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董家口港 |
董家口港位於青島市南翼的黃島區琅琊台灣,隸屬泊里鎮,近海自然水深平均-15米,距岸1000米水深可達-20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優良深水港。
董家口港是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基本內容
中文名:董家口港
長約:35.7公里
距離:距岸1000米水深可達-20米
泊位數:112個
港區簡介
董家口港區規劃了「三縱三橫」的集疏運系統,並有連接港區與廣闊經濟腹地的多條鐵路線,2009年開建的圍繞董家口港區形成網格放射型的集疏運格局。
地理位置
青島港集團董家口港區
規劃定位
董家口港區總體規劃
2009年3月1日,國家交通運輸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覆了《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總體規劃》,對董家口港區做了明確定位:董家口港區為國家樞紐港青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島港優化港口布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託。以大宗散貨、液體化工品及雜貨運輸為主,逐步發展成為服務腹地物資運輸和臨港產業開發的大型綜合性港區。
董家口港區定位
(1)戰略定位
董家口港區是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依託。
(2)功能定位
董家口港區是國家樞紐港青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簡稱「一樞紐兩中心」)。
功能
規劃開發建設6個大型開散式碼頭,董家口港區內的重要工程之一——世界上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45萬噸級油碼頭正在建設之中。同時,其後方是約8.7平方公里散貨作業區,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散貨作業區。優先啟動的大宗散貨區與液體化工品區共分配了13個泊位,均有足夠的運量保障;尚餘33個泊位,包括4個40萬噸以上的大型泊位,為未來可持續發展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港區內的山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LNG項目分三期建設:
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按總體統籌控制計劃確定,工程達到首船接氣條件,2016年可達產。
二期建設規模為500萬噸/年,供氣能力67億方,2016年建成投產。
三期規模1000萬噸/年,供氣能力135億方,2018年建成投產。項目計劃在2013年9月20日接收來自中東卡塔爾的氣源,11月30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整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華北最大的天然氣站。屆時,青島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將實現海陸雙氣源,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將得到有效緩解。
長期發展規劃
根據港區戰略發展研究,港區建設將分三個階段進行,至2030年港區總吞吐量將達到19200萬噸。
第一階段(2010—2015)
以「為膠州灣干散貨遷移與臨港產業發展提供運輸保障」為導向,初步建成鐵礦石、原油、煤炭等大宗散貨的海運直達、中轉聯運運輸體系。
第二階段(2016—2020)
以「建設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為導向,初步確立董家口港區散貨中轉樞紐港的地位。
第三階段(2021—2030)
以「建設融綜合物流、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臨港工業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國際化港口」為導向,發展臨港工業,完善現代港口產業體系。以鐵礦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貨物的集散與中轉為抓手,以穩定的航線為基礎,形成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環渤海灣乃至全國的港口布局與功能。
相關
創新「董家口模式」,高效開發建設
董家口港區作為國家樞紐港--青島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採用何種開發模式至關重要。青島市委市政府,借鑑參考了世界地主港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不足,結合國情和青島實際,在強化政府管理和公司制管理兩種形式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將其有機融合起來,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青島港口全面發展的新思路,即「政府主導、公司市場化運作」的地主港模式。
「政府主導」:建立一個權威、高效的運作體制。青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一級董家口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將規劃、發改、國土、口岸、海洋、港航、海事、「一關三檢」等20多個涉及港口發展的職能部門納入指揮部成員單位,由分管市領導牽頭,統一協調相關行政資源,為港口發展提供軟、硬環境支撐;另一方面與入港企業簽訂《管理公約》,在項目入駐、防止惡性競爭、服從港區管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等方面加以規範;主導編制各種專項規劃,主導港區內道路管網、防波堤、航道、雷達導航等重要公共系統的開發建設,出台各項優惠政策支持港區開發建設,減輕了企業投資壓力,提高了基礎設施配套的統一性和全局性。真正實現統一領導管理、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開發建設、統一招商宣傳,實現港區可持續性發展。
「公司市場化運作」:成立真正不以營利為目的,政府主導的港口公共服務企業——青島港口投資建設(集團)公司,通過開展土地、資本和項目運作搭建起港口市場化運作平台,實現政府與企業的雙贏。
董家口港區通過初期實踐驗證該模式具有較強的推動力和可操作性,已得到了交通運輸部的充分肯定,並被列為全國首個「地主港」的創新試點。
在這種模式下,港區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開創了全國乃至世界同類港口快速發展的先河。僅用80天,長約10公里的港區南北中心路即全線貫通;施工引堤開工僅210天即突破千米,創全國同類建設新紀錄;疏港鐵路、道路管網、防波堤、航道、填海造地、雷達導航等重要基礎設施均全面啟動並完成前期工作;港區第一個40萬噸級礦石碼頭已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底進行試靠泊;魯能碼頭5萬噸和3.5萬噸兩個
通用泊位將於2010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中石化LNG、新加坡萬邦集團、香港現代貨箱公司、南方礦業公司、大唐電力集團、青島港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港區開發建設得到多家金融機構認可,並形成「銀團」支持,已簽訂貸款總額達300億元。
3-5年內,港區20平方公里啟動區域將率先投入運營,初期完成的6個泊位將全部按照「董家口地主港模式」運營,實現「一樞兩中心」的戰略定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引擎!
到2014年9月25日,董家口完成投資330億元,疏港鐵路獲批!
開港情況
昔日荒蕪的海邊,如今變身大港口,這個當年平靜的小漁村,已經被勾畫出國內第一深水大港的雛形——董家口港。截至8日,港區陸域回填及場地平整3000畝以上,土石方挖運超過1000萬立方,陸海域征遷補償約59050畝。基礎設施方面投入超過100億元,入駐港區企業方面投入已超過160億元,兩個泊位已經投產,提前2-3年實現開港。 記者8日在青島董家口港區看到,港區建設如火如荼,海上最大基礎設施東西防波堤工程主體已完成,西防波堤施工引堤全線貫通。疏港鐵路路基一期工程已全面開工。青島港口 「一灣兩翼」整體布局的南翼——董家口港區,是國家目前批准建設的最大深水港,擁有廣闊的後方陸域、自然水深,規劃有世界最大的散貨泊位和油品泊位,其後發優勢十分明顯。 青島董家口港區以建設保稅物流園區為基礎,建立大宗物資能源交易中心為依託,通過建設礦石、原油及液體化工、天然氣三個交易平台,實現由傳統意義上的碼頭裝卸向建設物流交易為主導的新型港區的轉變。開工和確定入駐項目總投資額超過400億元,擬入駐的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青島董家口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和港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充分發揮港區資源和後發優勢,謀劃和推動港區各項工作。在未來2到3年內,董家口港區將努力建設大宗散貨交易中心和能源儲運中心,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努力打造生態低碳港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努力推動臨港產業發展,構築港城一體化新格局。[1]
參考文獻
- ↑ 董家口港口岸啟用 西海岸新區邁入「雙港口口岸」時代搜狐網,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