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樂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莎樂美
|
|
|
《莎樂美》是英國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於1893年創作的戲劇。
莎樂美的故事最早記載於《聖經·新約》中的《馬太福音》,講述了莎樂美聽從母親希羅底的指使,在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約翰的頭顱為獎賞。王爾德的《莎樂美》雖然是採用了《聖經》中莎樂美故事的框架,但是作者徹底改變了故事的原意,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義敘事達「愛」與「美」、「愛」與「罪」的唯美理念。
內容簡介
莎樂美是希羅底(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的女兒,希律王(巴勒斯坦伽里黎的統治者)的繼女。其母因施洗約翰指責她通姦,阻止希律王娶她為妻,而對施洗約翰懷恨在心。遂將莎樂美作為其復仇工具,指示她以跳舞取悅希律王,以換取聖人的人頭。
不久,希律王難以控制他的感情,對繼女莎樂美產生迷戀。而莎樂美自己對聖人施洗約翰的愛被遭到拒絕後,因愛生恨,在為希律王跳七重紗舞時乘機索要聖人的首級,最後親吻其頭顱。最後,莎樂美得到了與聖人相同的命運,被處以死刑。
創作背景
《莎樂美》的故事情節取材於四福音書,且劇中的人物及其相互關係也與聖經中相同。因此《莎樂美》中主人公的戀愛行為與聖經典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聖經中,《馬太福音》第14章、《馬可福音》第6章記載「約翰被希律斬首」的大意是:希律王娶了他兄弟的妻子希羅底,這違背了摩西律法。約翰是位義人,他品性正直聖潔,對次事大加批評和指責。這引起了當王后的希羅底的不滿和厭惡,她讓希律王將其捉拿並關押起來。但是希律敬畏約翰是位義人,受人民愛戴,不敢殺他。後來在希律王生日宴會上希羅底的女兒莎樂美出來獻舞,希律王很高興,宣誓給莎樂美任何她想要的東西。莎樂美因母親的挑唆,向希律索要約翰的人頭,希律雖不情願卻因為宣誓而不得不殺掉約翰,把他的頭送給莎樂美。王爾德在《莎樂美》中完全借用了這一素材。戲劇的情節和聖經中也極為相似。
人物介紹
莎樂美
在王爾德的筆下,少女莎樂美因為愛而利用了希律做出允諾,殺死了約翰,而莎樂美親吻了死去約翰的頭顱,完成了她的愛,毀滅愛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這也體現了王爾德對藝術的追求。
在《莎樂美》中塑造了一個令人又愛又恨、又迷戀又迷惑的人物——莎樂美。但是,如果透過莎樂美淫蕩、肉慾的表象,呈現出的卻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靈魂。
她對約翰執拗的追求,為愛而不惜將愛人置於死地,以及最後捧着約翰頭顱那驚世駭俗的一吻,折射出莎美樂極其豐富而又複雜的心理,她像謎一樣,吸引人們去探索和解讀。
作品影響
1902年,理查·施特勞斯在柏林觀看了戲劇《莎樂美》,認為它非常適合被改編成歌劇,於是創作了同名歌劇。
《莎樂美》可以說是影響了中國20世紀舞台藝術風格的劇目。其中的藝術形象得到五四一代啟蒙作家的厚愛。從郭沫若到田漢,從白薇到王統照,《莎樂美》的影響無所不在。根據現有的材料統計,《莎樂美》在1949年之前一共有七個譯本,一個劇情梗概。其中最有名的是田漢的譯本,直到1980年還不斷再版。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很多戲劇家們紛紛以話劇的形式將《莎樂美》搬上舞台,並且引起很大的轟動。同時,《莎樂美》在創作上也影響了很多中國劇作家。《莎樂美》在中國翻譯出版和演出之後,許多作家都把它用作自己創作的素材。特別是劇中最後一個場景莎樂美親吻約翰的頭顱而死的情節,對於中國作家有着極大的震撼力,成為許多人創作靈感的源泉。[1]
參考文獻
- ↑ 莎樂美:一位值得深入理解的女性,通心輔導 2020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