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藥芹,別名芹菜、旱芹等。是傘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目錄

形態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150厘米,有強烈香氣。根圓錐形,支根多數,褐色。莖直立,光滑,有少數分枝,並有稜角和直槽。根生葉有柄,柄長2~26厘米,基部略擴大成膜質葉鞘;葉片輪廓為長圓形至倒卵形,長7~18厘米,寬3.5~8厘米,通常3裂達中部或3全裂,裂片近菱形,邊緣有圓鋸齒或鋸齒,葉脈兩面隆起;較上部的莖生葉有短柄,葉片輪廓為闊三角形,通常分裂為3小葉,小葉倒卵形,中部以上邊緣疏生鈍鋸齒以至缺刻。

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梗長短不一,有時缺少,通常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傘輻細弱,3~16,長0.5~2.5厘米;小傘形花序有花7~29,花柄長1~1.5毫米萼齒小或不明顯;花瓣白色或黃綠色,圓卵形,長約1毫米,寬0.8毫米,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絲與花瓣等長或稍長於花瓣,花葯卵圓形,長約0.4毫米;花柱基扁壓,花柱幼時極短,成熟時長約0.2毫米,向外反曲。分生果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寬1.5~2毫米,果棱尖銳,合生面略收縮;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4~7月。

芹菜具有一定的藥理和治療價值。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芹菜可以降低血壓和血脂。因為它們的根、莖、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所以有「藥在廚房」。[1]

主要價值

食療價值

芹菜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鉀、磷、鐵、維生素、揮髮油、甘露醇等,有止血養精、保血益氣、肥健嗜食、降低血壓之力,並具平肝清熱、祛風利濕、消腫解毒、散瘀破結之效用。尤適合缺鐵性貧血患者和對鈣需求量大的孕婦及哺乳婦女食用。芹菜中含有較多纖維素,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膳食纖維能吸收並保留水分,有利於腸內鹽分吸收,促進大腸蠕動,使大便通暢,還能與腸道內膽汁鹽、膽固醇發生作用,有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取芹菜攪汁煮沸後服用,有降血糖作用;經常吃鮮奶煮芹菜,可中和尿酸及體內的酸性物質,對治療痛風有效果。芹菜還是人體氯化物、鉀、鈉的主要來源之一,適用於減肥,可幫助消化,是一種為人樂道的天然制酸劑。

藥用價值

歷代醫學文獻都認為芹菜有甘涼清胃,滌熱祛風,利口齒、咽喉,明目和養精益氣,補血健脾,止咳利尿,降壓鎮靜等功用。《神農本草經》載芹菜「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唐本草》載「欠食,除心下煩熱」;《本草推陳》載「治肝陽頭昏,面紅目赤,頭重腳輕,步行飄搖等症」;《本草綱目》載「芹菜切細,煮汁飲服,可治小二吐瀉。芹菜是治療高血壓和因高血壓引起的一些疾病的有效藥物,對防治糖尿病、貧血、小二佝僂症、血管硬化、月經不調、白帶過多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生長環境

溫度

芹菜是一種半耐寒性的蔬菜,喜歡冷涼的環境,通常在溫度達到4℃的時候就開始發芽,最適宜的溫度在15~20℃,如果溫度過高,則會降低發芽時間,溫度過低,則會延長發芽時間。雖然芹菜幼苗可以承受-4℃左右的低溫,成年株苗亦可以承受-7℃左右的低溫,但是受凍能力下降。

光照

芹菜喜陰,對日照強度的要求相對不高,故短日照更有助於芹菜品質的改善,這也是為什麼秋芹菜的品質普遍優於夏芹菜的品質。

水分

芹菜由於是直根系蔬菜,根淺,因此吸收能力相對較多,更加喜歡濕潤的環境,如果水分不夠充足的話,勢必導致長勢緩慢,進而影響到芹菜的品質。

肥料

如果施肥量不足的話,很容易導致葉柄出現空心現象,尤其是如果硼的供應量不足的話,容易出現葉柄開裂的現象。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進行定植之前按照0.5~0.75kg/667m2的劑量施加硼砂或者是在葉面進行硼肥的噴灑。芹菜對於肥料的需求相對較高,需求更加全面,整個生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氮肥的供應務必要及時、充足。

分布範圍

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供作蔬菜,果實可提取芳香油,作調合香精,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美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