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靛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藍靛葉 |
中文學名:藍靛葉 拉丁學名:Indigo Naturalis 界:植物界 科:爵床科
|
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的葉經加工製得的粉末或團塊,可作染料。藥用時可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等症狀。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 藍靛
- 拉丁學名: Indigo Naturalis
- 別 稱: 靛、靛花、靛沫、
- 界: 植物界
- 科:爵床科
詳細信息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常成對分枝,細嫩部分及花序均被褐色柔毛。葉對生,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齒,干時黑色。穗狀花序直立;苞片對生;花萼5裂;花冠筒狀,紫色;雄蕊4,二強;子房2室,每室2胚珠。蒴果棒狀。種子卵形。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於林邊較潮濕處;有栽培。主產福建、雲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 採制 夏、秋季採收莖葉,置木桶或缸內,水浸2~3晝夜,至葉自枝條脫落時撈出枝條,加入適量石灰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變為深紫紅色時,撈出液面產生的藍色泡沫,曬乾。 性狀 為極細粉末,灰藍色或深藍色,質輕易飛揚,粘手粘紙,投水中浮於水面,也有呈多孔性小塊。有特殊草腥氣,味微酸。
化學成分
主含靛藍(indigo,indigotin),另含靛玉紅(indirubin)。
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藍、爵床科植物馬藍或蓼科植物蓼藍等葉所製成的染料。亦即製造青黛時之沉澱物。植物形態詳「板藍根」、「木藍」、「藍實」各條。
性味
①《本草拾遺》:「寒。」
②《綱目》:「辛苦,寒,無毒。」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陰經。」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治時行熱毒,疔瘡癰腫,丹毒,疳蝕,天皰瘡。
①《本草拾遺》:「敷熱瘡,解諸毒,滓敷小兒禿瘡熱腫。」 ②《綱目》:「止血,殺蟲,治噎膈。」
③《東醫寶鑑》:「敷熱惡腫,蛇虺螫毒,兼解諸毒及小兒丹熱,功同青黛。
用法與用量
外用:調敷。內服:水調或入丸劑。
選方
① 治時氣熱毒,心神煩躁,狂亂欲走:藍靛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盞,調分勻,頓服之。(《聖惠方》)
② 治小兒丹:藍澱敷,熱即易。(《子母秘錄》)
③ 治急疳蝕鼻口數日盡欲死:藍澱塗所蝕上令遍,日十度,夜四,瘥止。(《千金翼方》)
④ 治誤食水蛭:酒及土藍靛絞汁,空心服。(《普濟方》)
⑤ 治時行天泡瘡:靛青,和甘草末、豬膽汁調敷。(《鄧子禹家抄方》)
⑥ 治小兒腹內疳蟲癖積:靛青一兩,白牽牛子末三錢,和入靛青內,丸粟米大,每服五分,白湯下。(《鄧子禹家抄方》)
名家論述
①《綱目》:「淀乃藍與石灰作成,其氣味與藍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殺蟲之功, 似勝於藍。」
②《本草匯言》:「藍澱,解熱毒,散腫結,殺蟲積之藥也。古方有謂能止血者,乃金瘡跌扑,傷損皮肉出血也,一敷即止,時人誤認止血,投入吐衄血證服食藥中,內有石灰,雖涼而燥,何堪入口,誤食反致燥毒入咽,轉加騷動血藏,蒙害者多,審之慎之。」
