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藥王孫思邈業餘愛好:懂「美容」可通神求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思邈

來自網絡的圖片

藥王孫思邈業餘愛好:懂「美容」可通神求雨據《新唐書》記載,生於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的孫思邈自幼聰慧好學,記憶力特強,7歲便日誦千言,且精通諸子百家。因自幼體弱多病,家裡為給他治病,搞得傾家蕩產。孫思邈自幼就懂得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道理。[1]

於是,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我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孫思邈醫德高尚,他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

並用畢生精力實現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卻做官召請。隋文帝授其官,孫思邈「稱疾不起」;唐太宗欲授予爵位;唐高宗欲拜諫議大夫,他「固辭不受」,一心致力於醫學。

由此,隋唐少了一個官員,但中國歷史上卻多了一位傑出的醫學大師。古代一些筆記小說記載的孫思邈軼聞也頗有趣。唐李冗《獨異志》、唐劉肅《大唐新語》均有記載,「發使嵩陽召思邈,內殿飛章,其夕天雨大降。」

書上說,武則天當政時,遭遇大旱,武則天從洛陽挑選了數千名有德行的僧人進天宮寺頌《人王經》求雨。其中有兩個頭髮眉毛都白了的老僧人告訴主持的大和尚,他倆是水龍。這樣求雨不行,必須有有德行的以「章疏聞天,因而滂沱」。

武則天便派人召來在嵩山學道的孫思邈,孫思邈飛快地給天帝寫了一則奏摺,傍晚就下起了大雨。除有通神求雨的超凡本領,孫思邈還會相術。《獨異志》謂,孫思邈曾為唐高宗任中書侍郎的孫處約的五個兒子看過相,對他們的前途都作了預測,並得到了驗證。

更神奇的是,孫思邈為年幼的盧齊卿看相稱其會做太子詹事,50年後會轉到地方做官,自己的孫子會成為其下屬。果然,盧齊卿先做了正三品的太子詹事,後當了徐州刺史,而自己的孫子孫溥剛好是徐州管轄下的蕭縣縣長。

不過,孫思邈對此「只圖一樂,權當消遣」,並奉勸當事人不要把它當回事。當然,關於孫思邈懂「求雨」、「相術」的記載近乎神話,真實性歷來令人懷疑,也的確當不得真。

但孫思邈發明了「美容產品」,懂得「美容術」卻是千真萬確的。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提到了「澡豆」的製作方法:「令人面手白淨澡豆方:白蘚皮、白僵蠶、白附子、白芷、芍勞、白朮、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

雞子白七枚、面三升,右貳拾味先以豬胰和面暴令干,然後合諸藥搗篩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用洗手面,十日內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孫思邈發明的「美容產品」比先秦時代的礦石粉末塗面美容發展了一大步。[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