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榮成市世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榮成市世紀小學於2004年9月建校。現有32個教學班,在校生1450人,教職員工87人。學校占地面積80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學校地址是山東省威海榮成市[1]

學校概況

學校始終堅持以「開創綠色世紀,成就幸福人生」為辦學特色,不斷加大特色建設,提升教學品位。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省級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省級示範園、山東省十二五科學課題實驗學校、威海市規範化學校、威海市教育教學「十二五」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威海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威海市巾幗文明示範崗」、「威海市書香校園」、榮成市AAA級特色學校、榮成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多次在威海市環保宣教工作會議、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會議上進行過典型發言,獲得集體榮譽10項,師生榮譽100多項。

學校始終堅持「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讓學校成為「教師成長的沃土,學生學習的樂園」。積極開展名師成長工程、師帶徒青藍工程,鑄就一支德才兼備、素質優良、愛崗敬業、技能精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開展教師讀書工程,組織硬筆字、毛筆字等教學基本功比賽和「世紀名師」課堂教學達標活動,不斷淬鍊教師的教學水平,打造精品課堂。20多位教師在國家、省、地級以上優質課比賽中獲獎,30多位教師的教學論文在《中國教師報》、《中國教師》、《山東教育》等專業刊物上發表並獲獎。

學校以「日行一善」活動為脈絡,引導廣大師生從教育細節着手,讓德育教育走近生活,讓「日行一善」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一種提升內涵的方式,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感受到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學會用感恩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學會熱情回饋他人和社會。活動中教師、學生、家長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對綠色教育和善行教育的感悟和理解,共同見證一段心靈成長之旅。學校少先隊以「日行一善」為主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廣大師生用自己的行動,行善在學校、家庭和社區,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讚揚和肯定。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先後評選表彰了「星級善行小天使」、「金星少年」、「社區道德好少年」600餘人,陽光魅力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60餘人。學校將善行教育的成果進行匯總和整理,結集出版《小學德育教育的研究與探索》一書。

學校設施

暑假期間,該校投入35萬元對辦公樓內部進行了重新粉刷和裝修。根據各科室的特點,對辦公樓18個科室進行了整體布局和劃分,為所有科室配備全新的內部電話、全新配套的辦公桌椅和液晶辦公電腦,進一步優化了辦公環境,實現網絡式梯級管理模式,實現辦公效率的有效提高。

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標準對學校各個功能區和活動場地進行了整體建設和改造,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對新教學樓路面進行了綠化和硬化,重新改造了校園大操場,擴建了跑道、足球場等。建設了8個高標準的籃球場地,配備了5個球案的乒乓球室。配備3個音樂教室、2個科學室和2個儀器室,更新和改造了德育室,新增「書香校園」、「交通安全」、「巾幗示範」等主題刊板50多塊,豐富和完善了德育室的育人功能。新建一所專用教學檔案室,圖書室進行擴建和搬遷,增添了兩個大型學生圖書閱覽室和教師,投入資金14萬元購進新圖書2.6萬冊,對全部圖書進行了登記造冊並實行電子化管理,達到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標準和要求。學校從保安公司聘請了專業保安,並配備了專門的值班室,校園內安裝了六面「監控系統電視牆」,安裝攝像監控系統和紅外線報警系統,設有11個攝像探頭,13個紅外線感應器,覆蓋全校各個重要部位。校園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對校園內外各個方位24小時的安全監控工作。

世紀精神

校 風:同心同行,追求卓越。

校 訓:誠信立行,博學創新。

辦學理念: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辦學目標: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

教 風:業精於勤,教成於思。

學 風:樂學善思,勤奮踐行。

辦學特色: 綠色教育

學校管理

隊伍管理

建立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通過聘請校外行風監督員,利用電話訪談、發放家長、社會、學生調查問卷等形式,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學校宣傳欄和教學樓長廊設置了教師風采和師德承諾台,將每位教職工的教育格言和師德承諾對外進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校園網建有師德專欄,組織教師認真開展向孟二冬和方永剛老師學習活動,開展了「追尋我心中的榜樣名師」、師愛演講比賽、師德讀書筆記展評和教育故事評選等活動,從中評選出20多篇優秀師德故事推薦發表在《榮成教研》、《威海教育》、《山東教育》等專業刊物上,大大提高教師的參與熱情。

注重對教師的人文關懷,通過人性化管理,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使命感。班子成員定期開展「一談二訪三上門」活動,提高集體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談是每周至少要和一名基層教師開展談心活動。二訪是定期走訪班級和教師,隨時了解廣大師生的思想動態和存在的問題。三上門是指對家庭困難和生病的教職工要進行上門慰問,送去關懷和幫助。

