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榮國夫人楊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榮國夫人楊氏(公元579年-公元670年),出身隋朝宗室,父楊達,伯父為隋朝觀王楊雄。韓國夫人武順、則天順聖皇后武則天、郭孝慎夫人武氏的母親,史書上記載楊氏和外孫賀蘭敏之有亂倫的曖昧關係。 夫武士彠,楊氏四十四歲嫁給武士彠,生三女,長女武順嫁賀蘭越石,次女武則天,三女武氏下嫁郭孝慎。

史書上記載楊氏和外孫賀蘭敏之有亂倫的曖昧關係。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並非德馨功隆之人,她生在唐之弘農仙掌,今之陝西華陰,家庭尚為富裕,信佛,40歲以後嫁給唐政府大臣武士彠,為繼室,因為武有原配相里氏。楊氏曾經接受女兒之示,請求唐高宗的國舅長孫無忌給予幫助,遺憾遭拒。唐總章三年,就是670年,楊氏在九成宮而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楊氏 別 名 榮國夫人孝明高皇后
國 籍 唐朝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 出生日期 公元579年(北周大象元年)
逝世日期 公元670年10月3日(咸亨元年八月二日) 關係 武則天之母
丈 夫武士彠 女 兒武順、武則天、郭孝慎夫人武氏
諡 號 孝明高皇后 主要成就 生育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享 壽 91歲 陵 墓 順陵

人物介紹

榮國夫人(公元579年—公元670年)楊氏,出身隋朝宗室,父楊達,伯父為隋朝觀王楊雄。韓國夫人武順、則天順聖皇后武則天、郭孝慎夫人武氏的母親,史書上記載楊氏和外孫賀蘭敏之有亂倫的曖昧關係。夫武士彠,楊氏四十四歲嫁給武士彠,生三女,長女武順嫁賀蘭越石,次女武則天,三女武氏下嫁郭孝慎。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後,封楊氏為代國夫人。追贈武士矱為司徒、周忠孝王,長女武順之夫賀蘭越石早卒,則被封為韓國夫人。顯慶五年(660年)十月九日,改封榮國夫人。後又改封衛國夫人。咸亨元年八月二日(壬寅日,670年8月22日),衛國夫人楊氏逝世洛陽,壽高91歲,贈魯國太夫人,諡號忠烈,閏九月加贈太原王妃。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追封武士彠為太師、魏王,楊氏則為魏王妃。五年後,即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再加封武士彠為周忠孝太皇,楊氏為周忠孝太后。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並非德馨功隆之人,關於她的記錄真是點點滴滴。總結起來便是,她生在唐之弘農仙掌,今之陝西華陰,家庭尚為富裕,信佛,40歲以後嫁給唐政府大臣武士彠,為繼室,因為武有原配相里氏。楊氏有三女,武則天為二。當年唐太宗選十四歲的武則天做妃嬪的時候,她還哭哭泣泣。武則天以後熱戀唐高宗,輾轉入宮,封為昭儀,在其爭寵當皇后之際,楊氏曾經接受女兒之示,請求唐高宗的國舅長孫無忌給予幫助,遺憾遭拒。唐總章三年,就是670年,楊氏在九成宮而歿。此間,仍由唐高宗執政,然而武則天已經為皇后,漸持權柄,經常參與軍國大事的決定。唐高宗逝世以後,武則天翻雲覆雨,廢唐中宗,立唐睿宗,進而詔由自己發布,卒在唐天授元年,就是690年,革命成功,改唐為周,自己做了大周聖神皇帝,直到705年駕崩而結束。

楊氏完全是母以女貴。她逝世以後,依王妃禮規葬之,冢為墓,因為她的丈夫武士彠是太原郡王,遂稱她為魯國忠烈夫人。不過到了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便增封其父為太師,魏王,母為王妃。到了689年,又增封父為忠孝太皇,母為忠孝太后,從而改父墓為章德陵,改母墓為明義陵。690年武則天做了女皇帝,又增封父為太祖孝明高皇帝,母為孝明高皇后,並將其父的章德陵改為昊陵,其母的明義陵改為順陵。

