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党家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蒲城縣党家基督教堂於2012年9月13日,在渭南市蒲城縣基督教党家聚會點在新落成的教堂舉行了隆重的獻堂典禮。來自白水縣基督教會、蒲城縣基督教會各堂點的負責人、同工和弟兄姊妹共1000餘人參加了典禮。大家歡聚一堂,向上帝感恩、讚美,把新建成的教堂奉獻給上帝。
新教堂的落成,解決了原有聚會點房屋狹小的問題,方便了党家村及相鄰村莊弟兄姐妹的禮拜聚會。使党家聚會點的弟兄姊妹在愛國愛教的道路上更加有信心,也將方便「得救的人數不斷加添」的信徒更好地在良好的環境中追求信仰,認識真理,使上帝的名得着稱讚和頌揚。
教堂的產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