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葛均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葛均波
出生 1962年11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山東五蓮
民族
母校 山東省青島醫學院
職業 醫生
研究領域
醫學

葛均波 [1]>

  • 心血管病學家 男,1962年11月生,山東五蓮人。1984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1993年獲德國美因茨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人物經歷

  • 1978年於五蓮縣第一中學就讀;
  • 1979年,16歲的葛均波考入青島醫學院。
  • 1984年7月,畢業於山東省青島醫學院(現青島大學),獲學士學位;
  • 1987年8月,畢業於山東省醫科大學(現山東大學),獲碩士學位;
  • 1990年1月,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博士學位;
  • 1990年,被公派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聯合培養,1993年獲該學院醫學博士學位。同年,他跟隨導師艾貝爾教授到埃森大學醫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並於1995年任該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
  • 1999年4月,葛均波婉拒了導師的熱情挽留,毅然舉家回國。
  • 1994年,葛均波改變了這種狀況,當時還在德國讀書的他,在國內第一次用一個鑲有鑽石的磨頭以15萬轉每分鐘的速度為病人打開了「生命通道」。這項被稱作「高頻旋磨術」的技術獨步亞洲,位居國際先進行列。
  • 自2000年起,葛均波聯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意大利米蘭醫學中心,成功主辦了六屆東方國際介入心臟病會議,吸引了國際上30幾個國家的教授及學者與會交流,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介入盛會,為推動介入性心臟病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還曾多次被丹麥、意大利、希臘、南斯拉夫、英國、美國、韓國、德國的多所大學,歐洲心臟病學會,亞太地區介入性心臟病學會,國際超聲大會,國際冠心病大會及國內多所大學和大會邀請做專題報告。
  • 2005年10月,葛均波在經導管心血管治療(TCT)會議上,第一次通過衛星向遠在美國華盛頓的主會場直播了中國上海中山醫院心導管室的3個手術病例——室間隔缺損、冠脈支架內再狹窄和左主幹「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TO)手術,都獲得圓滿成功。這也是首次中國的手術轉播至美國TCT會議現場,受到美國同行的高度稱讚。
  • 2010年10月,葛均波又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該項手術應用心臟導管技術而無需開胸,為那些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的患者,特別是高齡患者帶來了希望,為我國心臟介入史譜寫了新篇章。
  • 20世紀90年代末,葛均波開始研製可降解冠脈藥物支架。他與學生們幾乎放棄所有休息時間,全部撲在找材料、搞藥物塗層技術上。歷經多年努力,研製成功「可降解塗層冠脈藥物支架」,降低了進口支架原來可能發生的支架血栓率,極大提高了支架的安全性;並且由於國產化,大大降低了支架價格。由於其優良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自2005年上市以來,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25%,平均每年超過8萬名冠心病患者獲益,每年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12億元人民幣,並出口國外,為國家創匯500多萬美元。「新型可降解塗層冠脈支架」的成功研製,大大提升了中國冠脈支架研發生產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於12月9日揭曉,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當選為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
  • 2013年12月,任同濟大學副校長。
  • 2016年4月,不再擔任同濟大學副校長。
  • 2018年11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長。
  • 九三學社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十五屆委員會常委。上海市第十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第九屆青聯常委。
  • 2017年4月20日至22日,在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七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葛均波當選為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17年12月7日,葛均波被列進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名單。
  • 2018年11月28日,安徽省立醫院官網「醫院領導」欄目近期更新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已出任該院院長一職。

科研成果

  • 葛均波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心肌橋特異性超聲影像學診斷指標「半月現象」和「指尖現象」;主持研製了我國首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作為首位國內學者在美國TCT會議上首創「逆行鋼絲對吻技術」;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置入術、經皮二尖瓣修復術及經皮肺動脈成形術。先後承擔863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及重點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SCI收錄的通訊/第一作者論文150餘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餘項;主編衛生部《內科學》全國統編教材、《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等中英文學術著作6部。

科學研究

  • 長期致力於推動我國心血管疾病臨床技術革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創造了多個心臟病診治上的「全國首例」和「上海第一」,他對「心肌橋」的突破性發現,更是震驚了醫學界,他在血管內超聲研究、新型冠脈支架研發、支架內再狹窄防治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提升我國心血管病學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 在介入性心臟病學及血管內超聲領域中作出的貢獻受到國際學者的高度評價,在國際雜誌發表了200多篇論文,其中近1/3被SCI收錄,主編有關血管內超聲方面的著作2部,其中1部在國外出版。參加編寫介入性心臟病學書8部。在德國期間獨立申請到2項科研項目,共30多萬馬克。
  • 參加合作科研項目5項,共290萬馬克。作為導師獨立培養博士研究生12名(6名已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主辦2次國際學術會議,多次在大型國際會議上擔任主持和分會主席。對心肌肌橋的新發現在美國Stanford大學的講學中被稱為"葛氏現象",對心肌肌橋的新發現改變了對有些類型心絞痛的治療措施。1996年發明的可視冠脈激光成形術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可望將成為治療冠心病的又一良好手段。
  • 在過去數年中曾被多次丹麥Aahus大學,意大利超聲協會,希臘心臟病協會,希臘Patras大學,南斯拉夫心臟病學會,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Birmingham大學,韓國Pusan大學,德國的多所大學,歐洲心臟病學會,亞太地區介入性心臟病學會,國際超聲大會,國際冠心病大會及中國的多所大學和大會邀請做專題報告。並被選為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歐洲心臟病學會院士,1998年世界500名最有影響的科學家。
  • 葛均波是國際心臟病大會顧問委員會的唯一華人。還被聘為中國第四軍醫大學及南京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同濟醫科大學心臟病研究所榮譽顧問,原上海醫科大學華山醫院學術顧問。曾在第七屆Essen-Mayo-Mainz大會上獲一等獎,在第二屆國際超聲心動圖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 過去數年來,國際上對冠心病介入再狹窄機理方面存在着爭議,他通過研究發現是斑塊的增生而不是血管的攣縮是介入術後再狹窄的主要原因,有關的論文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重視,對冠心病的治療方面正向着縮小殘餘狹窄的方向努力,也驗證了該觀點的準確性。
  • 他致力於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環灌注障礙方面的研究,他對冠狀動脈血流緩慢綜合徵的研究闡述了假性冠狀動脈血流儲備正常的機制,並被邀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一屆心臟病大會上做專題講座,是在國際心血管界成就卓著的華人。
  • 成功搶救超過3100例重危患者,開創門診經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大大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低出血併發症。成功研製出國產心臟支架,大幅降低患者成本。先後承擔2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主要獎項

  • 2012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獲獎)
  • 2011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獲獎)
  • 2006 獲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傑出獎[11] (獲獎)
  • 2006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獲獎)
  • 2005 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獲獎)
  • 2005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獲獎)
  • 2005 中華醫學獎二等獎 (獲獎)
  • 2003 上海市臨床醫學成果獎二等獎 (獲獎)

參考資料

  1. [1]中國科學院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