③《本草述》:「按藍之能解毒,據方書中以板藍根治中風,又大頭疫病之痛,又治蟲毒。乃藍汁亦概謂其能解毒,且猶不土此也。時珍曰,有人病嘔吐,服玉壺諸爽不效,用藍汁入口即定,蓋取其殺蟲降火耳。若然,如藍靛之由石灰合成者。時珍謂其拔毒殺蟲之功,更勝於藍矣。第盧氏切切致戒於石灰之為害,謂不如直用藍汁,是亦非過慎也。愚意當酌用之,如止於解內熱之毒,則板藍根與藍汁俱得效,若外敷則靛亦可用,並其腳不去可也。至於內服,用之散鬱火,則靛花直當去其腳淨,不唯防其有害,且取其輕清之氣,不為濁氣所累也。」
④《本草正義》:「籃淀,苦寒之性,解毒清熱亦同藍草,但加之石灰,則止血消腫殺蟲之力尤勝。陳藏器謂其解諸毒,敷熱瘡,禿瘡,熱腫;瀕湖謂能治噎膈,即石灰重墜,故能破堅積,消瘀血,且能殺蟲也(噎膈有濕熱生蟲一證)。凡外瘍熱毒,疔瘡癰腫及濕瘡奇癢者,用作敷藥皆佳。」
染料
藍靛也是一種染料。也叫靛青,即「青出於藍」的那個「青」,是從蓼藍(菘藍)中提煉的。也指其它同色染料。 用極淡的藍染料洗白布,會讓人覺得更白。
藍靛的製作
藍靛是一種草植物,它的栽培及製作在瑤族人民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藍靛的主要用途是染布,也可藥用。瑤家藍靛不僅自己使用,還作為產品拿到集市上銷售,是少數民族特需的染料。藍靛種子細小,形似杉木種,三月清明以後採種,五月整地埋墒搭棚育秧,七至八月移栽。大多移栽在芋頭地及箐溝邊,以土質潮濕的地方為宜。藍靛株高二至三尺,校葉杆萃綠,其味芳香,獨有特色,七至八月采割浸泡。 浸泡藍靛需挖一個圓形池,把割來的藍靛堆在池裡,用木頭壓,避免水滿飄動。每池要放八至十二挑藍靛。浸泡三至四天,能葉腐爛出深藍色水汁,再把藍靛葉渣打撈乾淨,用1比200的石灰泡入池中攪混,使池中水浪起伏,浪花泡沫不斷。兩小時後藍靛自然沉底,把上邊的水放出,再把大池中的藍靛順水槽放到小池中,藍靛沉底後又從小池中排水,剝下的就是純真藍靛。把藍靛舀放籮筐中,待水自然濾出,風乾挑回家中倒在土池裡,可存放半年至一年。
藍靛製作的關鍵是石灰的比例,不宜過量也不能太少,最好用當年新燒的石灰。石灰少顯深藍色,染不上布,染出的布較青。好的藍靛深色略紫紅色,染出的布黑里透紅,銷售價錢也高。如果石灰過量,制出的藍靛顯灰淡色彩,似鵝鴨的糞便,不光亮,染出的布不鮮艷。
歷史與作用
在多種植物染料中,藍靛是應用最廣的一種。藍靛色澤濃艷,牢度非常好,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喜愛。藍靛作為染料的歷史相當悠久,考古數據顯示,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五王朝就曾以藍靛來染色。《詩經·小雅》中有「終朝采綠,不盈一掬,終朝采藍,不盈一襜」的詩句,荀子《勸學篇》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對藍染工藝的精闢總結。東漢時期,馬藍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在陳留(今河南開封)一帶有專業性的產藍區。當時,文學家趙岐路過陳留,看見山崗到處種着藍草,就興致勃勃地寫了一首=篇《藍賦》,並作序說:「余就醫偃師,道經陳留,此境人皆以種藍染紺為業。」隋唐時期,由於我國和東西方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藍靛也成為商品輸出到西亞,並流傳到歐洲。我國的染匠還東渡到日本,傳授用於藍染色的技術,並寫出集染色技術之大成的巨著《延喜式》。
我國藍草的種植非常廣泛,南北方均有。貴州氣候濕潤,適於藍的生長。明代嘉靖年間纂修的《貴州通志-風土誌》中記載:「永寧州靛山在慕役司(今鎮寧),水迥山轉,其中深箐可種藍,藍有木藍,繆藍,耕久而益有收,山箐之中,積數百年之枯葉爛柯,刀耕火種,土尚暖,寒則不生,歲必異地而植。」這說明當時在貴州種藍已經普遍盛行,並有固定的種植規律。到清代,貴州地方志對藍的記載更多。《貴陽府志》說:「黃平山多田少,山澗多植藍靛。」在小農經濟時代,藍靛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作物,至今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仍保持着種藍的習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小片藍地,有幾個染缸,還有些地區有專業制藍靛的靛農。
