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振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茹振鋼 | |
---|---|
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 | |
出生 |
1958年12月 河南沁陽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茹振鋼,男,漢族,1958年12月生,中共黨員,教授,河南省優秀專家[1],河南省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2],河南省小麥技術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現任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小麥研究所所長,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河南省小麥研究會副理事長,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河南省勞動模範[3]、河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4]。每年完成本、碩教學工作量150個以上。先後培育並推廣了"百農矮抗58"等百農系列小麥新品種,累計種植2億多畝,產生社會經濟效益100多億元,累計為學校上交成果轉化費700多萬元。在研項目1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2010年爭取經費2000多萬元;2007年以來共發表研究論文6篇,其中1篇SCI。2010年獲得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5]。
目錄
人物成就
主持或承擔省級、國家級研究項目多項,主攻抗病蟲優質小麥的新核型創建與基因工程育種等尖端技術,相繼培育並推廣了家喻戶曉的百農系列小麥品種--百農62、百農64、百農160、百農矮抗58等,解決了高產與抗病的關鍵問題,累計種植上億畝,增產效益達20多億元,為我省及黃淮麥區的小麥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發現並培育成了小麥雄性不育育性轉換系百農S,表現"不育徹底、轉換徹底、恢復徹底"三大特點,在小麥主產區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受到國家863專家組、973專家組的高度重視,已應用到雜交小麥超級品種選育研究,在全國已開始聯合攻關。目前,初步配製出雜交小麥強優勢組合,比常規品種增產近20%,有望在近幾年普遍投入生產應用。
茹振鋼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多項,因其科研成就突出,2009年被授於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
先後主持河南省"八五"、"九五"、"十五"小麥育種攻關項目,承擔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小麥優異種質合成與品種創新、生態育種、網絡代謝、形態構型及適應性仿真鑑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
獲獎激勵
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因在百農矮抗58選育及應用方面的重要貢獻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年4月28日,茹振鋼作為先進工作者的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了習近平主席的頒獎[6]。
人物特色
走近茹振鋼,你會發現他是一個激情四射的人。從他身上,既能感受到一種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堅定執着的大家風範,又能感受到一個風趣幽默、儒雅謙和、富有親和力與感染力的現代教師形象。
40年來,他忘我地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培育百農系列小麥新品種「百農62」「百農64」「矮抗58」等,推廣面積近4億多畝,為黃淮麥區的小麥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激情四射的「多面手」
在茹振鋼看來,高校教師不應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書匠,而應是「多面形象的人」,既是傳道授業、教書育人的教育家,又是有長遠眼光的思想家,善於交流的社會活動家,能帶給社會正能量。
三尺講台上,茹振鋼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充滿激情。語言風趣、幽默,像磁鐵一樣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他的研究生如是評價:「茹老師講課的魅力在於深入淺出,能把深奧的道理,用淺顯的比喻表達出來。」他的本科生說:「茹老師講課生動形象,感染力強。聽茹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能不自覺地被茹老師的激情所吸引。」
走進實驗室、試驗田,他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認真地觀察各個品種小麥的生長情況,仔細了解不同品種的特點。他參加國家重點項目「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篩選與種子加工技術研究」,承擔國家863項目「優質抗病超高產小麥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研究」,主持「九五」河南省重大科技項目「抗病蟲高產小麥新品種選育研究」;瞄準國際尖端育種技術,建成了小麥抗蚜蟲育種新體系,育成優質小麥品種「百農64」「百農160」「矮抗58」「百農418」等,為黃淮海地區小麥生產提供了優質種源。
為確保農民用上放心優質種子,防止假冒偽劣種子干擾市場,他帶領團隊建立了「首席專家負責、分區授權、多點示範、就近供種」的推廣模式,提出在全國「東西一條線,南北一滾動,多家經營,激活市場」的營銷模式,為種子企業帶來了每年2億多元的經濟效益,使河南省120多家種子企業順利實現了向股份制的改制轉型。
