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圻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蒲圻街道地處赤壁市區,是赤壁市委、市政府規劃發展工業的重點地區,面積76平方公里,總人口118129人(2010年),下轄轄13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大田畈、鐵山、齋公嶺、陸水、鯽魚橋、金雞山、北街、紅旗橋鳳凰山、華舟、炭素、和尚嶺、西街;苦竹橋、金潭、望山、五洪山,53家處屬企業。蒲圻街道是赤壁市的經濟文化中心,是湖北省五十強鄉鎮之一。[1]

中文名: 蒲圻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赤壁市

面 積: 76 km²

人口數量: 118129人(2010年)

文化積澱

蒲圻古稱蓴川,是一座歷史古城,據史料記載,為公元213年三國東吳大將魯肅儲糧屯兵所建,迄今已有1793年的歷史。位於中國湖北省東南部,長江南岸,陸水下游,鄰接湖南省。主要為漢族。新石器時代屬大溪文化區。漢高祖六年(前201),置沙羡縣,蒲圻屬沙羡。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吳大帝孫權置縣於西梁湖南岸競江口,因湖多蒲草,故名。於1986年撤縣建市。礦產資源有煤、磷、銻、石灰石、方解石等。盛產楠竹、苧麻、茶葉、獼猴桃等。已形成以輕紡、建材、機械、食品為重點,電力、五金相協調發展的工業經濟體系,以水稻種植為基礎,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農業經濟體系。境內有三國赤壁古戰場、陸水名勝風景區、三國古城遺蹟太平城和明代蒲圻石城等名勝古蹟。

城鎮發展

赤壁市經濟開發區就在蒲圻辦事處境內,離市中心約一公里,市內交通車可直達。這樣由於有城市作為依託,有利於聚集人氣和客戶落戶。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齋公嶺互通口、京廣鐵路、蒲洪公路、赤通公路等交通主幹線貫通園區,離長江也只有25公里,已形成水陸交通網絡。建設中的武(漢)廣(州)高速鐵路也從園區附近經過,其交通便利條件在全國縣級城市中是獨一無二的。充足的水、電供應。自來水主管道鋪設到園區附近,可以保證產業園區內生活和工業用水的滿足供應;在電力方面,產業園區有高壓電路通過,電力搭火方便,線路建設距離近。

視頻

48赤壁蒲圻小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