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薩皮爾沃爾夫假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薩皮爾沃爾夫假說

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又稱為「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是關於語言、文化和思維三者關係的重要理論,即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語言所具有的結構、意義和使用等方面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使用者的思維方式。

簡介

薩皮爾1884年出生於普魯士猶太教家庭,5歲隨家遷居美國。青年時代,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日爾曼語、印歐語,後受到博厄斯影響轉向人類學。1909年,25歲的薩皮爾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1910~1925年,薩皮爾在渥太華擔任加拿大民族博物館地質調查部人類學組主任。在那裡,他在印第安語研究基礎上提出把北美印第安語劃分為六個基本支脈的思想(Sapir,1990~1991),同時,他還試圖對歷史學和民族學理論進行整合(Sapir,1916)。1921年,薩皮爾發表其代表作一《語言論》,提出語言是思想的符號表達,同時強調語言對思維有深刻影響,「語言與我們的思維習慣不可分解地交織在一起,換言之,它們是一回事」。

評價

1925~1939年,薩皮爾分別執教於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在此期間,他的研究重點由語言學轉向心理學。他試圖探索博厄斯「文化」概念的心理學維度,使它成為可以進行具體研究的對象。雖然薩皮爾的工作計劃最終沒有得到實現,但是他經由論文(Sapir,1949)所傳達的思想引起很大反響-特別是對於那些參加講座的學生而言。他被視為文化人格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薩皮爾在語言學方面的專業研究使他發展了許多重要議題:譬如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他與學生沃爾夫提出的「薩皮爾-沃爾夫假說」可能是他最著名的理論貢獻。這一假說主要認為語言的習慣化形式制約思維模式,所以「真實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Sapir,1929) 。薩皮爾倡導內部語言研究,這一假說被認為是語言學領域的文化相對論。薩皮爾不僅在人類學領域確立了語言學的專業地位,70年代中期人文人類學的興起也受到他的重要影響(他強調人們在面對文化和歷史壓力時候的創造力)。此外,薩皮爾對於藝術特別是詩歌的興趣激發其後大批人類學家努力打破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邊界。總之,作為一名跨學科的天才型學者,薩皮爾的新視角對後世理論影響深遠。[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