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知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知識
圖片來自搜狐網

茶知識,各種茶類因為製造揉捻及採摘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外觀,常見的有條形、半球形、球形、扁茶、碎形茶等

原文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經過數千年的淬鍊,形成了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獨特文化。唐朝茶神陸羽的《茶經》,是人類懂得喝茶以來,第一本茶的專書。《茶經一之源》里記載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其實早在《詩經,谷風》里,就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之句,這個「荼」字,就是茶的古字,不過學者多半認為這裡的「荼」指的是苦菜,而不是茶;「荼」在古代是個多義詞,並不專指茶。蘇恭的《唐本草》里首見茶字出現。陸羽的《茶經》面市之後,才把具有茶含意的「茶」字去掉一橫,成為茶字。

茶樹與茶葉的分類

茶樹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山茶科,茶屬,拉丁的種名為Camellia sinensis,常綠灌木,葉光滑,末端尖銳,邊緣鋸齒,富含單寧;花單生,白色。據記載,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二十三屬,三百八十餘種,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有十五屬,兩百六十多種,大都集中在黃海以南地區。台灣南投埔裏海拔700米到1400米的眉原山中,也有野生茶樹存在。中國可以說是茶的原鄉。

自古以來,茶葉就依不同的形狀、色澤、製法和產期而有不同的分類。最早的分類是晉朝郭璞在《爾雅注》里所寫的:「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歷經唐、宋、元等時代的推移,茶又分成了磚茶、團茶、餅茶、片茶、散茶、末茶等等。到了明朝,乃至清朝,各類制茶技術均已甚為發達,分類系統更明確。到了近代,又有依發酵程度、茶形、季節和烘焙程度來分別茶。

制茶一般需要經過採摘、萎凋、作青、殺青、揉捻、乾燥、烘焙等過程。其中作青的作用就在於讓鮮葉互相摩擦,破壞部分葉緣細胞,讓空氣進入茶肉組織,加速發酵作用的進行,產生一定的顏色與香味,並且藉由控制發酵的程度,呈現不同的色香味。

依發酵程度

茶依據發酵程度不同,可以分成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和後發酵茶。不發酵的茶叫做綠茶,如碧螺春、龍井、珠茶、眉茶、煎茶等。半發酵茶叫做青茶,如包種、烏龍茶、鐵觀音等。全發酵的茶則包括了各種紅茶。至於普洱茶則是所謂的後發酵茶。有人說綠茶香氣清揚,猶如含苞待放的少女;青茶風華絕代,猶如嫵媚的窈窕淑女;不溫不火的紅茶則像笑看人生百態的熟女。

依烘焙程度

依烘焙程度來分的話,茶有生茶與熟茶。熟茶又依火候之輕重,分為輕火茶、中火茶與重火茶。如果你想喝清香的口味,就挑輕火,口味重就要挑中火或是重火。烘焙可以降低茶葉內的水分,去除雜質,改變茶的品質,增加茶的甜味。通常在茶山制好、經過初次烘焙的粗製茶,到了茶商手中,會經過二度烘焙,來管控茶葉的品質與口味。許多人喜歡向特定的茶行買茶,就是因為暍憤茶行的獨特口味。師傅焙茶的技術是每家茶行的獨門秘笈,也是維持茶葉品質穩定度的要素。茶會因為每一季氣候和溫度的不同,呈現不同的風味,這時就要靠師傅的焙茶技術來微調。至於存放不當的陳茶,也可以靠焙茶而起死回生。

依茶類形狀

各種茶類因為製造揉捻及採摘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外觀,常見的有條形、半球形、球形、扁茶、碎形茶等。

依採摘季節

若以季節來分,一棵茶樹有特定的採摘期。一般茶氏園依四季來分的話,一年可采四至五次茶葉。台灣因為氣候適宜種茶,少部分地區如台灣中南部中低海拔地區的名間、竹山、鹿野等茶區一年可採收六次。這些地方因為氣候夠溫暖,採收完冬茶後,茶樹上還是不斷冒出新芽,因此在冬至到立春之間,還可以再采一次茶,這時採收的茶就叫做「冬片」。冬片茶芽葉較小,一般萌芽到二三葉就停止生長,芽葉肥厚,累積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甘甜耐泡,被茶人視為極品。由於產量少,價錢當然也高。台灣以春茶和冬茶兩季的茶最優,而夏、秋兩季次之。以前在中國大陸買茶,常會看到茶莊裡的招牌寫着「三前摘翠」,這「三前」就是指的春分前、清明前和穀雨前,大概是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之間,這時采的茶都是茶樹的嫩芽。茶農有句掛在嘴邊的話說「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指的就是采嫩葉的重要性。[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