他認為,搞科研要從生產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選題,要把教學、科研與科技推廣、農技培訓融合在一起。他每年對外專業培訓與技術巡講達20餘場,答疑解難,並免費發放技術資料;經常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與農民談心了解生產情況和品種需求,將有用、好用的科技成果送到田間地頭。他對自己的學生和團隊成員說:「我們的成果裁判員不是專家,而是農民兄弟,對農民負責就是我們科研的源動力!」
在茹振鋼看來,多面手的老師,培養多面手的學生。作為一名現代教師,要讓學生向多方面發展,成為多面手。這樣的學生走向社會,才有用武之地,才會受到社會歡迎。
茹振鋼 | |
---|---|
「小麥之父」茹振鋼 |
茹振鋼不僅具有教師的激情,還有詩人的情懷。中外詩歌他都愛讀,現在還能熟練地大段背誦萊蒙托夫、泰戈爾的詩作;他喜歡寫詩,喜歡在科研之餘以詩明志。
「向前吧/不要憂心憚憚/有多大事需要你干/有多少未知領域需要你去探索!」這是1987年5月15日,茹振鋼進行小麥育種科研時,為鼓勵自己所寫的一首《醒來吧,青年》。人如其詩,詩反映着茹振鋼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育種是一輩子的事業
科研是教學的基礎與保證。茹振鋼在認真完成日常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同時,惜時如金,克服多種困難,積極學習專業基礎知識,關注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從教40年來,在承擔大量的教學及管理工作的同時,從未放鬆科學研究,科研碩果纍纍。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歷史上的黃河中下游流域,經常發生旱澇災害,對南北兩岸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許多時候,作為主要農作物的小麥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畝產不高,因此只能擴展種植面積,從而破壞了流域內的生態平衡。茹振鋼通過對小麥品種的不斷改良,讓小麥畝產值不斷攀升到新高度,留出更多空間發展生態,減少水土流失。這對黃河中下游流域的農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黃淮流域生態保護,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母親河,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40年來,茹振鋼先後培育並推廣了「百農62」「百農64」「百農160」「矮抗58」「百農4199」等小麥新品種。特別是近些年培育推廣的「矮抗58」小麥新品種,以其「高產、穩產、抗倒、抗凍、抗病、品質好」的優異表現贏得各界人士和農民朋友的稱讚,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湖北等七省大面積推廣。截至2019年,累計種植面積達到3億多畝,增產小麥160多億公斤,直接增產效益300多億元,是河南實現小麥連年高產穩產的主力品種,也是國家小麥生產的支柱品種,被譽為「黃淮第一麥」。他因此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30年來河南省高校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茹振鋼的成功,源於「金色」的夢想和他對育種科研事業的熱愛,他對土地、對農村、對農民有一種天然的感情。小時候家裡兄弟姊妹多,經常吃不飽飯,他萌生了「讓土地生金,讓老百姓豐衣足食」的夢想,1978年高考時選擇了報考中牟農校。在學校,他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甘霖,起早貪黑,拚命汲取農學精華,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1981年農校畢業時,成績優異的茹振鋼被著名小麥專家黃光正教授選中成為一名助手,開始了追夢生涯。
在茹振鋼心裡,育種是他的事業,種子是他的「心物」。為了收穫金色的夢想,茹振鋼每天天剛亮就趕到試驗地,天黑時他還得再看一遍他的「心物」;他經常干在試驗田、吃在試驗田、睡在試驗田。為了確保科研數據的完整和準確,幾十畝的實驗小麥,他一株株地手工脫粒……
搞科研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茹振鋼常說:「育種工作是枯燥的、長期的,需要堅持不懈地機械式反覆,一個新品種從開始選育直至大面積示範推廣,需要經過十年如一日的磨礪。」
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他走了一村又一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錄着不同地區小麥的生態環境,記下了各地區主要小麥品種的生物特點及生產水平。無論是小麥剛入土的秋冬季節,還是熱浪滾滾的麥收之際,田野里總會出現他的身影。茹振鋼對小麥如痴如醉,幾乎沒有過年過節的概念。春節正是到實驗田裡觀察和鑑定小麥抗凍性、抗旱性的好時機,五一前後正值小麥雜交授粉的緊要關頭,國慶節剛好又到小麥播種的時候了。一年又一年,茹振鋼與田野為伴,與小麥為友。
新鄉朗公廟毛莊村村民都清楚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學校還在輝縣,茹振鋼為指導小麥生產,總是騎着自行車先到新鄉,中午歇歇腳、喝點水,再一路大汗騎到毛村。白天在地里查看小麥,晚上給鄉親們上課……
執着堅守夢成真,茹振鋼率領他的團隊,帶着探索未知的堅定決心,醉心小麥育種,用激情和汗水書寫了小麥育種史上的傳奇。
傾心育人從不保留
在茹振鋼身上,不僅體現着精深的學術造詣、靈活的教學風格、高超的科研智慧,而且彰顯着勇於擔當的品格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師德。
自從走上教學崗位,茹振鋼都始終以恩師黃光正教授為標杆,對教師這份職業懷着強烈的責任感。茹振鋼說:「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風采,教師的風采就是把課教好,把科研搞好。只有把教學、科研與社會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展示現代教師最大的風采。」他勇於擔當,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工作第一線,積極參與謀劃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工作。盡力為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搭建平台,常年堅持吸納學生加入他的科研活動,將自己多年所學所承無私地傳授給學生。