藍草的染色,最初應該是揉染---把藍草葉和織物揉在一起,揉碎藍草葉,汁液就浸透織物,然後晾在空氣中轉化為靛藍。後來人們把布帛浸在藍草葉發酵後澄清的溶液里染色,這就是鮮葉發酵浸染法。由於藍草葉成熟多在夏秋之際,鮮葉染色也就限制在這段時間裡。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時期,藍草的種植更加普遍,染藍作坊也大批出現。在染藍作坊里,原來用鮮葉浸染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嘗嘗由於浸染不及時,染池的染液自行發酵和氧化,變成泥狀的藍色沉澱而廢棄。後來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用酒糟發酵可以隨時將沉澱了的藍泥再還原出來染色,於是染藍作業就再也不需要搶季節、趕時間進行浸染了。因此藍葉收割後,先製成泥狀的藍靛,待要染色時再發酵,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染色。儘管到明清時期靛染已經十分普遍,但古代揉染和浸染等直接染法仍然繼續保留。《群芳譜》記載:至於秋月,煮熟染衣,只有小藍,「每擔用水一擔,將葉莖細切,鍋內煮數百沸,去渣盛汁於缸,每熟藍三停,用生藍一停,摘葉於瓦盆,手揉三沙藍,染工俱於生熟藍汁內斟酌」。可見,用靛染色雖然牢固,但過程繁瑣,直接浸染法仍有一定的適用場合。
藍有很多品種,鄭樵的《通志》把蓼藍、大藍、槐藍稱為三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提及有茶藍、馬藍、蓼藍、吳藍、莧藍五種。現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蓼科的蓼藍,一年生草本,葉長橢圓形,干後有變藍色的特徵,久經栽培,葉供藥用。但據唐宋時期的史科說它只能染碧,不能做靛。唐《新修本草》寫到:「蓼藍不堪為靛,唯作碧色爾。」宋朝《本草圖經》寫到:「蓼藍但可染碧,不堪做靛。」直到明代才見有用其做靛的記載。十字花科的菘藍,又名茶藍。二年生草本,全株帶粉綠色,葉長橢圓形或者長倒卵狀,根稱「板藍根」,葉稱「大青葉」,均供藥用。菘藍做靛歷史已久,唐朝《新修本草》記載:「菘藍可以做靛。」豆科的木藍,亦稱槐藍,灌木,藥用泄肝鬱火和涼血解毒。《本草綱目-草五-藍》中寫道:「木藍長莖如決明...迥與諸藍不同,而做靛則一也。」爵床科的馬藍,多年生草本,葉對生,干時黑綠色,倒卵狀橢圓形,以堪為藍靛,染青碧而得名。《四民月令》中提到「六月可種冬藍。冬藍,大藍也,八月用染也」。《天工開物》中明確指出馬藍亦可為靛。貴州用來制靛的藍草有蓼藍、木藍、馬藍與菘藍四種,其中蓼藍、馬藍、木藍居多。菘藍較少。 用藍靛染色的服飾不僅耐髒、耐曬、不易褪色,而且越經水洗越鮮艷,同時還具有藥用價值,對於刺掛草割引起的皮膚傷痛以及蟲咬爛瘡等皮膚疾病,都可起到消炎止癢的作用。從文獻上看,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就曾將藍列為上品。「其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蟲歧,注鬼、蟄毒,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平澤。」後來,歷代編纂的本草及醫藥書籍也多有記載。唐代陳藏器編著的《本草拾遺》中說:藍「敷熱瘡,解諸毒,滓敷小兒禿瘡熱腫」。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凡藍五種,辛苦、寒、無毒」,「止血、殺蟲、治噎膈」。在貴州三都,一般採用菘藍製取藍靛,而菘藍就是板藍根,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其他如蓼藍、木藍等製成的藍靛,民間也常外塗以治療小兒腮腺炎。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化學染料對皮膚的傷害,無毒環保染料開始流行,而藍靛由於其獨特的保健功效更是倍受青睞。
