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膠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膠寺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一座金剛寶座塔式廟宇,位於吳哥城東、塔布蘢寺西北[1]。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興建,但半途而廢。茶膠寺遺蹟可見祭壇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築,堅硬的長條青石,整齊的堆積在三層平台上,為扇山金字塔結構,五座蓮花塔底層平台長120米、寬100米,中央塔高50米。

中文名稱:茶膠寺

外文名稱:Ta Keo

地理位置:柬埔寨吳哥古蹟

建築風格:Khleang風格

景點信息

中文名:茶膠寺

又名:達高神寺

英文名:Ta Keo

地理位置:通王城勝利門以東300米。

建造年代:10世紀末-11世紀初。

所屬宗教:印度教。

供奉:濕婆。

修建狀況:未完成

建築風格:Khleang風格

景點簡介

荼膠寺並沒有經過很多裝飾,這讓它在裝修精美的柬埔寨建築作品中奪目而出。但也正是它的簡潔建築風格讓它享有一定的建築地位,它的藍圖顯示了人類精神和欣賞品味的發展。

登上茶膠寺的頂端,四周可見鬱鬱蔥蔥的綠色樹林,還能俯瞰吳哥城全貌。

歷史背景

茶膠寺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為自己興建的葬廟。但是他在位時期,很多寺廟都沒有完工。茶膠寺便是其中之一,在做到裝飾工序的時間停工。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建築,茶膠寺記錄了吳哥建築的建造工藝:先用石塊築起整座建築,再在牆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這座寺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還未完工,至於未完工的原因還未查明。如建完的話,茶膠寺無疑是吳哥窟建築群中最美好的一座寺廟。這座寺高達 22 米(72 英尺),氣勢驚人。茶膠寺是第一座全部由沙岩建成的寺廟,因而是柬埔寨建築歷史上的里程碑。

巨大的石頭被切割成正常的尺寸,加以疊加。茶膠寺沒有精緻的裝修,設計簡單,與其他寺廟有很大的區別。

此寺建造過程中跨越兩個王朝,因此四面門中僅有東面大門有雕刻,旅客在此處可輕鬆了解到所有吳哥窟遺址群的建築都是先將石頭堆積再行雕刻,證明當時建築技術為「先堆後雕」。

1863年杜達爾·特拉格萊在其繪製的地圖中標出了茶膠寺,這是茶膠寺首次出現在人們面前。1873年安鄴發表了「印度支那探險旅行」(Voyaged'Explorationen Indochine)的報告中對茶膠寺進行了簡單的描述。

1880年德拉波特在《柬埔寨之旅——高棉建築》(Voyage auCambodge—L』Architecture khmère)中發表了第一張茶膠寺平面圖,由拉特(Ratte)1873年繪製

建築布局

茶膠寺的版圖呈方形,五座石塔像骰子上的五點一樣排列在頂台上,高12 米(39 英尺),下面是三層疊塔。茶膠寺象徵着須彌山。基底建得非常精細。寺廟有兩層圍牆,四個方向都有入口石塔。東入口石塔的石柱上有一段碑文。疊塔的底下兩層形成兩個庭院的底座。一個庭院由牆包圍,而另一個則由長廊環繞,長廊很窄,不行供行人行走。

茶膠寺的東入口有一條通道,這條通道架在護城河上,兩邊有石獅和作為分界線石頭。

外牆的入口石塔由沙岩建成,有一座中央石塔及三條小道。東牆的里外兩側都有一間長廳,很可能作為朝聖者的休息處。前面有一個帶石柱的拱門。

第二層平台有鋪徹好的紅土地基,上面是四座沙岩入口石塔,四邊各一座。周圍是一條沙岩長廊,長廊上開有窗戶,光線可以照到裡面。長廊完全包圍着這層平台,四邊都有開口。東邊有兩間長廳,造型與第一層的其他長廳相同,還有兩間朝西的藏經閣。

中央區域頂層呈方形,建造在疊塔基底上,各邊都有石階。頂層的大部分區域都被五座石塔占據,石塔朝四個正方向開口,均未建完。中央聖所占據了寺廟的大部分版面,聖所比其他石塔都高,拱門和三角牆更是增加了它的重要性。中央石塔的內部未經裝飾。

視頻

「雲遊」30秒——柬埔寨茶膠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