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葶藶子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葶藶子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rl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 phia(L.)Webb ex Prantl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北葶藶子」,後者習稱「南葶藶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古代炮製】

漢代有「熬黃黑色」(《玉函》)的方法。晉代有「熬令紫色,搗如泥」(《肘後》)的記載。南北朝劉宋時代有與糯米同焙去米(《雷公》)的方法。唐代有熬法(《外台》)和炒法(《顱囟》)。宋代有隔紙炒(《聖惠方》)、清炒(《證類》)等法。炮製程度又有炒香熟、炒黃、微炒等區別。明代炮製方法較多,除炒法外,還有糯米炒、酒炒、漿水制、黑棗制、制霜(《普濟方》),炙制(《醫學》),蒸製(《入門》)等炮製方法。清代除沿用糯米炒、焙制、酒炒、蒸製等方法外,並增加了醋炒法(《串雅外》)。

【現代炮製】

  1.葶藶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炒葶藶子:取淨葶藶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聲,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

【飲片性狀】

北葶藶子呈卵形,長1~1. 5毫米。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具縱溝2條,其中1條較明顯;一端鈍圓,另端尖而微凹,類白色,種臍位於凹入端;無臭,味微辛辣,黏性較強。南葶藶子呈長圓形略扁,長約1毫米,寬約0.5毫米端鈍圓,另一端微凹或較平截;味微辛、苦,略帶黏性。炒葶藶子呈棕褐色,具香氣,無黏性。

【質量要求】

葶藶子水分不得過9.0%,總灰分不得過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3.0%,膨脹度南葶藶子不得低於3,北葶藶子不得低於12,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於0.075%。炒葶藶子水分不得過5.0%,南葶藶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於0.080%。

【炮製目的】

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歸肺經、膀胱經。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能。   生品力速而較猛,降瀉肺氣的作用較強,長於利水消腫,常用於胸水、水腫之證。炒後藥性緩和,可用於實中夾虛的患者,常用於痰飲喘咳,肺癰,腹水脹滿等。

【臨床應用】

  1.生用   (1)胸水:常與大黃、芒硝、杏仁、甘遂等同用,治結胸證胸脅積水,項亦強者,有瀉熱逐水之功,如大陷胸丸(《傷寒》)。亦可與陳大戟、陳甘遂、薤白、三七等同用,能利水逐飲,用於滲出性胸膜炎,有中等量到大量胸腔積液者,如胸滲丸(《實用專病專方臨床大全》)。   (2)水腫:《刪補名醫方論》蘇葶定喘丸,治飲停上焦,喘滿不得臥,面身水腫,小便不利,本品與蘇子、大棗肉同用,有降氣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亦可與郁李仁、白朮、牽牛子(生、熟各半):桑白皮、澤瀉等配伍,用於濕熱中阻,水腫脹滿或蠱脹,有分利濕熱,瀉水消腫的作用,如葶藶丸(《濟生方》)。   2.制用   (1)痰飲喘咳:本品與大棗合用,能瀉肺行水,下氣平喘,用於痰涎壅盛,咳嗽胸滿或面目浮腫,如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若於上方中加麻黃、杏仁或者加黨參、桑白皮,均可增強其平喘消腫的作用。   (2)肺癰:可與桔梗、薏苡仁、貝母、金銀花、甘草等同用,治肺癰咳唾膿血,有清熱解毒作用,如葶藶薏苡瀉肺湯(《張氏醫通》),方中葶藶子宜炒用。亦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初起,尚未成膿,喘咳不能臥者,有瀉肺平喘作用。   (3)腸間水飲或腹水:《金匱要略》己椒藶黃丸,與防己、椒目、大黃同用,治水飲停聚,水走腸間,轆轆有聲,腹滿便秘,小便不利,有瀉下水飲,利尿通便的作用;亦可用本方治肝硬化腹水,肺心病水腫及腎炎水腫屬實證者,有行水消腫作用。

【參考資料】

葶藶子含芥子苷、芥子鹼及脂肪油等。   以芥子苷作含量指標,對葶藶子炒制前後進行比較,發現葶藶子炒後芥子苷是生品的1.77倍;炒品水煎液中含苷量是生品的2.73倍。故葶藶子炒用是有道理的,可以增強止咳效果。且炒後殺酶保苷,使苷煎出率升高,減少生品有刺激性的芥子油。   實驗研究顯示,不同劑量葶藶子生品、炒品、炒老品均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相同劑量生品、炒品的效果要優於炒老品,而生、炒品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不同劑量葶藶子生品、炒品均有顯著利尿作用,而炒老品無利尿作用。急性毒性實驗顯示,葶藶子生品有一定毒副作用,但毒性較低,可以耐受。炒制以後可使其毒副作用明顯降低,能進一步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附】

  1.近代的炮製方法還有鹽制、蜜制、焙制等。   2.文獻摘錄「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金匱》)。「不炒則不香,不能散,故必炒用」(《問答》)。   3.葶藶子不可用水洗,以免發黏。如有少量灰土,可用少量酒搓擦,曬乾。