藍靛的種植
《天工開物-彰施第三-藍靛》中寫到:「凡藍五種,皆可為靛,茶藍即菘藍,插根活。蓼藍、吳藍皆撇子生。近又出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據古書記載,蓼藍的栽培一般是「榆莢落時可種藍。」《禮記·月令》說:「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藍以染」,這是因為仲夏之月是藍草發的時候,此時採摘藍草葉將影響生長,因此規定藍靛染色不許提前進行。《天工開物》中詳細介紹了種藍的方法:「凡種茶藍法冬月割獲,將葉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斬去上下,近根留數寸。薰干,埋藏土內。春月燒淨山土使極肥松,然後用錐鋤(其鋤勾末向身長八寸許),刺土打斜眼,插入於內,自然活根生葉。其餘藍皆收於撒種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實,七月造淀。」
貴州種藍仍沿襲着這些方法。蓼藍是貴州民族地區常用的染草,產量較高,色澤鮮艷。黔東南地區氣候溫暖,常在陰曆三月中旬開始種藍,一般是選用較陰濕的好田栽種,栽的行距約為二尺。挖土後,用栽靛鋤掏成窩,放藍靛杆(種子)五六根,大半截插入泥內,小半截露在土外,掩土按緊。五月間鋤媷第一次,並施肥料,六月媷第二次,七月媷第三次,同樣要追肥。六七月間,藍草葉成熟,呈綠色。碾碎後,黃色液汁變清,即可採集。菜後隨發新葉,隔三個月後,九十月間又可以收割。收割畢,摘葉及嫩枝泡在水中,製成藍靛。入冬以後,霜凍之前留杆作為種苗,先挖土為坑,將杆存放坑中,掩上樹枝,蓋泥之後再覆以稻草,既免霜凍,又防水濕。每1.5平方丈的土地,可以收葉杆共約一百斤。除了以上所述的移杆栽培,還有一種是用泥土封蔸。貴州苗嶺以北地區屬長江流域,氣候稍冷,冬季有霜凍,因此必須收藏靛杆,否則藍靛不能過冬。而貴州苗嶺以南屬於珠江流域,氣候暖和,無霜凍,藍靛過冬只需埋杆。苗嶺以南的藍靛一年可以收兩至三季。如果收三季,則是五月一次,七八月一次,十一月一次,最後一次割杆大約在離地三厘米處下刀,杆用土掩埋,來年春季可自行發芽生長。
藍對土壤礦物質含量的要求也很高。漢代科學家張華在《國經衍文本草》中曾提到:「地多蓼,必有禹餘糧」(蓼科植物大量生長的地方,下面必定有豐富的赤鐵礦),說明當時人們對蓼藍的生長習性已經相當熟悉,並以之作為判斷礦藏的標誌。因此可見,正是赤鐵礦為蓼藍的生長提供了營養。因貴州赤鐵礦含量豐富,所以也是藍靛大量生長的地方。貴州少數民族通常將藍草種在家中菜園或附近山坡上,土壤越肥沃,藍草就長得越高、越茂盛。貴州以制靛為生的靛農每年都要靛種留出,下一年改換別的地種植,每一塊地要等三年才能再種。如果還在以前的地種植,藍草就長得不好,這可能就是因為礦物質被藍草吸收而減少,因此影響了藍靛的質量和產量。
蠟染原料制靛
制靛技術約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由西南傳入中原,先用於菘藍制靛,到後來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天工開物》中有記載:「凡造淀,葉與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一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淀信即結。水性定時,淀澄於底。其掠出浮沫,曬乾者曰靛花。」《本草綱目》中提到:「靛葉沉在下也,亦作靛。欲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泡,入石灰攪爛,澄去水,灰燼入靛,用染青碧。」貴州《黎平府志》記載藍靛的製作方法云:「藍靛名染草,黎郡有兩種,大葉者如芥,細葉者如槐,九十月間割葉入靛池,水浸三日,藍色盡出,投以石灰,則滿池顏色皆盡收灰內,以帶紫色者為上。」
