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圓赤星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茶圓赤星病
症狀
我國各茶區均有發生,新茶園或高山茶區發生較多。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嫩梢等部位。葉片染病主要見於早春色葉或第一葉上,病部初生褐色小點,後擴展成灰白色中間凹陷的圓形病斑,大小0.8—3.5mm,邊緣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線,中央紅褐色,後期病斑中間散生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菌絲塊,濕度大時,上生灰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子實層,別於白星病。葉柄、嫩梢染病產生類似的症狀。 [1]
病原
Cercospora theae (Cav.)Breda稱茶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部的灰黑色霉狀小點是病菌的菌絲塊。分生孢子梗叢生在表皮下的菌絲塊上,孢子梗大小29—43×3—4(um),每叢有十多根,單胞無色,直或頂端略彎曲,頂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狀,由基部向上漸細且彎曲,無色或灰色,具分隔4—6個,大小42—106×2.5—3.5(um)。[2]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塊在茶樹上病葉及落葉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嫩葉、成葉、幼莖,經幾天潛育,產生新病斑後,又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使病情不斷擴大,該病亦屬高溫低溫型病害。相對濕度高於80%,氣溫20℃易發病。每年4月下旬一5月上旬發病重,秋雨時節也常常發生,尤其是平原低洼、潮濕的茶園及高山多霧的茶區易發病。茶園管理粗放、肥料不足、採摘過度,造成茶樹衰弱的發病重。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龍井茶、毛蟹、黃葉早等抗病;白毛茶、雲台山大葉種、鳳凰水仙易感病。
分布與危害
危害茶樹。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加強茶園肥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2)選栽抗病品種,逐漸淘汰感病品種。
(3)及時摘除病葉,以減少初侵染源。
(4)早春或秋季初發病時開始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
(5)非採摘茶園也可噴灑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
參考文獻
- ↑ 茶圓赤星病的防治原圖鏈接
- ↑ 茶赤星病噴灑農藥後怎樣算治癒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