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關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關戲

中文名稱;道情戲(藍關戲)

項目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編號;Ⅳ-71

批准文號;國發〔2006〕18號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流傳地區;山東省萊州市、招遠市

藍關戲是一種流傳於山東萊州市及招遠市境內古老的戲曲劇種,屬於高腔"道情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藍關戲"幫、打、唱"三位一體,交映生輝,成為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群眾"會唱者,頗入耳",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說。藍關戲以八仙傳說故事為主要內容,上演的劇目主要有《東遊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流傳地區

藍關戲作為山東省的一個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流行於萊州市、招遠市境內,是明代弋陽腔在膠東的後裔。其中,尤以萊州市的金城鎮、朱橋鎮、平里店鎮、梁郭鎮、西由鎮及招遠市的金嶺鎮等地盛行。萊州的東季、龍埠、馬回溝、李家疃、麻渠及與之毗鄰的招遠的蠶莊、小河頭等村鎮,是藍關戲的重要發祥地,被稱為"藍關戲窩"。[1]

藝術特色

藍關戲的突出特徵是一個人在台上獨唱,眾人在後台幫腔,只用打擊樂伴奏,不用絲竹管弦相伴,一直處於以"乾唱為特點的徒歌形式",由於"幫、打、唱"三位一體,相映生輝,其音樂獨具特色並具有一定的交響性。藍關戲發揚了弋陽腔極強適應性的傳統,"向無曲譜,只沿土俗",並賴於當地一些特殊民俗而紮下盤根存留於世。藍關戲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與當地民俗相隨相依,形成了特殊的異質風骨,它以家族封閉式縱向傳承為主線,得以延綿充續;以保守的模式為後人留下"原汁原味"的古老藍關腔韻;以神話傳奇為母體,保持了自己的傳統風範。它靈活度曲,順口可歌,易唱易學、通俗易懂,立足特色,變革創腔,不斷更新嬗變,得以延綿拓展,臻於完善。

"幫、打、唱"三位一體是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唱腔是藍關戲音樂的主體藍關戲常用的唱腔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崑調、贊子、哭五更、說書調等,曲體短小,音調簡潔明快。幫腔是藍關戲"幫、打、唱"結構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藍關藝訣有"七分幫、三分唱"之說。幫腔的演唱以真聲(大本嗓)和假聲(二本嗓)相結合的方法,既幽雅纖細,又粗獷豪放,頗具詩意和交響性,使無伴奏乾唱的藍關戲增添了活力和光彩。演唱時,一人演唱眾人"幫腔",台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哼,因此被稱為"滿台響"。打擊樂是藍關戲音樂的另一顯著特徵,它以獨具的氣勢,鮮明的節奏,進一步強化了藍關戲的藝術特色。伴奏只用鑼鼓等打擊樂器,而且是隨着劇情的需要,有所增減。唱"高腔"時,全套打擊樂器鏗鏘作響,唱到"悲調"時,減去大鑼、大鈸,伴音襯托低回纏綿的感情。因此有"半台鑼鼓半台戲,沒有鑼鼓沒有戲"、"打藍關、打藍關,無打不能唱藍關"的戲諺。[2]

歷史淵源

據資料記載,藍關戲也叫"南官戲"和"臉子戲"、"連字戲",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陽腔的一支遺脈。雖然經過時代的變遷,當年曾經風靡一時的弋陽腔已經銷聲匿跡,然而在萊州的民間,原始風味猶存的藍關戲卻倖存下來,藍關戲的存在,為研究中國古代戲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活化石"。

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其唱腔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模仿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的表現形式並吸收了膠東民間曲調及其它成分長期演變而成。藍關戲在當地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去聽藍關戲,凍死也願意"之說。

19世紀初的清朝道光初年是藍關戲的極盛時期,在萊州相繼湧現出以龍埠、東季為代表的十幾個"連字班"和一大批專攻此業的演唱者。東季班以演《東遊記》為主,稱"文藍關",龍埠班以演《西遊記》為主,稱"武藍關",一文一武、轟動一時。 在19世紀末的清朝光緒年間,龍埠、東季、馬回溝、小河頭等村紅白喜事"非藍關戲不請"。每逢各種廟會、山會,這幾個村子的藝人便雲集一堂,獻藝交友,同台搭檔演出,至20世紀50年代尚未中斷。隨着地域的差異,藍關戲又逐漸形成了以龍埠、東季為代表的東西兩路。在當地,藝人們有句口頭禪叫"十里藍關音不同,音同唱不成"。

