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進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進益(1926年-1986年),台南安定港口村人,為台南剪粘名匠師,進益匠師人稱『益師』,其作品主要遍及臺灣南部縣市,例如南鯤鯓代天府[1]安平開臺天后宮高雄哈瑪星代天宮[2]鹽水護庇宮等處都有其作品。

視頻

橋南社區-潘麗水與葉進益的時空之旅


生平

葉進益與其二弟葉進祿、三弟葉進淵皆於少年時期,便跟隨父親葉鬃[3],人稱「鬃師」,學習廟宇「剪粘」裝飾技藝,在廟宇屋脊及兩側壁堵的人物、花鳥、龍鳳、祥獸、寶塔等裝飾藝品中皆奏出成績,也傳承了多位民間裝飾技藝的人才。

葉進益工作中並常與彩繪大師-潘麗水先生及木雕大師-葉經義先生等善知識互動、請益及交流,作品在國定古蹟‧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及南鯤鯓萬善堂、高雄市指定歷史建築寺廟-哈瑪星代天宮、國家二級古蹟-安平開臺天后宮、北門三寮灣東隆宮、國家三級古蹟-鹿港天后宮、鹽水月港護庇宮旗津天后宮、與學甲中洲-惠濟宮[4]、佳里埔頂通興宮、台南昆沙宮、台南沙陶宮等處的廟宇屋脊或廟內兩側壁堵,尚存有其膾炙人口的作品。

新聞

台南北門三寮灣東隆宮玻璃剪黏少見 修復保存[5] 北門三寮灣東隆宮完成廟頂整修工程,拆下來的221件剪黏作品,是50年前台南剪黏大師葉進益與葉進祿兄弟檔的玻璃剪黏作品,東隆宮視為珍貴文物予以保存,並將逐年逐批修復。 修復東隆宮剪黏的重責落在70年次的剪黏藝術家林秉賢身上,因葉家玻璃剪黏作品破損嚴重,修復難度高,1年多來他利用時間才修復28件。

三寮灣東隆宮總幹事吳崑源說,受限於修復經費不足,決定逐年修復剪黏,目前並在東隆文化中心推出「奇裁」林秉賢剪黏藝術創作與修復特展,展示東隆宮現階段修復剪黏成果,也讓信眾和遊客了解東隆宮文史和保存文物的用心。

三寮灣東隆宮主祀李府、溫府、吳府、池府千歲和保生大帝,是當地信仰中心,三年一科王船醮典聞名中外。

林秉賢說,剪黏在台發展約150年歷史,成為台灣宮廟建築裝飾的重要一環,因時代演進並有陶瓷片、日治瓷碗、彩色玻璃、淋搪材料、仿古陶瓷碗等不同材料,剪黏題材多為教忠教孝的歷史與神話故事,和富有吉祥寓意的神獸與花鳥圖騰,廟頂、壁堵的剪黏上演一齣齣精彩絕倫的好戲,東隆宮的剪黏並是安平剪黏名家葉家所作,值得修復保存。

林秉賢師承王保原、陳三火大師的剪黏技藝,如今卻要修復葉家剪黏,林秉賢說,葉家玻璃剪黏製作不易,首先需要研究了解葉家派系的手法特色,並要克服早期彩色玻璃燒製的色差與控制每個復原的零件尺寸要與原有的相符合,比一般剪黏創作難度還要來的高。

林秉賢說,剪黏工藝融合雕塑、彩繪、剪黏鑲嵌及媒材運用,是相當豐富的文化藝術,希望透過展覽推廣剪黏藝術,不致凋零。


參考文獻

  1.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2003-11-20 ISBN 9789573249573 第227頁
  2. 高雄哈瑪星代天宮文宣
  3. 郭喜斌. 《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ISBN 9789862620519 .2011-12:98-99頁
  4. 中洲惠濟宮慶成祈安三朝清醮紀念特刊 民國78年已巳科
  5. 台南北門三寮灣東隆宮玻璃剪黏少見 修復保存. 自由時報.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