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沆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

蕭沆 蕭沆(Emil Cioran, 1911年-1995年),羅馬尼亞旅法哲人,二十世紀懷疑論、虛無主義重要思想家。有羅馬尼亞語及法語創作格言、斷章體哲學著述傳世,以文辭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見稱。

《解體概要》是蕭沆累積能量,爆發出來對生命的熾烈否定,也是他最為着名的得獎大作。如書名所示,《解體概要》破壞你我所有的信念,從心靈到肉體、從宗教到哲學、從出生到終結,任何既定想法,都會在《解體概要》的閱讀過程中,全面解體。只有在徹底潰爛之後、只有在承認世界的絕望之後,我們才能稍稍接近生存的目的。

人物生平

  羅馬尼亞小山村中蕭沆故居蕭沆屬天才早熟型、詩人氣質哲學家。入讀布加勒斯特大學期間,博覽群書,尤其深受叔本華尼采舍斯托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影響。二十一歲完成第一部哲學斷章集《在絕望之巔》(1934)以後,連續數年以羅馬尼亞文撰著多部作品,文風犀利、思想獨特,令人側目。在一度留德之後,三十年代後期遊學法國,並繼續母語創作。後因歐洲時政變化,滯留巴黎,遂選擇定居於此 。自四十年代中期開始,逐漸反省自己早年親納粹唯生命論思想,後決意與自己的過去決裂,放棄母語,轉以法文從事思考寫作。一九四七年完成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解體概要》,幾經修改,於一九四九年發表,旋即獲頒獎助外國作家法文創作的里瓦羅爾(RIVAROL)獎。此為蕭沆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文學獎。

  此後四十年間,蕭沆創作多部法語哲學作品。儘管在相當時期里,蕭沆的巴黎生活處於邊緣化的狀態,其作品也只維持在小眾範圍傳播,卻一直深受論者好評,不乏熱切擁躉。六、七十年代中,德、英、日、西語譯本漸多,在彼時方興未艾的叛逆思潮中,影響深廣。而八十年代以來,其人其書經蘇珊·桑塔格等人介紹,則漸為大眾熟知,遂成當代西方經典。

  蕭沆一九九五年於巴黎辭世。

風格評論

蕭沆之墓蕭沆的作品圍繞對存在之虛妄與困頓的反思展開,充滿悲觀主義、懷疑主義,甚至是虛無主義論調;對人世磨難與苦痛,有極為敏銳深刻的觀察體認,因而呈現為一種極端的清醒,以致幾近兇狠的態度;而同時,其文筆旨趣之新穎考究,遣詞造句之暴戾刻毒,則構成了他特殊的行文與運思風格,備受推崇。如196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詩人聖瓊·佩斯(Saint-John Perse)便認為蕭沆:「是梵樂希之後,最偉大的法文作家之一,足令法文增輝。」

  蕭沆在多年後為《解體概要》撰寫的一篇介紹文章里,曾這樣坦白說:「我跟那些神秘論者混再久也無濟於事,在內心深處,我從來便是站在魔鬼一邊的:可因為無法跟它的威力媲美,於是我至少盡力通過自己的無禮、尖酸、專橫與任性來使自己無愧於它。」而旅居美國的羅馬尼亞知名作家諾爾曼·馬內阿(Norman Manea),曾如此描述他:「他是一位傑出的反叛者,也是一位獨具懷疑精神的厭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我們在人類存在的虛無當中驚醒過來。」

詳細介紹

浙江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這本《解體概要》,是蕭沆著作中第一個完整的中譯本,譯文靈動而富於詩性的節奏,傳達出了蕭沆的思想神韻。

《解體概要》由一系列片段式短文組成,這顯示了蕭沆一貫的寫作風格,可看作是赫拉克利特書寫哲學的方式的一種復活,同時也讓人想到尼采的風格,有人就將蕭沆比作「法國的尼采」,但這種比較總是不自然的。蕭沆就是蕭沆。蕭沆在文風上也不同於普魯斯特、薩特這樣典型的法國作家,他的文字沒有繁花似錦的修辭炫技,也沒有百科全書式的旁徵博引,而是簡潔、尖銳,具有簡明之美、極端之美。

與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相比,蕭沆的思想和寫作態度都是很特別的。他的思維完全反主流,不從屬於任何團體或流派。你無法給他貼標籤,甚至不能模仿。他不是為了發表、出版或求聞達而寫作。他寫作完全是為了直面一己生存的困難和真實。他看人的眼光可謂毒辣,但也深透。即便是大詩人瓦雷里,在蕭沆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審視之下,也不得不露出「嚴謹」的破綻。對蕭沆來說,寫作就是因為不得不寫,因為不寫就會徹底崩潰。從17歲開始,他就飽受失眠之苦。他靠騎自行車週遊法國,讓自己精疲力竭,從而贏得一些睡眠。他相信失眠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後來則宣稱他的全部文字都是失眠之時寫下的。蕭沆反感普遍的過於樂觀的世界觀,他認為樂觀主義掩蓋了生活的真相,使人遺忘了自身生存的困難;而只有敢於正視這種根本性的困難,才能激活有價值的真實生命。

蕭沆認為,存在是一種誘惑,而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困難——活命的困難。他終身未婚。事實上他年輕時經常想自殺。假如不是寫作的救助,他也許早選擇自殺了。可以說,寫作救了他的命,而他寫下的文字,又救了另一些人的命。我們不能簡單地說,蕭沆的生活態度是消極的,因為我們根本無法用積極或消極的二分法去劃分,去判斷。說到底,這是一個攜着絕望之心但一直抗擊死亡的怪人或奇人!他最終活到84歲。他自己在晚年常對此驚訝不已。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