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新婦 - 草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落新婦 - 草藥 |
落新婦(學名: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at.):全草皺縮。莖圓柱形,直徑1-4毫米,表面棕黃色;基部具有褐色膜質鱗片狀毛或長柔。基生葉二至三回三出複葉,多破碎,完整小葉呈披針形、卵形、闊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多楔形,邊緣有牙齒,兩面沿脈疏生硬毛;莖生葉較小,棕紅色。圓錐花序密被褐色捲曲長柔毛,花密集,幾無梗,花萼5深裂;花瓣5,窄條形。有時可見枯黃色果實。
適宜種植在疏林下及林緣牆垣半陰處,也可植於溪邊和湖畔。也可柞花壇和花境。矮生類型可布置岩石園。可作切花或盆栽。盆栽和切花觀賞,具有純樸、典雅風采。
生於海拔390-36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林緣和草甸等處。分布於中國、俄羅斯、朝鮮和日本。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落新婦
拼音; Luò Xīn Fù
別名; 小升麻、術活、馬尾參
出處; 《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
基本概況;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今人多呼小升麻為落新婦,功用同於升麻,亦大小有殊。
【拼音名】Luò Xīn Fù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Astilbe
【別名】小升麻、術活、馬尾參、山花七、阿根八、鐵火鉗、巴日斯-敖魯素、金尾蟮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tilbe chinensis(Maxim.) Franch.et Sav.[Hoteia chinensis Maxim.;Astilbe chinensis(Maxim.) Franch.et Sav.var.davidii Franch.];Astilbe grandis Stapf ex Wils.[A.chinensis var.koreana Kom.;A.koreana(Kom.)Nakai;A.austrosinensis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
原形態
1.落新婦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1625px。被褐色長柔毛並雜以腺毛;根莖橫走,粗大呈塊狀,被褐色鱗片及深褐色長絨毛,鬚根暗褐色。基生葉為二至三回三出複葉,具長柄,托葉較狹;小葉片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長2.5-250px,寬為1.5-125px,先端通常短漸尖基部圓形、寬楔形或兩側不對稱,邊緣有尖銳的重鋸齒,兩面均被剛毛,脈上尤密;莖生葉2-3,較小,與基生葉相似,僅葉柄較短,基部鑽形。
花軸直立,高20-1250px,下端具鱗狀毛,上端密被棕色捲曲長柔毛;花兩性或單性,稀雜性或雌雄異株,圓錐狀花序對莖生葉而生出;苞片卵形,較花萼長1.5mm,萼筒淺杯狀,5深裂;花瓣5,窄線狀,長約5mm,淡紫色或紫紅色;雄蕊10,花絲青紫色,花葯青色,成熟後呈紫色;心皮2,基部連合,子房半上位。蒴果,成熟時橘黃色。種子多數。花期8-9月。
2.大落新婦 本種與落新婦的區別在於:小葉片通常短漸尖。圓錐花序寬達425px;花序軸被腺毛;花瓣白色或紫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落新婦 生於海拔400-3600m的山坡林下陰濕地或林緣路旁草叢中。
2.大落新婦 生於海拔400-2000m的山谷、溪邊和林中。
資源分布:1.落新婦 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南及陝西、寧夏、甘肅、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2.大落新婦 分布於東北及山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涼;苦;無毒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止咳。主風熱感冒;頭身疼痛;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8錢;或浸酒。
【附方】①治風熱感冒: 馬尾參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②治肺癆咳血、盜汗: 馬尾參、土地骨皮、尖經藥、白花前胡各五錢。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
【各家論述】
1.《本草經集注》: (根)解毒。用葉挼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2.《四川中藥志》:清熱止汗,治頭痛項強及腰脊疼痛。
3.《貴州草藥》:清熱解表,祛痰止咳,斂汗。
基本簡介
1、落新婦全草皺縮。莖圓柱形,直徑1~4mm,表面棕黃色;基部具有褐色膜質鱗片狀毛或長柔。基生葉二至三回三出複葉,多破碎,完整小葉呈披針形、卵形、闊橢圓形,長1.8~8cm,寬1~4cm,先端漸尖,基部多楔形,邊緣有牙齒,兩面沿脈疏生硬毛;莖生葉較小,棕紅色。圓錐花序密被褐色捲曲長柔毛,花密集,幾無梗,花萼5深裂;花瓣5,窄條形。有時可見枯黃色果實。氣微,味辛、苦。
2、大落新婦莖直徑1~6mm。表面被褐色長柔毛和腺毛。基生葉為複葉,完整小葉卵形或長圓形,長2~10cm,寬1~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邊緣有銳重鋸齒,上面被糙伏腺毛,下面沿脈生短腺毛;莖生葉較小。圓錐花序密生短柔毛和腺毛。有時可見果實,長約5mm。氣微,味苦。
3、化學成分:葉含水楊酸(salicylic acid),2,3,二羥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 acid)[1]
參考文獻
- ↑ 落新婦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花百科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