【按語】

葶藶子的炮製記載出現甚早,炮製方法也較多。但從漢代《金匱玉函經》用熬(炒)法開始,炒法就成了歷代炮製方法的主流,至今仍為《中國藥典》的法定方法。古方中也以生品和炒製品常用。其他炮製方法不但歷代不常用,近代也未保留下來。近代的鹽製法和蜜製法歷史文獻中未見記載,使用的地區也很局限。   葶藶子現在的炮製研究資料不但很少,而且指標單一,但也能初步說明葶藶子炒用有一定道理,似與傳統認為炒後藥性緩和,並適於痰飲喘咳相一致。   在臨床方面,從古方對生、炒葶藶子的應用情況來看,與現今的用法一致。歷來都認為葶藶子作用較猛,易傷正氣,只宜於實證,但實際上藥力並不太猛烈,只要用得恰當,配伍合理,即使較大劑量也未見不良反應。臨床實踐證明,本品對肺虛喘促水腫及脾虛脹滿之證。   (1)炒紫蘇子   ①風寒喘咳:常與麻黃(去根節)、桑白皮(蜜炙)、杏仁(去尖皮,炒)、陳皮(去白)等同用,能宣肺解表,祛痰止咳,用於肺感風寒,咳嗽喘逆,痰氣不利,呀呷有聲,如華蓋散(《局方》)。   ②痰濁喘咳:常與炒白芥子、炒萊菔子同用,治痰壅氣滯,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難消,有降氣平喘,化痰止咳作用,如三子養親湯(《張氏醫通》);若濕痰壅盛者,可用前方與二陳湯合用;若寒痰壅盛者,可再加細辛、乾薑;若熱痰壅盛者,可用本品與全瓜蔞、金銀花、魚腥草、葶藶子、天竺黃等清肺化痰,降氣平喘藥配用。   ③上盛下虛喘咳:常與半夏、厚朴、陳皮、肉桂、當歸等配伍,用於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能降氣平喘、祛痰止咳以治上實,溫腎納氣以治下虛,如蘇子降氣湯(《局方》)。   (2)蜜紫蘇子:肺虛喘咳:常與百合、麥冬、生地黃、川貝母等同用,能養陰潤肺,降氣化痰,可用於肺陰不足,癆傷咳逆上氣,痰中帶血,或骨蒸潮熱,倦怠乏力。若氣陰兩虛者,可用本品小劑量與生曬參、麥冬、五味子等同用,能補肺化痰定喘。   (3)蘇子霜:用於喘咳而又脾虛大便不實者,其配伍原則同炒蘇子。

【附】

文獻摘錄:「略炒搗碎,主肺氣喘急」(《入門》)「炒熟研碎用,治冷氣,良姜拌炒用」(《得配》)。

【按語】

紫蘇子的炮製方法比較簡單。宋代開始用炒法炮製,以後歷代都以此法為主,也是現今的主要炮製方法。蜜製法和制霜法也被近代保留了下來,但其用途不如炒製品廣泛。   紫蘇子的主要功效是降氣消痰和平喘,用於潤腸通便,通常只作輔助藥物;而且炒製品也有潤腸作用,僅作用不如生品強,同時炒後有利於煎煮,故臨床以炒用為主。對虛證哮喘在方中加入小劑量的紫蘇子可提高療效。 [1]  

【炮製方法】

1.葶藶子《太平聖惠方》:「以水淨過,日曬乾。」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因遇水發黏,不宜用水淘洗)。 2.炒葶藶子《金匱玉函經》:「熬令黃色,搗末為丸。」《雷公炮炙論》。凡使,以糯米相合,於焙(灶)上微微焙,待米熟,去米,單搗用。」現行,取淨葶藶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鼓起,並有香氣逸出,取出放涼。 3.蜜葶藶子:取淨葶藶子,用煉蜜拌炒至蜜汁吸盡,或加煉蜜及少量水拌勻,炒至不粘手為度。葶藶子每100kg,用煉蜜15~30kg。 [2] ==【炮製方法】== 1.葶藶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炒葶藶子:取淨葶藶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聲,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

【飲片性狀】

       北葶藶子呈卵形,長1~1. 5mm。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具縱溝2條,其中1條較明顯;一端鈍圓,另端尖而微凹,類白色,種臍位於凹入端;無臭,味微辛辣,黏性較強。南葶藶子呈長圓形略扁,長約1mm,寬約0.5mm; -端鈍圓,另一端微凹或較平截;味微辛、苦,略帶黏性。炒葶藶子呈棕褐色,具香氣,無黏性。

【質量要求】

       葶藶子水分不得過9.0%,總灰分不得過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3.0%,膨脹度南葶藶子不得低於3,北葶藶子不得低於12,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於0.075%。炒葶藶子水分不得過5.0%,南葶藶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於0.080%。

【炮製目的】

       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歸肺經、膀胱經。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能。 生品力速而較猛,降瀉肺氣的作用較強,長於利水消腫,常用於胸水、水腫之證。炒後藥性緩和,可用於實中夾虛的患者,常用於痰飲喘咳,肺癰,腹水脹滿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