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蓬壺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蓬壺鎮位於永春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稱,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蓬壺四周群山環抱,中間像一片湖泊,故早稱毗壺、肥湖。因其山清水秀、風光如畫、民風淳良,酷似蓬萊仙境而得名蓬壺。蓬壺鎮總面積81.3平方千米,總人口70521人(2017),轄有22個行政村,1個場,泉德線、福三線兩條省道交匯貫穿境內,有「三通萬里金三角」之譽。2019年10月,蓬壺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中文名: 蓬壺鎮

外文名: Penghu Town

別 名: 蓬湖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

地理位置: 永春中部

面 積: 81.3 km²

政府駐地: 美中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6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0521人(2017)

著名景點: 百丈岩、仙洞山等

機 場: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閩C

武 術: 白鶴拳

車 站: 蓬壺汽車站

著名學校:永春三中,湯城中學,蓬壺中學

年均降雨量: 1681.6毫米

鄉鎮概況

蓬壺鎮位於福建省永春縣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稱。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蓬壺四周群山環抱,中間像一片湖泊,故早稱「毗壺、肥湖」。因其山清水秀、風光如畫、民風淳良,酷似蓬萊仙境而得名蓬壺。作為泉州市首批市級試點小城鎮,蓬壺鎮當年就先後投入6億多元建設聚星商住大廈、聚星酒店、維港酒店、文明景觀大道、小流域治理和蓬八公路拓寬提級等59個項目,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全鎮總面積81.3平方千米,人口70521人(2017),轄有22個行政村,1個場,全鎮居民通行閩南方言。215省道、聯三線兩條省道和建設的泉三高速公路交匯貫穿境內,有「三通萬里金三角」之譽。古時,永春西部、德化、泉州、大田、三明、永安等地的商賈雲集於此,如今,每逢一日的「墟日」,仍可讓你體會昔日商貿重鎮的風采。

歷史沿革

最早建制於隋朝開皇9年(公元584年)。

1955年置蓬壺區,1958年設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

1997年,面積81.3平方千米,人口6.1萬,轄八鄉、聯星、南幢、孔里、麗里、高峰、高麗、壺南、鵬溪、觀山、壺中、軍兜、都溪、魁都、美中、美山、西昌、美林、湯城、仙嶺、東星、魁園22個村委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蓬壺鎮充分發揮地域、人文、僑台和資源優勢,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已初步建成蘆柑、琯溪蜜柚、枇杷、茶葉、蔬菜、毛麻竹、食用菌、禽畜養殖、淡水養殖等農業生產基地;擁有水電、造紙、建築、煤炭、農副產品加工等集體、聯營、三資及個體企業1000多家,產值上百萬的有40多家,特種線材廠及樹脂工藝廠等高科技新產品為依託的蓬壺工業已組建了壺南和壺東兩個工業區。新世紀的到來,美山開發區和孔里工業園區也正在建設中,鎮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各地企業家來蓬壺投資辦廠。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0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9.23億元,以鞋業、樹脂工藝、蠟燭工藝等出口產品的出口值43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605元。2006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7.88億元,農業總產值1.6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942元,被評為福建省100強鄉鎮。

基礎設施

蓬壺鎮投入6億多元建設聚星商住大廈、聚星酒店、維港酒店、文明景觀大道、小流域治理和蓬八公路拓寬提級等59個項目,鎮區面貌煥然一新。環境的美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搬到蓬壺鎮區居住。蓬壺鎮鎮長鄭維澤說:「鎮區條件好了,人氣也更旺了,蓬壺中心幼兒園和一所私立幼兒園生源都處於飽和狀態了。」為了滿足就學需要,蓬壺鎮在去年完成7幢1萬多平方米教學樓建設的基礎上,還將按照12個教學班的規模新建蓬壺第二幼兒園,投入500萬元建設壺中小學。不僅生活環境要好,還要讓群眾的生活更加殷實。」蓬壺鎮黨委書記鄭興波說,良好的主導產業不僅有利於吸納聚集農村人口,形成小城鎮發展的雄厚財力基礎,而且將決定小城鎮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方向。工業企業曾經是蓬壺鎮的「短板」,為此,蓬壺鎮除了運用好縣裡「飛地工業」政策外,還根據自身實際建設了1000多畝的工業園,已有源福祥衛生用品、福建恆燁輕工、旭晟服裝織造、天綠木業、志和食品等5家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入駐。