茹振鋼喜歡用一種嶄新視角看待師生關係。在他看來,當代大學生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富有想象力和活力,老師在許多方面不如學生。所以,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不要以「師長」自居,而應學會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對待學生,多談心、多鼓勵,多表揚;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成就欲,不要挫傷他的積極性;要融入學生之中,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與學生一起哭,與學生一起笑,引導他們在哭和笑中成長。「教師要做學生的精神支柱,做學生靈魂的塑造者」茹振鋼說。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茹振鋼一貫為人處世的原則。茹振鋼是一個忘我的人,心裡永遠裝着學生,永遠裝着社會。
在學生心中,茹振鋼就像家長、父母,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關愛有加。在學業上一方面高標準、嚴要求,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他總是啟發學生,搞科研要打開思路,「就像水滴到石頭上,向不同的方向擴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允許學生狂想,不設禁區,作業是70%必須完成,留下30%自由發揮能量;他不拘一格培養人,激勵學生樹大志向成大才。生活上,他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如今,茹振鋼已經指導培養了一批批本科生、碩士生,很多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
茹振鋼 | |
---|---|
茹振鋼教授收穫重要小麥材料 |
打造精英團隊
在茹振鋼看來,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沒有一個團結協作、富有創新精神的團隊,要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是不可能的。只顧自己出彩,不算真正出彩。只有自己出彩、團隊出彩、單位出彩,才是最大的出彩。他不僅對學生培養極其負責,也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他始終認為青年教師是高教事業發展的未來,把培養青年教師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鼓勵團隊獻身育種事業,茹振鋼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自己應得的部分獎金拿出來,用於整個團隊的獎勵;他還從學校給他的獎金中拿出130萬元,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用來獎勵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湧現的優秀學生……
作為享譽全國的百農系列小麥的「總工程師」,30多年來,茹振鋼培育的小麥品種,在省內外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贏得了廣大農民朋友的尊敬與愛戴。1996年,教師節前夕,長垣、封丘、延津等地依靠「百農62」「百農64」小麥等品種富裕起來的農民,自發集資給他買了一輛桑塔納2000轎車,敲鑼打鼓送到學校,贈送給茹振鋼,而茹振鋼當即將車轉送給了學校。2005年,「百農矮抗58」小麥良種代理商河南聯豐種業有限公司,為表達對茹振鋼的感激之情,公司向他捐贈了一輛價值40餘萬元的豐田皇冠轎車,而茹振鋼再次把轎車轉送給了學校,他說:「把轎車作為公有資產可以方便更多同志搞科研,從而更多更快地出科研成果。」
現在,他的研究團隊擁有涉及農學、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材料工程學等專業的創新人才42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結合,紮實肯干、任勞任怨、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的科研隊伍。「現在這個團隊,是一支有思想、有戰鬥力、有犧牲精神、有創造力的團隊,是我們實現小麥育種突破的希望。」茹振鋼自豪地說。
對未來,茹振鋼充滿信心。茹振鋼正帶領他的科研團隊與時間賽跑,進行着比「矮抗58」更領先的高光效小麥及雜交小麥新品種的研究,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小麥良種培育要推廣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設想一代,要做到一地研究多地用、當今研究未來用……」站在一望無際的麥田邊,看着豐收在望的小麥,茹振鋼暢想着小麥培育發展的新藍圖。
獲得榮譽
2016年10月21日,獲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7]。
2017年6月,當選河南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8年1月,茹振鋼入選2017"河南經濟年度人物十大年度人物[8]"。
視頻
《央視國慶晚會》 茹振鋼 麥田的守望者
茹振鋼:從「頭疼治頭」到「防患於未然」,讓世界飯碗裝上「幸福糧」
參考來源
- ↑ 茹振鋼 ,河南科技學院, 2019-05-28
- ↑ 【十九大代表風采】育種專家茹振剛 ,央廣網, 2017-10-07
- ↑ 全國模範教師——茹振鋼教授 ,河南科技學院
- ↑ 致敬科技!十人獲評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來看看他們是誰 ,大河報, 2019-11-20
- ↑ 茹振鋼 ,河南科技學院, 2017-06-16
- ↑ 青春心向黨,喜迎十九大
——「青年之聲」全國青少年漫像大賽
人物推薦-創新創業(7人) ,中國青年網, 2017-10-16 - ↑ 茹振鋼——何梁何利獎 ,生命科學院, 2017-08-21
- ↑ 茹振鋼 ,新鄉文明網,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