉壁上原有歷代遺留的詩文、題字、繪畫,今皆不存,現闢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遊覽蓬萊閣攝影資料展覽室」。閣內北壁正中高懸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所書之「蓬萊閣「巨匾,字體雄強渾厚,劫後倖存,吉光片羽,彌足珍貴。西壁懸掛董必武題詩、葉劍英題聯。室內木質樑柱彩繪「蓬萊十大景」、「八仙圖」、「風竹圖」等圖案。周遭擺放八仙桌、八仙椅,中央塑有「八仙醉酒」組塑,是根據「八仙過海」傳說中八仙在蓬萊閣上放浪形骸,酒醉後各顯神通渡海遨遊的情節創作的。為遊人留影紀念之佳處。
參考來源
- ↑ 蓬萊閣風景區,位於山東省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上,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面積1萬8千5百平方米, 網,2017-09-01
- ↑ 蓬萊閣景區:素有人間仙境之稱, 大眾網,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