後世紀念

順陵是唐代女皇武則天母親楊氏的陵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底張鎮陳馬村西南部,龍棗村東北。北距咸陽市約18公里。是我國現存風貌最完整的古陵園之一。

楊氏死於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按王妃禮制修建楊氏墓冢。武則天稱帝後追封其母為「孝明高皇后」。將墓改為陵,稱順陵。陵園分為內外二城,內城也叫皇城,為方形,四角夯土牆仍很明顯;外城系改墓為陵後所擴建。順陵陵園南北長1264米,東西寬866米,占地面積110萬平方米。陵前現有石人12尊,石羊、石獅各一對,華表頂1件,石礎1對,蓮花座1個。東門、西門、北門各有石蹲獅1對,北門外還有石馬1對,南門有石走獅和天祿各一對。石走獅雌雄各一,其中雄獅最為威武,軀體碩大,雙目圓睜,呲牙張口,作闊步行走的動態,氣勢磅礴,真實生動。天祿,又名獨角獸,形似鹿,長一角,肩部有卷紋雙翅,足為馬蹄尾垂與石座相連。石走獅和天祿是順陵石刻中的精品,造型雄偉,體積巨大,均為一整塊石頭雕刻,雕工細膩,厚朴雄健,極具氣勢,為我國稀有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譽為唐陵石刻之冠。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版本 演員
1985 《一代女皇武則天》 盧碧雲
1995 《武則天》 金淑媛
2003 《至尊紅顏》 戴春榮
2011 《武則天秘史》 何玉琳
2014 《美人製造》 馬蘇

家族成員

父親 隋始安恭侯楊達
應國公武士彠
繼子 梁憲王武元慶
繼孫 梁宣王武三思
繼曾孫 魯忠王武崇訓=安樂公主
繼玄孫 左衛將軍、太常卿、鎬國公武繼植
繼曾孫 新安王武崇烈
繼曾孫 光祿卿、梁公武崇謙
繼曾孫 武崇撝
繼曾孫 武崇操
繼曾孫女 武氏,夫閻則先為閻立德曾孫
繼曾孫女 武氏,方城縣主,嫁薛崇簡
繼曾孫女 武氏,裴光庭妻,與李林甫私通
繼子 魏德王武元爽
繼孫 魏宣王武承嗣
繼曾孫 嗣王武延基,右羽林將軍,娶永泰公主李仙蕙,701年因私議二張被武后下令處死
繼曾孫 嗣王武延義
繼曾孫 光祿卿、邢公武延安
繼曾孫 武延壽,衛尉少卿、燕公。有一女\為太原郡夫人。
繼曾孫 武延光
繼曾孫 淮陽王 武延秀,恆公,娶安樂公主
繼曾孫女 武氏,嫁鄭克義(乂),千金公主子
韓國夫人武順(追封鄭國夫人)=賀蘭安石
外孫 周國公賀蘭敏之
外孫女 魏國夫人賀蘭氏
則天順聖皇后武則天
郭孝慎夫人武氏
外孫 義宗孝敬皇帝李弘,娶唐義宗哀皇后,右衛將軍裴居道女裴氏
外孫 章懷太子李賢,娶章懷太子妃房氏
曾外孫 莒王李光順
曾外孫 邠王李守禮
玄外孫 廣武王李承宏
玄外孫 邠王李承寧
玄外孫女 金城公主=赤德祖贊
曾外孫 畢王李守義
曾外孫女 長信郡主
外孫 中宗孝和皇帝李顯
外孫 睿宗大聖真皇帝李旦
外孫女 安定思公主
外孫女 太平公主=薛紹、武攸暨
曾外孫 薛崇訓
曾外孫 薛崇簡
曾外孫女 薛氏
曾外孫女 萬泉縣主
曾外孫 武崇敏
曾外孫 武崇行
曾外孫女 武氏
曾外孫女 永和縣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