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敬日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蔣氏敬日草》,[明] 蔣德璟 著,泉州文庫整理出版委員會 編,粘良圖 校,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1](英文名稱:The Commercial 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2]」。
內容簡介
一、《泉州文庫》(以下簡稱「文庫」)收錄對象為有關泉州的專門着作和泉州籍人士(包括長期寓居泉州的着名人物)着作,地域範圍為泉州一府七縣,即晉江(包括現在的晉江市、石獅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南安、惠安(包括泉港區)、同安(包括金門縣)、安溪、永春、德化。成書下限為一九四九年九月以前(個別選題酌情下延)。選題內容以文學藝術、歷史、地理、哲學、政治、軍事、科技、語言教育等文化典籍為主,以發掘珍本、孤本為重點,有全國性影響、學術價值高、富有原創性着作優先,兼及零散資料匯總。
二、每種着作儘量收集不同版本進行比較,選擇其中年代較早、內容完整、校刻精的版本為工作底本,並與有關史籍、筆記、文集、叢書參校,文字擇善而從。
三、尊重原着,作者原有注釋與說明文字概予保留。後來增加者,則視其價值取捨。
四、凡底本訛誤衍漏,增字以[]表示,正字以()表示,難辨或無法補正的缺脫文字以口表示,明顯錯字徑直改正,均不作校記。
五、凡底本與其他版本文字差異,各有所長,取捨兩難,或原文脫訛嚴重致點讀困難,或史實明顯錯誤者,正文仍從底本,而於篇末校勘記中說明。
六、凡人名、地名、官名脫誤者,均予改正,訛誤而又查不到出處之人名、地名、官名及少數民族部落名同異譯者,依原文不予改動。
七、少數民族名稱凡帶有侮辱性的字樣,除舊史中習見的泛稱以外,均加引號以示區別,並於校記中說明。
八、標點符號執行一九九六年實施的國家《標點符號用法》。文庫點校循新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例,一般不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
==前言/序言
泉州建制一千三百多年,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比屋弦誦,人文為閩最」,素稱海濱鄒魯、文獻之邦。代有經邦緯國、出類拔萃之才,歐陽詹、曾公亮、蘇頌、蔡清、王慎中、俞大猷、李贄、鄭成功、李光地等一大批傑出人物留下了大量具有歷史、文學、藝術、哲學、軍事、經濟價值的文化遺產。據不完全統計,見載於史籍的着作家有一千四百二十六人,着作多達三千七百三十九種,其中唐五代二十九人三十二種,宋代二百人三百九十一種,元代二十一人四十種,明代五百三十六人一千五百八十五種,清代六百四十人一千六百九十一種;收入《四庫全書》一百一十五家一百六十四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五十六家七十四種,《續修四庫全書》十四家十七種。二〇〇八年國務院頒布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屬泉人着述、出版者十三種。
遺憾的是,雖然泉州典籍贍富,每一時代都有一批重要着作相繼問世,但歷經歲月淘汰、劫難摧殘,加上庋藏環境不良,遺存至今十無二三,多成珍籍孤本。這些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是泉州人民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財富,亟待搶救保護,古為今用。
......
參考文獻
- ↑ 簡介,商務印書館
- ↑ 商務印書館成立110周年,搜狐,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