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氏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菲氏麂
菲氏麂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菲氏麂
拉丁學名:Muntiacus feae
別稱:林麂、烏麂、費氏麂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反芻亞目
科:鹿科
亞科:麂亞科
屬:麂屬
種:菲氏麂
亞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Thomas and Doria, 1889
英文名:Fea's Muntjac、Forest muntjac
保護級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哺乳類)——瀕危(EN)

菲氏麂(學名:Muntiacus feae)是鹿科、麂屬動物。體重約20千克,體長約104厘米,肩高約68厘米,臀高約70厘米,尾長約15厘米,耳長約11厘米,後足長約30厘米。體型大小與黑麂或赤麂相當,但前頜骨後緣在鼻骨前端1/3處接觸。額腺及眶下腺明顯。鼻骨的形狀為中間長,兩側短,呈倒「V」字形。角的主於甚短,僅比眉叉稍長。額部、耳基及眼後至角基外側的毛鮮棕色,兩側柄內前側各有一條約2厘米寬的黑紋。耳緣褐色,內緣白色。體毛一般有3-4個色段。上體呈褐棕色,體側顯得黑暗,四肢近於黑色。腹毛由灰白、棕色和黑色三個色段組成。尾長,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顯有別於赤麂,與黑亮毛色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菲氏亮角干長於角柄,頭頂無長的棕色冠毛。菲氏麂棲息於落葉闊林和針闊混交林的灌叢間,多單獨活動,受驚後常游過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隱蔽。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葉等為食。分布於緬甸、泰國、中國(不確定)。以草本植物和樹葉、樹皮、蘑菇、水果為食,甚至可能以鳥卵、鳥幼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1]

動物學史

中國國內首次於1982-1983年在西藏自治區波密縣和林芝縣獲得6隻標本(張詞祖等,1984),隨後在雲南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也採得3隻標本(馬世來等,1986)。至於索科洛夫(Sokolov,1957)報道在雲南金平縣與屏邊縣附近採得1隻標本,但經多次調查未能再證實有菲氏麂(馬世來等,1986)。

生活習性

菲氏麂多單獨活動,受驚後常游過溪流逃往彼岸林中隱蔽。當被掠食者驚嚇時,菲氏麂個體會發出吠聲,可能是為了提醒同類注意危險,或者讓掠食者知道它已經被發現。雜食動物,多以耐陰性草本植物及灌木嫩葉為食,喜食青苔和蕨類植物。以草本植物和樹葉、樹皮、蘑菇、水果為食,甚至可能以鳥卵、鳥幼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菲氏麂個體傾向於生長在樹木茂密的地區,喜歡更易消化的植被而不是草。它們的瘤胃有兩個盲囊,與吃草的偶蹄類相比,食物通過消化系統的速度相對較快。覓食主要發生在夜間;用蹄子和尖牙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

形態特徵

菲氏麂體重約20千克,體長約104厘米,肩高約68厘米,臀高約70厘米,尾長約15厘米,耳長約11厘米,後足長約30厘米。體型大小與黑麂或赤麂相當,但前頜骨後緣在鼻骨前端1/3處接觸。額腺及眶下腺明顯,額腺是麂屬的特徵,菲氏麂的額腺長5厘米左右。鼻骨的形狀為中間長,兩側短,呈倒「V」字形。角的主於甚短,僅比眉叉稍長,幾乎像蟹鉗狀。菲氏麂額部、耳基及眼後至角基外側的毛鮮棕色,兩側柄內前側各有一條約2厘米寬的黑紋,從眼上方一直延伸至角盤處,長約8厘米。耳緣褐色,內緣白色,額毛短,棕色,似赤麂而不同於黑麂(呈簇毛),頜部灰白色。體毛一般有3-4個色段,背部及體側毛色,從毛基至毛尖的色段順序為灰色、棕色、黑色。由於身體各部分毛的色段比例的差異,各部體色有所不同。菲氏麂上體呈褐棕色,體側顯得黑暗,四肢近於黑色。腹毛由灰白、棕色和黑色三個色段組成,以灰白段為主,鼠蹊部及後肢內側白色。蹄上繚有白毛,形成窄而模糊的白色環紋。尾長,尾背黑色,腹面白色,明顯有別於赤麂,與黑亮毛色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菲氏亮角干長於角柄,頭頂無長的棕色冠毛(黑麂頭頂或角柄處有淺棕色長毛)。

分布範圍

存在:分布於緬甸、泰國。 存在不確定:老撾、越南、中國(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北)。

棲息環境

菲氏麂在西藏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並靠近溪流且相對濕度大的針闊混交林或灌叢間。針葉樹的建群種主要有黃山松、南方鐵杉、杉木、馬尾松、柳杉、粗榧等。植被以針葉樹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帶,主要樹種有華山松、華北落葉松、遼東櫟、樺木等;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有六道木、羊鬍子草、蕨類等。主要以禾本科的野青茅、沼原草、芒、野古草等為建群種。生境條件極端特殊,氣溫低、濕度大、風力大、雨量充沛、霧日長、土壤為山地草甸土。分布於海拔1600米以上的中山區,斷裂結構十分明顯,群峰林立,峭壁重重,坡度40°-60°;坡頂較平緩,坡度5°-10°,形成局部優越的生態環境。年均氣溫5-7℃,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土壤濕潤肥沃,土層厚度多在40厘米以上,pH值6-7,含有機質3-5%,最高達7.4%。

繁殖方式

每胎1仔(盛和林,1998)。雄性可能通過麂角搏鬥或用尖牙,來爭奪與雌性的接觸機會,儘管對雌性的交配知之甚少。雄性很可能會保衛一個包含幾個雌性的領地。菲氏麂象其他亞熱帶麂類一樣可能全年繁殖,但繁殖可能集中在冬季。與其它麂亞科成員相比,鹿角較薄,說明雄性個體與鹿角的種內搏鬥在配偶競爭中的作用可能不如其它麂。幼仔和母麂呆在一起直到他們成熟。菲氏麂和其他麂一樣,與其他鹿相比,其壽命相對較短。很少有關於菲氏麂壽命的數據,但一隻野生的菲氏麂在人工飼養中存活了近12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哺乳類)——瀕危(EN)。

種群現狀
在中國高黎貢山區的分布範圍和數量尚不清楚,無疑其數量是稀少的(盛和林,1998)。2001-2006年調查菲氏麂在中國西藏和雲南分布區亂獵現象仍有發生,分布狹窄,棲息地被破壞嚴重,種群數量稀少。

致危原因
菲氏麂生活在植被茂密、濕度大的生境,可能這類生境是其分布的限制因素,森林採伐和環境改變不利於該種動物的生存。但在中國西藏,當地居民並不專門捕獵菲氏麂,且人口稀少,人類狩獵活動還不致於成為致危因素。致危原因需進一步調查(盛和林,1998)。

保護措施
菲氏麂在中國雲南省境內有1200公頃的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西藏境內有波密崗鄉自然保護區。估計在西藏察隅自然保護區和墨脫自然保護區內也有菲氏麂的活動。應保護好現有保護區內的菲氏麂種群。菲氏麂種群在中國分布範圍狹小,數量稀少,建議對其種群數量、分布、生物學特性和致危原因進行全面調查研究,並建議列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視訊

Feas Muntjac pair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