在貴州民族地區,由於家庭經營小農經濟長期延續,對於藍的栽培、加工和使用,均停留在一家一戶的小天地。若供自家使用,割葉取靛一般是在農曆七月和十月進行,打穀時即開始葛葉子炮製。他們將生葉一束束的放入木桶後舀滿清水,知道蓋過藍草為止。有時,會在藍草上壓一些植物,使其充分浸入水中。一般採用1米高的杉木染缸或大塑料桶,每缸十五六斤的生葉。泡藍使藍草內的水溶性靛藍素需要融合於水中,水的顏色會逐漸變成藍綠色。泡製時,天熱需要三天,天冷需要五天。這幾天主要是靠觀察,看靛葉是否變軟。如果靛葉開始變軟,則說明靛青素已經吐出;若葉片還呈現青綠色且質地較脆,則表明泡藍的時間不夠。靛葉也不能泡得時間過長,否則泡爛的藍草枝葉會變成雜質,影響藍靛的質量。然後將一斤生石灰先化石灰水,再把石灰水倒進桶里,通常每5斤靛葉需要加水60斤,加石灰1斤左右。加入石灰水後,需要用瓢在桶中反覆攪動,水色會從綠色轉變為深青色,泡沫會從藍色變為白色。經過一兩個小時掏水攪拌的打靛過程,石灰即與靛藍色素充分結合,水溶性靛藍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氧化作用,變成不溶性的靛藍素,並與石灰的鈣離子結合逐漸沉澱,木桶上方的水會越來越清澈。次日沉澱後,先將水舀出,這些水含有少量靛素,之後還可以用來調染液。然後,再舀出沉澱的藍靛,將藍靛換到另一個小桶中進行反覆沉澱。每桶(十五六斤生葉)可得藍靛約3斤。藍靛漿質量的傳統識別方法是:將藍靛少許放在手背上,待干後藍靛呈現黑藍發亮帶紫色的為好靛;若呈現藍灰色則是石灰太多,染色時難以染深;如果只有黑色,色澤灰黑,則是浸泡藍靛葉過度,靛葉發爛,這種靛漿不能用,染好的布顏色易脫落。但在一些貴州民族地區,由於種植藍靛不便,20世紀以來,洋靛(化學染料)漸漸取代了土靛。 大塘制靛是靛農採用的高效指點方法,北魏時期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一書對大塘制靛有詳細的記載,第五卷就有種藍一節,描述了我國古代種爛、制藍靛的詳細情況。「七月中作坑,令受白許束,作麥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與瓮中,率十石瓮, 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靛着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瓮中,藍靛成矣。」用這種制靛方法製作出來的藍靛產量較高、質量穩定,主要作為商品出售。貴州凱里市郊的萬潮鎮還保存着這種制靛技術,與《齊民要術》記載的方式相似,但也稍有不同。
在貴州萬潮,一般陽曆十一月底就可以進行藍靛的收割了。此時藍靛長勢很好,約80厘米高,靛杆粗壯,植株較密,大約二尺一棵。靛農用鐮刀齊根將杆割斷,用稻草束成捆,碼好裝進筐里,裝滿筐,挑下山。
這時靛農家門口堆積着剛割下來的靛杆,一家人便忙着將靛杆和靛葉分離。他們手持一種特製的靛刀,略成弧形,有點像鐮刀,但比鐮刀直,兩面有刃,因此靛刀一起一落之間能削兩次靛葉。他們動作嫻熟,速度極快,手起刀落,靛葉便紛紛落下,三兩下就削好了。雪去枝葉的目的是為了留種子,因為靛杆上有許多小芽,氣候溫度適宜時,就會分棵,長成一株蓼藍。但並不是所有的藍靛杆都能用作留種的,靛農要觀察芽的情況,有的芽已經長出小葉來了,勁兒已經泄了,就不能用了;有的杆太細,雖然可用,但勁兒不足,藍長不大,效果也不好。 全部削完後,靛農再將靛杆挑回地里。為了讓靛杆安全過冬,還要將其妥善收藏起來。將分離下來並捆好的靛杆豎着放進窩棚里,在其上薄薄地掩上一層土,再蓋好一層稻草,就可以放心地等着來年春天移栽了。
