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

作者:宋.蘇軾


原文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 [宋] 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1]

譯文

井欄邊兩裸梧桐樹,望着我的冷色的新妝。我穿淡淡的新妝,初次望着兩棵梧桐樹立在井欄旁。我低垂地望着井欄邊的花在凋落愁嘆,發愁的花在井欄邊望着我失色低頭。 形影孤單,悲嘆我度失眠難熬的長夜。長長的秋夜,可憐我這孤單的身影。樓上不適應這肅殺的秋色,蕭瑟的秋色,我不應該上樓去眺望。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迴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於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閨怨:女子所抒愁怨。 照:看,望。新妝:女子新穎別致的打扮。 冷:淡淡色。新:初次。 對:望。羞:低垂。 不宜:不適應,意謂樓上也有涼意了。

賞析

上片,運用象徵、寄寓手法,寫了少婦見物動心的「愁」情。「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與「新妝本絕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訓《應令詠舞》)有異曲同工之妙。蘇軾本意是寫少婦的外表美,可蘇軾還是要將象徵蕭瑟的「梧桐」,與象徵美女的「新妝」,放在一起映襯着寫,且樹與人共鳴,為的是突出少婦感嘆時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愁」思滿懷。同樣,「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又進深一層從「梧桐」照秋,寫到「井花」愁秋。從「井花」愁秋又寫到少婦「對羞」。花與人對話,還是為了突出少婦傷感秋色衰敗,春心消融,「愁」思綿綿。   下片,直寫閨閣少婦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態。「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首先從「影孤」進到「孤影」,從「夜永」進到「永夜」,反映了少婦夜思的漫長過程。一個「憐」字,傳神地貫穿始終,有「徘徊處漸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編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彥《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態。「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進一步襯托少婦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態。「樓」與「秋」互不兼容,樓已橫秋,人何須眺望,一語雙關,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全詞運用象徵、雙關的手法,在蘇軾筆下,愛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內蘊,少女羞澀而多愁的心態,被反覆描繪。從極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臨的景物「桐」、「井」、「花」、「樓」,寄寓了少婦「永夜」孤影的夢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十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後又去天慶觀養煉。在無所收穫之後,作該詞以解脫。[2]

作者簡介

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復舉制科。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熙寧中,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遷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詩諷新法,被捕入御史獄,貶黃州團練副使、安置黃州。元祐初,授翰林學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旋出知潁州,徙揚州。以兵部尚書召還,改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哲宗親政,出知定州。紹聖初,御史劾其譏諷先朝罪,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貶昌化。徽宗即位後赦還,病死於常州。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製》十卷、《外製》三卷及《和陶詩》四卷等。[3]

參考文獻

  1. [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280879.html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 ],詩詞名句網
  2. [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af54ad35ef62.aspx 菩薩蠻·井桐雙照新妝冷 ],古詩文網
  3. 蘇軾,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