主要劇目

據不完全統計,藍關戲的劇目有近百出之多。劇目的來源一部分是根據中國元末明初的古典章回小說《西遊記》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另一部分是根據《東遊記》(又名《上洞八仙傳》,主要敘說了八仙的傳奇故事),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

此外,當地藝人還精編了一些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民間小戲《劉客釣魚》、《絨花記》等。在歷史可靠的有:約在1836年左右萊州龍埠藝人張君柴編寫的《烏計國》一戲,並成為藍關戲的保留劇目。1875年龍埠文人張雲貴用了三年的時間編寫的《劉全進瓜》一戲,也成為藍關戲久傳不衰的優秀保留劇目。

傳承保護

演出團體

流行於萊州鄉野的藍關戲班社由來已久,歷代相沿,成為傳統。其班社屬業餘性質,半農半藝,農忙務農,農閒傳藝,不計報酬,旨在育人。其班社又常稱"臉子班"、"撥臉子"、"耍兒會"等。既非正式坐科,亦非跟班學藝,往往是鄰里相授、街鄰互取,或者是父子相傳、祖孫數世。通過年復一年的"撥臉子"(教唱學藝)活動,培養了一代一代的藍關名伶,派生出一代一代的藝術風尚,均緣於其師承的拓展延續。如:1821-1851,清朝道光年的季京文、張君柴、李京元、王賀義等,均都各有師承,各有建樹,名聞當時劇壇,成為藍關一代宗師。同時,他們又都能推心賜教,傳入後人。繼之而後,1875左右,也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其中,張義堂、唐京祥等師承於張君柴、李京元;季希奎、李振平宗法於季京文、季顯文;王賀義、王喜蓮傳藝於周子舜等,也是藍關一代傳人,均都師出有名。追溯藍關戲的師承關係,到21世紀初可上溯五代以上,並大致脈絡清晰。

上述代表藝人各領風騷,深為觀眾推崇。如:季京文的激情豪壯、奔放飄逸;季顯文的曠大瀟灑,脆亮爽直;季丕京的宏亮工穩、舒展流暢;張雲貴的清秀雅淡,遇回宜人;季京元的低回婉轉、甜潤內涵;郭同弓的情深味濃、娓婉秀麗;王賀義的俏麗活潑、玲瓏自如;季祥臣的壯闊洪亮與季之周的秀麗清雅;張日明的清脆高亢與張春吉的情趣詼諧;李祥山的慷慨激昂與郭孟家的溫厚圓熟;王喜鳳的老練穩重與邵發祥的豪爽激情等等,都各有建樹,各具風範,聞名於當年,流傳於後世。

傳承情況

傳統的藍關戲傳承方式以師徒傳承為主,以家族封閉式縱向傳承為輔佐。

藍關戲一般沒有劇本,都是鄰里相授、街鄰互取,或者是父子相傳、祖孫數世,通過年復一年的教唱學藝活動,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過去藍關戲的戲班子多屬於業餘性質,多半是鄉村的業餘愛好者們在農閒季節臨時集合自組班子,自由活動,以娛樂為主,演義務戲。平日裡,演員們各有職業,或務農、或做手藝,演完戲後各自歸家,重操舊業。演出的地點多在鄉村的神廟或臨時搭成的土台子。

到20世紀40年代的建國前夕,已漸呈衰微之勢。由於藍關戲是口傳心授的,就是以師傅教徒弟的形式傳承,師傅根本沒詞沒譜,有代表性的藝人逐漸減少。雖然藍關戲所演劇目有近百出之多,但因歷史上無刻本流傳,不少精彩劇目隨着很多老藝人的去世而煙消雲散,到21世紀初,已經看不到一出完整的藍關戲,藍關戲面臨失傳。

為把這古老的劇種保護下來,從2003年開始,萊州市文化局組織專人對藍關戲進行了搜集、挖掘、整理。2006年起,當地政府又劃撥專款普查、保護藍關戲,並制定了五年保護計劃,打算建立以金城鎮龍埠、東季為代表的文化生態保護村,對藍關戲的業餘班社及代表藝人進行扶持和保護。2006年,藍關戲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承意義

藍關戲與其他高腔劇種雖是弋陽腔的同宗後裔,但又呈現着自己鮮明的特性。它的豐富內容及其傳承歷史在全國其他高腔劇種中實屬罕見,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有着重要的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萊州市文化館獲得"藍關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視頻

民生1031大型藍關戲《四知太守》在我市文化館排練.

藍關戲《西遊記》之《羅網洞》

參考資料

  1. 藍關戲 , 煙臺文化網 2019-07-08
  2. 山東藍關戲:七分幫,三分唱 , 中國文化報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