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草花石
中華國畫石,俗稱草花石,形成於四億七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故而又稱古生石畫,1996年發現於廣西境內。
基本信息
中文名;草花石
解 釋;中華國畫石
形成於;四億七千萬年前的古生代
補 充;1996年發現於廣西境內
草花石介紹
中華國畫石,俗稱草花石,形成於四億七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故而又稱古生石畫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藝術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製的孤品,因而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曾被中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總統克林頓,香港特首董建華也將一枚國畫石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紐約州政府。
草花石打磨拋光後的石頭自然呈現出細膩古樸、景觀綺麗、丰姿艷彩、層次分明的畫面,濃墨山水、奇花異草、古樹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無奇不有,惟妙惟肖,裡面包含風景的花紋的草花是是十分具有經濟價值和收藏意義的。
草花石形成
此地岩層屬片層岩,岩脈呈狀走向。當地農民採用爆破方法取得毛石,然後按紋理進行外形細磨加工,使天然的圖案清楚可見。
草花石的地質年代,大約在志留紀至泥盆紀的古生代時期,距今約四億七千萬年,故有人又稱之為「古生石畫」。石體屬沉積岩,硬度為3.5至4度。由於受上面覆蓋的一層火山凝灰岩的影響,石體受到鐵、猛等物質的滲透,故產出草花石的層位,上部為暗紅,紫紅色彩硅質灰岩,下部為深灰色鈣質硅質岩,或
硅質灰岩,風化後呈灰色、黃灰色、米黃色,故石頭畫面呈紅、黃、棕、綠、褐、黑等色彩。[1]
草花石鑑別真假
造型石大多用「減法」
造型石是奇石中最常見的類型,它求其形,賞其貌,造型石造假大多集中於傳統賞石類,靈璧石、太湖石等類的造型山石由於大多屬石灰岩類奇石,不耐酸類腐蝕,故極易造假,造假內容是為了迎合「瘦」、「漏」、「透」、「皺」的傳統審美觀,其造假手段大多有以下幾種:
1、研磨:用砂輪機打磨石或者進行穿洞,依照原石的自然脈絡,在石的局部打磨、穿洞進行「整容」。
2、酸洗:用濃硫酸對石頭「瘦身」,人為地對石頭臃腫的地方進行酸洗並腐蝕,使其看起來清瘦些(如圖1的靈璧石公雞)。
3、粘貼和拼接:模仿真石的石質、色彩,在某些部位粘貼和拼接一些人造石料。
識別以上假石的方法主要是看、摸、聽。看,就是看石體表面與其它地方的區別,看石脈走向是否有突然的改變,若用肉眼看不清就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摸,真石給人的感覺是柔順的、清涼愜意的,而假石石膚給人感覺乾澀不溫潤;聽,就是用手敲擊石後發出的聲音是否清脆。
假的造型石以動物和人物造型居多,凡感覺太真太像的像形石,通常是假的多,真奇石的造型,人物和動物往往都是處於像與不像之間的,它所體現的是「寫意」的美麗。
畫面石大多用「加法」
畫面石又有卵石和切割類之分。卵石類有廣西柳州石、黃河石、長島球石等。切割類有雲南大理石、臨朐五彩石等。
畫面石在奇石大家族中身份與日俱增,是當今藏石界的新貴,所以,石商造假的畫面石格外多,畫面石的造假手段如下所述。
1、染色:用色塗染石面,留出所需圖案,經化學方法或加熱蒸煮製造出人為的圖案,那些仿製的「龍」等動物或人物形象,雖然看上去不錯,但沒有靈性,沒有韻味。
2、磨琢:有的石頭不同層面有不同的色彩變化,石商用手工或機械方法,磨琢成淺浮雕式的圖案,識別方法很簡單,用手一摸石頭有凹凸感,畫面呆板不自然,必是假石。
3、描畫:在原來平面的圖案上用畫筆補添其不足之處,然後塗上清漆。這樣的石頭因有人工描的痕跡,圖案過於完美,補添地方的顏色也和原石不完全一樣,只要你用砂紙一擦,假石就會「露餡」。4、填充:就是用機械加工石頭至裡層,然後用石粉與化學材料粘合填平後打磨,不仔細觀察難以發現其破綻,識別的最好辦法一是用刀刮一下可疑之處(填充的材料石質明顯軟於真石),如刮出石粉就說明此石是假石,還有一條,填充後的假石只有打磨才能消除填充物的多餘部分,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其打磨痕跡。
假石往往有明顯的色差變化,並且這類石頭體積也較小,石表面也比較平整,整個石頭看上去沒有厚重深沉感,而真正的奇石,卻時時透露出內在的美。[2]
草花石收藏價值
賞石文化是一種集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為一體的綜合學科。賞石的過程是人文與自然的結合過程,人們在發現原始自然的石頭或岩石後,通過大腦思維活動對石頭的形、色、質、紋、韻等元素進行再認識,尋找和發現石頭與人文文化的共同點和結合點。現代賞石文化的基礎和元素為:形、色、質、紋、韻五大要素,這五大元又是賞石文化價值的要素。[3]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