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道是茶文化的靈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道是茶文化的靈魂
圖片來自網易首頁網

茶道是茶文化的靈魂,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證明:發揚茶道精神,實踐茶德,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育德長智、修心養性,提高精神素質的心靈養生術。茶道源於中國,它是茶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指導茶文化活動的最高原則。何謂「茶道」?「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明張源《茶錄》) 這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以茶載道」,「道」寓於茗飲之中。修煉身心是茶道的第一目的。陸羽在《茶經》中倡導「精行儉德」,概括了茶道的精蘊,體現了陸羽茶道的精神。

原文

  陸羽把飲茶這一物質生活,導向重視入文精神及心靈升華的新境界,把人生理想和價值評判貫徹於茶事的過程。唐末劉貞亮的《茶十德》中,提出了「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發揚了陸羽的茶道精神。此後一千多年間,歷代都對「唐茶道」作了補充和完善。中國茶道是以中國古代哲學精髓為指導思想,根植於華夏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並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追求目標。

  古人為了修德悟道,把茶道豐富而深邃的精神內容,用精煉的哲學語言概括成「五德」、「八德」乃至「十德」,使人易於理解和踐行。如前賢把「清、和、儉、怡、健」五字濃縮於茶道中,以茶修德,以茶表德,陶冶人們的淡泊、博愛、謙和、善美和剛強的襟懷。概言之,中國茶道就是飲茶之道(品茗的藝術)和飲茶修道(怡情養性,薰陶德化)的統一,是茶事與文化、修養與教化的統一。[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