削下的靛葉裝好筐,挑到靛池邊。先要將靛池與靛坑之間的兩個通道用池邊廢棄的靛葉堵塞結實,使之不漏水,然後才能把靛葉倒進靛池,放滿水,過幾天再來打靛。 由於天氣較冷,靛葉泡了七天,色素才完全吐出,葉子才變軟,就可以制靛了。靛池裡的水呈碧綠色,池面漂浮的藍靛枝葉呈棕綠色,這是部分露水水面的靛葉受日曬所致,而完全浸於水中的靛葉則仍青綠可愛。如果天氣暖和,這個過程兩三天就足夠了。此時靛農帶着耙子去撈靛葉,完全撈乾淨後,再放入石灰水。在有些地區,還將殘葉撈至另外一個圓形小坑「浸渣園」里,將已浸泡的枝葉再浸泡一次,物盡其用。[1] 石灰與藍靛葉的比例約為1:10,先調成成石灰水並混合均勻。在放石灰水之前,靛農還要祭奠一下靛神。人們一般殺一隻雞,開一瓶酒,燒一把香,再取來一束芭茅草打成活結,讓它向靛神轉達問候和期望,祈求靛神幫助控制好天氣、溫度、石灰水的量等制靛因素。
石灰一進入靛池,就可以看到靛水由青綠色變成淺藍色。然後六個人手持推板,分不同的方向用力抨擊水面。先向下擊打水面,謂之「沖」,這是為了讓石灰水與靛水混合均勻、充分反應;然後又從四周向中心呈水面,謂之「拉」,這是為了使空氣與水接觸面積增大,使氧化過程加快,此時水色慢慢變紫。由於用力很重,水面會激起一米多高的浪,泛着藍紫色泡沫,泡沫飛濺到池邊,看上去似乎呈固態狀,就像一堆藍色的雪。據古書上介紹,將這些泡沫曬乾後就是靛花,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經過四次「沖」和「拉」,靛水的顏色已經成深藍紫色。靛農用大勺舀一勺,再慢慢倒掉水,勺中留下少許沉澱物,這就是藍靛。讓它繼續反應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在打靛池放靛了。 放靛前,靛農先把靛坑內打掃乾淨,撿去草葉雜物,從草垛上取來一些糯米草,放在靛坑內點燃,燒成灰,將其收進竹篩里,慢慢移步,晃動篩子,過濾成粉末狀的草灰便在坑底均勻地鋪了一層,然後將這層灰略略踩實,它是用來隔離藍靛和坑底泥土的。鋪完草灰,竹篩就要執行另外一個任務了。靛農再靛坑的入口處放了一個引流槽,下方接着竹篩,用來過濾藍靛中殘餘的碎葉。竹篩用鐵三角架支着,鐵三角的下面還墊了幾片傘狀的芭蕉葉,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為奔流的靛水容易將坑底的草灰衝掉,芭蕉葉就是保護隔層---草灰的。 靛農又仔細察看了靛水,確信反應比較成功,即藍靛已經生成了,就將靛池與靛坑之間通道的堵塞物除去,一股水流立即衝出洞口,流向溝渠。因為在反應的兩個小時中,藍靛下沉,上層基本是水,僅含少量靛,故應將水放掉。靛池的中部有一個洞,是為了放水用的,下部的一個洞用來放靛。這個洞的位置是根據經驗而定的,以靛池能容納的靛葉和一次制靛的產量而定,所以按照固定的量來制靛,基本上不會浪費。當水放得差不多了,空氣與同時通過洞口,發出奇怪的「咕咕」聲,可以看到靛池表面的水變得較稠,泛着藍靛的光澤。此時靛農趕緊為溝渠的流水改道,將水引到靛坑內,同時用竹竿捅開靛池下部的洞,大量的藍靛水立即噴涌而出。
藍靛並不是直接進入靛坑,而是先經過它的喉部---過濾池,讓雜質有沉澱的機會。然後經過竹篩的過濾以及守候在靛坑邊勤勞的靛農除雜,進入到靛坑內的就是比較純淨的藍靛水了。等到所有的靛水都流入靛坑內,緊張忙碌的制靛工作也進入了尾聲。靛農用大桶盛水洗靛池,如下雨般沖刷池壁及池底部,剩餘的藍靛隨波流進靛坑,將浪費減到最小。這時,靛坑基本滿了,白沫漂移,藍波蕩漾。[2] 制靛時,還有一道名為「驅水」的工序,就是將水面趕平。在放石灰水進行「沖」、「拉」之前和在靛坑裝滿之後,用小推板輕輕地安撫動盪的水面,讓它平靜下來。這個動作讓人感覺很藝術化,就像作畫之前先把紙鋪平,畫完之後又仔細收好。這個細節令整個制靛程序有了頭尾,感覺既專業又細緻,還帶着點感情色彩。
過一段時間,靛坑內的水分慢慢蒸發掉,只剩下10厘米左右的泥狀沉澱,這就是藍靛了。靛農準備好筐底和筐四周,使其不漏靛。然後用一種特殊的工具,有點類似建築工地的抹泥刀,像切豆腐一樣將藍靛分成若干小塊,一塊塊鏟起來放進筐里。為了保持藍靛的水分,當筐裝滿後便把筐放進水稻田裡。秋冬季可以看到靛池周圍的水稻田中泡了很多這樣的筐,上面蓋着稻草。當趕場時,靛農便會挑着藍靛來賣,大約3元錢一斤。[3]
視頻
騰訊視頻插入
參考文獻
- ↑ 大青葉(藍靛葉)的功效與作用,建客網社區, 2016-06-15
- ↑ 來自布依山谷里的一片藍靛葉 ,搜狐網, 2019-01-04 18:40
- ↑ 藍靛葉 ,騰訊,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