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落葉松葉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落葉松葉蜂 學名:Pristiphora erichsonii 類屬:膜翅目葉蜂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8.5-10.0mm,體黑色有光;頭黑色具小刻點及白短毛,上唇黃色,上顎深褐色,觸角褐色具短毛;前胸背板兩側、翅基片黃褐色,中後胸黑色,翅黃色、痣黑色;腹部2-5、6節背板前緣、2-7節腹板中央桔黃色,1、6節大部及7-9節背片黑色;足黃色,前、中足基節、中足脛節端部、後足基節基部和脛節端部及跗節均黑色,爪褐色、內齒小;鋸鞘黑褐色有長毛。雄蟲體長7.5-8.7mm,腹部3-6節縮狹,足基節、中足脛節、後足腿節及脛節端部、跗節黑色,余同雌。 卵 梭形,長l.3mm,寬0.4mm。初產黃白色,漸變黃色,孵化前黃綠色。 幼蟲 1齡幼蟲體長2.4 -3.1mm。老熟幼蟲體長12.0-20.9mm,黑褐色;前胸背板、氣門線至足基部灰黃色,胸部和腹部背面黑綠色,體腹面淺灰色,除臀節外每1體節均2橫行具毛的淺灰色線紋,每體節3個環節,胸足黑褐色,腹足黃白色,氣門扁橢圓形。 蛹 體長9-10mm,初為乳白色,羽化前為棕黑色。繭長橢圓形,長11mm,寬5mm,棕黑色。

發生規律

年生1代,以老熟幼蟲結繭於落葉層下越冬。在秦嶺翌春當平均氣溫達0℃ 以上時越冬幼蟲開始化蛹。在海拔1600處4月下旬為化蛹盛期,蛹期16.7-40天;成蟲羽化高峰期為5月上旬,羽化後3-4小時產卵,卵期10 -20天,5月下旬孵化。幼蟲期18-25天、5 齡,6月中旬後進入落地結繭盛期。山西、東北的發生期比秦嶺約晚1個月。 雌成蟲營孤雌生殖,雄蟲的作用不清。剛羽化的雌成蟲先爬行約1小時後,喜在強光下飛翔,11-14 時為活動高峰期,陰雨天靜伏於針葉;卵成縱列集產於落葉松當年生嫩枝1側的表皮下,落卵部位由於組織受損而枯乾、使新梢向1側彎卷或枯死;每枝卵量2-110粒、平均12.9粒,卵量的多少和新梢長度有關;每雌平均產卵52粒,預蛹重0.02g以下、0.03-0.04g、0.05-0.06g、0.06-0.07g、0.07g以上時產卵量分別為0、15、22-50、44-70、70-130粒;同一林分中初發種群的蛹重均在0.07g以上,連續發生至第四年時0.07g的為60%、0.04-0.06g占20%、0.03g占18%。1齡幼蟲不善活動,只將針葉咬成大小不同的缺刻,針葉後期乾枯變黃;2齡以後將整個針葉吃光,4齡後食量劇增,5齡後分散取食,老熟幼蟲下樹在落葉層中結繭進入休眠期。幼期持續高溫乾旱可導致蟲口數量明顯下降,但在成蟲期則能使產卵量增加;純林比混交林的蟲口密度大,日本落葉松對該蜂的抗性>華北落葉松>朝鮮落葉松。[1]

分布與危害

分布於東北、陝西、甘肅、內蒙、山西等地,主要為害落葉松。 以幼蟲食害葉片,常將針葉吃光;成蟲產卵時刺傷嫩梢皮層,致使枝梢彎曲枯萎,嚴重影響樹木生長。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增強樹勢,減少為害;幼齡幼蟲群集葉上時,可採取人工捕捉方法。 (2)生物防治。 注意保護利用天敵,幼蟲期可噴灑0.5-1.5億孢子蘇雲金桿菌。 (3)化學防治。 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