交通

215省道,省道聯三線穿境而過,泉三高速公路在蓬壺鎮鵬溪村設有蓬壺收費站,有「三通萬里金三角」之譽。

電力

全鎮現有水電站30座,裝機容量近4000千瓦,年發電量1400多萬度,實現了農村生活電器化;先後完成5000門電話擴容,興建了支局郵電大廈和移動電話發射塔,村村通上了可直撥國內外的程控電話;三效線、福三線、泉德線穿鎮而過,境內村村通公路基本實現道路硬化,一個干支銜接、四通八達的鎮村交通網絡已形成;在供水方面,共投入500多萬元創建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全鎮安全衛生飲用水達100%。集資1億多元建成的新集貿市場和舊街的拓改使蓬壺的投資環境日趨完善。鎮區面積由原來的0.93平方公理擴展為5.93平方公里,各村因地制宜繪製新村藍圖,鎮容村貌煥然一新。

科教文衛

全鎮文教衛生事業蒸蒸日上。境內現有三所中學(永春三中、蓬壺中學、湯城中學)、21所小學。永春三中已是省一級達標中學;蓬壺中心小學是省級文明學校、農村示範小學;在美中村投入300多萬元新建一座中心幼兒園。以鎮文化中心為核心的群眾文化藝術,全民健身體育活動豐富活躍,傳統的南少林武術、高甲戲、木偶戲歷久不衰。1998年蓬壺鎮被評為泉州文化先進鄉鎮以及省、市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先進單位。衛生服務體系健全,中心衛生院經擴建改造已晉升為一級甲等農村醫院;初級衛生保健達到省級標準,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鎮區開展移風易俗與禁炮、文明競賽活動,創建文明安全小區,1998年被評為省級衛生鄉鎮。

農林發展

食用菌,花卉,早鍾六號枇杷是蓬壺鎮三大支柱農業產業。

花卉

蓬壺鎮是全國最大的桂花種植基地鎮。同時還是全省最大的杜鵑花和茶花基地鎮。蓬壺鎮現有桂花樹30多萬株,桂花苗圃300多萬棵,經紀人網上交易平台已成為福建省最大的桂花交易市場,仙嶺一位居民通過網絡交易平台銷售一株桂花價值高達34萬元。

食用菌

蓬壺鎮是全市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有草菇,蘑菇,鮮菇,金絲菇等。

枇杷

蓬壺鎮是全縣最最早最大的早鍾六號枇杷基地。

特色物產

水果

蓬壺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81.6毫米,氣候溫和,具有夏長秋短的特點,農林果產品資源豐富,擁有「早鍾六號」枇杷,琯溪蜜柚,蘆柑,荔枝,龍眼等名質水果。食用菌,花卉,早鍾六號枇杷是三大支柱農業。

特色小吃

蓬壺肉羹遠遠馳名,參加縣政府市旅遊局舉辦的「永春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評選活動,選送參賽的蓬壺貢糖,蓬壺鼠粬龜被評為永春十大小名吃。蓬壺肉羹湯不僅經濟實惠,還味道鮮美。炸粿,炸豆腐乾也是非常不錯的。

食用菌

食用菌產業發達是全縣最大的食用菌之地,有草菇,蘑菇,鮮菇,金絲菇等。

旅遊資源

蓬壺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風光如畫、名勝遍布、人文薈萃、民風淳樸,酷似蓬萊仙境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曾用「千潯瀑布如飛練,一簇人煙似畫圖」詩句描繪蓬壺如詩如畫如仙境的自然風光。蓬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以仙嶺、農村科技文化園和觀山、湯城景光帶為兩翼,以福建省唯一供奉炎帝、閩南人祭拜中華民族三皇始祖神農大帝的仙洞山和高僧弘一法師誦經著書弘法、俗稱「桃源甲剎」的普濟寺為策應,輻射周邊呈祥的雪山言、錦斗的烏髻岩,構成永春中部生態朝聖旅遊中心。同時,三角古街、馬跳天險、溫泉地熱、南音、白鸛武術白鶴拳、舞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完善的旅遊配套設施,期待着您來探索、解讀和開發。蓬壺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全鎮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景點20多個,較著名有百丈岩(馬寺)、仙洞山、普濟寺、南幢庵、壺口橋、馬跳峽、鰲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白水祭瀑布及湯城溫泉等,美景勝不枚舉,是宗教朝聖、旅遊度假的好去處。1999年,已聘請華僑大學旅遊科學研究所對「蓬壺一日游」開發進行整體規劃。近幾年來,鎮政府已籌集資金近億元投入於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蓬壺一日游」已初具規模,每年已迎接20多萬人次的遊客到蓬壺觀光旅遊、宗教朝聖和休閒度假。蓬壺現有海外鄉親7萬多人。改革開放以來,三胞們爭相回鄉謁祖觀光、貿易興辦公益,至今在境內捐資已達2000多萬元。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蓬壺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視頻

美麗的蓬壺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