全力推進教研製度化,從集體備課的研討,到精品教學案的書寫,再到質量檢測的反饋與矯正,作業的分層布置與批改,課本輔導的安排與落實都已形成制度,從課堂教學入手,採用「基於課例」的「五步式」校本教研方式,即通過主備—集備,修改—試教,觀課—研討,改進—再教,再觀課—再研討的過程,使每位老師在交流研討中感受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智慧共生的益處。每次集體教研課都是先由執教人主備,而後通過集體備課進行補充和改進,產生有創意的設計和新思維的碰撞,再由執教老師寫出教案或學案後進行試教,組內教師共同聽課,看課堂效果與設計意圖的差距,並提出更好的改進建議,然後對第一次試教的情況先有執教老師談得失,而後組內教師參與評價並提出改進措施,二次集備後,再次進行試教,主要就改進的部分看操作效果,並提出更好的教學建議,老師們以研究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從事教學工作,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先後有20多位教師在國家及省級優質課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3名教師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十多名教師被評為威海市級學科帶頭人、威海市級優秀教師、威海市級教學能手、威海市級名師等榮譽稱號。學校和數學團隊也在「全市中小學課程改革會議」上進行了典型交流。

學校邀請校外名師傳經授課、聆聽教育專家講座、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促進教師開闊眼界、提升自我。組織教師赴青島、淄博、上海等參加課堂教學觀摩、專家講座等四十餘次。每次教育局組織的優質課觀摩、名師講座等活動,都組織教師全員參與,集體受益。還在校園網站上建立了讀書頻道,成立了世紀小學讀書博客群,每位教師在榮成網絡教研平台上建立工作室,開展新教育讀書論壇、教育大家談等專題欄目,每位教師定期跟帖,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和讀書體會發表在博客中,相互進行學習和交流。還建立了外出學習匯報制,每次外出學習的教師回來都要利用教研例會上一節匯報課和精品再現課,把自己學習的心得和大家共享,達到「一人學習,人人受益」的目的。鼓勵教師在專業發展上不斷自我突破,實現教學藝術的重大飛躍,10多名教師被評為威海市師德標兵、威海名師、榮成市名師、榮成市名班主任等榮譽稱號,10多名教師在省、地、市級優質課比賽中獲獎。

素質教育

該校創新以「自主管理,主動參與,快樂體驗」為主線的綠色教育模式,豐富德育活動的內涵和載體,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校園管理的主體,為每個孩子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讓每一個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結合威海市級「學生良好習慣養成」這一重點課研究結題工作,引導全體師生開展「經典誦讀,書香校園」共同成長活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讀書機制,為師生的每一天都注入生命的源泉,留下經典的韻味。定期開展 「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讀書小明星」等的評選活動,組織學生以班級為主體開展廣泛的讀書活動。定期評出「誦讀小博士」和「好習慣小明星」並進行評比表彰。2010年4月,該校參加《培養新時期學生良好習慣》課題威海市和榮成市現場會典型交流,被評為威海市級重點課題好習慣養成課題先進單位、《談習慣的養成》等5項成果被評選為威海市級優秀成果,經典誦讀節目《木蘭辭》獲威海市一等獎。30多名學生被評為全國文明禮儀小標兵、威海市十佳少先隊員、威海小名士。

該校以「善在校園」、「善在家庭」、「善在社區」為三大活動版塊,在全體師生中堅持開展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等系列活動。定期在學生中開展了「善行小天使」、「星級好少年」等的評選表彰活動,在教師中開展「童星閃耀-陽光關愛」工程、「世紀陽光教師評選」和「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先後評選表彰了「星級善行小天使」、「金星少年」、「社區道德好少年」600餘人,陽光魅力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30人。威海晚報、威海日報、榮成時訊、榮成電視台等對該校有關活動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

校長介紹

寄語

教育,是我們神聖的事業;育人,是我們終身的使命。讓我們用愛心去塑造,用人格去薰陶,用智慧去創造,使每一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簡介

王本賢王本賢校長山東省榮成市世紀小學校長

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普及活動優秀工作者

威海市十佳校長

威海市優秀教師

威海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個人

榮成市名校長

榮成市優秀共產黨員

從教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教育管理研究及課程改革,以「開創綠色世紀,成就幸福人生」為辦學特色,着力將世紀小學打造成為「教師成長的沃土,學生學習的樂園」。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十二五科學課題實驗學校、省級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威海市規範化學校、威海市教育教學「十二五」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威海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威海市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榮譽稱號。他參與並主持的十多項重點課題《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實驗研究》、《學生學習情感培養與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相關性研究》等結題,並有多項成果獲獎。《日行一善,德潤幼苗》、《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品讀經典美文,享受書香人生》等文章發表在《中國教師》、《基礎教育改革論壇》、《山東教育報》等刊物上。多年來對學校德育教育活動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結集出版了《小學德育教育的研究與探索》一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