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蒲山鎮

中文名 :蒲山鎮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

蒲山鎮原名槐樹灣公社,辦公地點在今槐樹灣街,1986年6月遷至蒲山腳下的姚亮村井窪,改名為蒲山鄉。1997年改名為蒲山鎮,沿用至今。位於南陽市北15公里,是臥龍區十五個鄉鎮辦之一,南接七里園鄉,西連謝莊鄉,北和石橋鎮接壤。

境內有蒲山,獨山,豐山,紫山四座孤山。獨山、豐山為風景名勝區,豐山有霜鍾、古柏等文化遺址。境內東南部黃山村內有黃山新時器時代文化遺址。全鎮總面積124.7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3萬畝,總人口104202人(2017年)。轄32個行政村。蒲山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鄉鎮企業及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全鎮綜合經濟實力位於臥龍區15個鄉鎮辦第一位。[1]

基礎建設

蒲山鎮交通便利,焦枝鐵路、豫02公路貫穿南北,龍祥路自南向北在西部丘陵區,依次穿過丁莊、火星廟、趙官莊、高莊、師楊莊、倪家窪、陳家崗7個行政村。2005年動工的靳小(靳崗鄉至小寨鄉)公路路過清泉村。蒲山鎮的小城鎮建設按照工礦服務型的思路,1995年聘請河南省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專家,完成近、遠期規劃編制工作,並穩步實施。2001年完成市場街硬化。為改善鎮區髒、亂、差面貌,2002年至2005年蒲山鎮對中心鎮區及豫02公路蒲山段進行了8次綜合整治,累計投入人力18000餘人次,車輛1500台次,清理垃圾、規範大理石市場及沿街門市的經營行為,拆除違章建築300餘間,拆除石灰窯8座,搬遷石子機40台。截止2005年完成市場街改造,豫02公路翻新,新建鎮中教學樓、宿舍樓,完成了鎮政府辦公樓及新樓續建工程和鎮財政所綜合樓、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綜合樓、文化中心綜合樓,完成小商品市場、汽車配件市場、車輛服務中心、電信大樓、電業大樓建設、完成鎮區農網改造,全面實現自來水。建成兩縱三橫五條街,建築面積達4.4平方公里。鎮區規劃東起豐山,西至焦枝鐵路,南起李彩村,北到田營村石雕市場,共6.5平方公里。蒲山電廠總投資14.3億元,1996年籌建,1998年上半年運行發電。電廠建設同時,豫02線和電廠間3公里的電廠路已建成,2003年底電廠至趙官莊總投資45萬元的電廠西路也貫通通車。

社會事業

2004年全鎮有中小學校33所,其中民辦中學1所,民辦小學2所,共276班,教師660人,在校學生10000餘人,小學、中學入學率均達到100%。1986年-2004年,先後籌資1450萬元,建成了30個行政村小學教學樓。1995年籌資130萬元,建築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鎮一中教學樓1座。投資11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56畝,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的鎮二中教學樓一座。期間,建成文化站1個,高標準文化大院15個,文明學校5個。鎮中心衛生院設病床50張,有醫務人員82人,有村級衛生室34個,全鎮防疫率達90%。2004年鎮有獸醫站1個,獸醫8人,兼職防疫員4人。1986-2004年,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均控制在2.9‰以下,計劃生育率連年保持在94.8%以上。鎮成人學校每年培訓實用技術人員4600人次,培養農村各項專門技術人才660人,農業科技方面推廣豫麥18、豫麥34、丹玉十三玉米等優良品種和奶牛、皮爾蒙特肉牛養殖品種。1986-2004年,蒲山鎮先後被授予"省先進鄉鎮文化站"、"省級重點鎮"、"省級先進黨校"、"科技示範鄉鎮"、"市級文明集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人口民族

該鎮有187個自然村,294個村民組,104202人(2017年)。境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張營、蒲山店3個行政村,少數民族人口約1200人。

視頻

南陽市蒲山鎮王俊平,史永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