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姆姆 (小米甜甜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莉姆姆(小米甜甜圈),創始人以魯凱族的語言成立品牌,「莉姆姆」以小米製作的甜甜圈口感Q彈像麻糬,不同於一般的美式口感較鬆。「莉姆姆的歌(lrimemeteke)」訴說著一段病魔纏身,告別從小立的志向及父親遠離的,親人的支持的血淚故事。
老闆邱琦恩說:「除了藏有自己10年的黑暗血淚外,也有對奶奶和外婆的情感,因為小米是原住民的主食,「小米就會讓我想到我的奶奶或者我的外婆,她們在家鄉種小米的時候,種小米很辛苦,因為早上大概3、4點,要比小鳥還早起床,啊山上它的農耕法其實沒有像都市那麼好或是那麼多的設備,其實大部分還是靠人力在工作...所以我對小米的那種感動,也是從那裡延伸過來的。」
開著車跑遍全台灣各地,從日賣 8 顆至日賣超過上千顆,努力讓大家認識它(小米甜甜圈)。他笑著向記者分享道,「我喜歡平凡中的偉大,它就像我們剛才講的,一碗水跟一碗白酒,你真的看不出來哪裡不一樣,但一碗白酒,如果會品酒都知道,好的酒要經過層層的發酵、很多的工序,一樣的道理,莉姆姆在你前面,它是平凡的,可是吃下去,你會發現別有洞天,我就是喜歡那種驚喜感。」[1]
這就是努力堅持的態度。
美食由來
這是一個關於親情,友情的勵志的血淚故事,台中出生,家鄉是屏東好茶部落的老闆邱琦恩接受三立新聞的採訪,描述自己國小六年級快畢業時,在我的夢想上填上「我想當三軍總司令」進而考上中正預校,努力讀書,將近一年幾乎沒有好好睡覺,一步步向目標前進。
然而這時怪病找上身了,醫生開不出病因,這樣罕見的疾病只有台大醫院才有這樣的專門門診,直到被退學後才開始醫治。這種怪病、罕病全台灣發生的病例只有個位數,當時醫師也檢查不出原因,就只能說是「重度嗜睡症」。父親因此也患了憂鬱症,最後抑鬱寡歡離開,「有10年我是走不出來的,家裡的家變其實是我引起的,我很慚愧…」。說到父親的離開,邱琦恩忍不住淚崩,他說那時候自己大概16歲,爸爸因為自己的緣故走了,家裡剩下媽媽和與自己相差10多歲的年幼弟弟,整個家裡的重擔也落在母親身上,但媽媽從未責怪過他,反而當他堅強的後盾,陪伴他走出人生最黑暗的時期。
怪病跟著邱琦恩10多年,直到他26、27歲才開始不再發病,而重返家鄉的他先是跟著媽媽工作,後來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霧台神山部落的麵包烘培麥師傅,為了想讓大家了解原住民文化,所以決定使用小米製做甜甜圈,努力到各個地方販售。起初命名為「小米甜甜圈」,後來邱琦恩決定加上原住民的元素,所以以魯凱族語來命名,創立了品牌「莉姆姆的歌(lrimemeteke)」,意即圓圈,「然後那個形狀,圓的形狀在我來講就是彼此手牽手像跳傳統大會舞一樣,就像跳舞那樣手牽手,象徵『同心』。」
邱琦恩語重心長地說,因為很多的故事、生命是沒有辦法替代的,「不是用簡單的貨幣之間的價值就能去取代它的生命,我希望莉姆姆它更是一個無可取代的一本故事書,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品牌裡面,寫下他的生命里程,做一個交換、做一個分享。」[2]
食材
主要為糯小米,油.糖粉
視頻
參考文獻
- ↑ 「莉姆姆」小米甜甜圈日賣上千顆 魯凱老闆曾窮到睡路邊,setn.com,2018/10/18
- ↑ 染怪病如鬼附身…小米甜甜圈藏血淚!,三立新聞網, 201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