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茯苓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傳說故事 皮黑肉白生松根,奇形怪狀窟中神。

神話墨客頌異物,專著民間傳奇文。

古有雲安今羅田,松靈變成多樹魂。

伏胎養生不可缺,絳晨更生金翁人。


從前有個員外,家裡僅有一個女兒,名叫小玲。員外雇了一個壯實小伙子料理家務,叫小伏,這人很勤快,員外的女兒暗暗喜歡上他了。不料員外知道後,非常不高興,認為倆人門不當戶不對,不能聯姻。便準備把小伏趕走,還把自己的女兒關起來,並托媒許配給一個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後,兩人便一起從家裡逃出來,住進一個小村莊。

後來小玲得了風濕病,常常臥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顧她,二人患難相依。有一天,小伏進山為小玲採藥,忽見前面有隻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後腿,兔子帶着傷跑了,小伏緊迫不舍,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松林處,兔子忽然不見了。他四處尋找,發現在一棵松樹旁,一個球形的東西上插着他的那支箭。於是,小伏拔起箭,發現在棕黑色球體表皮裂口處露出裡面白色的東西。他把這種東西挖回家,做熟了給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覺得身體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興,經常挖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的風濕病也漸漸痊癒了。這種藥是小玲和小伏第—次發現的,人們就把它稱為「茯苓」。[1]

早在2000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之說。

晉代葛洪的《抱朴子》記載了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個叫任子季的人,連續服用茯苓18年,天上的玉女就來與他相會,並且能有隱形之術,不食人間五穀,趣孔與身體如同美玉一樣嬌潤。

孫思邈《枕中記》記載: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晝夜不眠,二年驅使鬼神,四年玉女來侍。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公元737-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濟人。他在《柳宗元集》記載,一次自己生病,腹脘脹悶、心慌。一醫告知其用茯苓煮服可治。他便買來茯苓煮服,結果病情加重。找醫問之,醫說:你買的是芋頭,不是茯苓。

他便寫了《辨茯苓文並序》,以警世人。

唐代李商隱《送阿龜歸華》云:

  草堂歸來背煙雲,黃綬垂腰可奈何。

  因汝華陽尋藥物,碧松之下茯苓多。


唐代杜甫詩云:

  寄語楊員外,山寒少茯苓。

  歸來稍喧暖,當為屬青冥。

  翻動神仙窟,封題鳥獸形。

  並將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註:老員外即楊維)

唐代伍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云:

  千年茯兔帶龍麟,太華峰頭得最珍。

  全是曉煎雲樣粉,玉甌寒貯露含津。

王微讚揚茯苓云:

  皓苓下居,彤絲上薈。

  中狀雞鳧,其容龜蔡。

  神侔少司,保延幼艾。

  終志不移,柔紅可佩。

《紅樓夢》第六十回:描述:廣州官來拜賈家,送上茯苓霜簍做門禮,並說茯苓霜怪峻,雪白的,拿人奶和了,每日早上吃上一盅,最補人的。看來,曹雪芹深知茯苓性味。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當王夫人說到大夫說的丸藥的名字時,一時想不起來,寶玉就羅列了一堆,其中有「千年松根茯苓膽」。《紅樓夢》多處寫道茯苓,其實黛玉吃的人參養榮丸,秦可卿吃的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中都有茯苓這味中藥。

茯苓霜是新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粉而成,白如霜而細膩,故而得名。

《本草正》記載:「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少。」

  宋代黃庭堅《鷓鴣天》云:

  湯泛水瓷一座春,長松樹下得靈根。

  吉祥老人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

  燈火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

  與君更把長生碗,略為清歌駐白雲。

相傳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戰,遇陰雨數月,大部分將士染上了風濕,眼看兵敗。正巧,有幾個戰士偶食茯苓而風濕痊癒。成吉思汗大喜,急忙派人到盛產茯苓的羅田弄來一批茯苓,戰士們食而病癒,便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明清時代羅田茯苓作為貢品,作為朝廷保健養生之用。


歷代醫家、道家,特別是養生家對茯苓特別重視。《神農本草經》記述:「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到了魏晉時代,服餌茯苓以求長生已經蔚然成風,當時道教思想家、醫家陶弘景(南朝齊梁時期)辭官隱退,梁武帝每日賜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餌(梁王·;弘景傳)。

到了唐宋,食用茯苓之風更盛。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就是製作茯苓餅的能手,他的《服茯苓賦》、<;東坡雜記》記述了他服茯苓之方法。以九曬九蒸之胡麻,用茯苓加白蜜少許,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見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他60歲時記憶驚人。宋蘇頌《圖經本草》記:茯苓粉浸在酒蜜中封月余成甘美的茯苓酥。

到了清代,茯苓成了養生之要藥,尤其慈禧太后經常食用茯苓,並以此賞賜大臣。經研究,慈禧太后養生補益藥共64種,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民間做茯苓餅方法:用粳米白糯米(粳米與白糯米的比例為7:3)加上與粳米重量相等(略少亦可)的茯苓、芡實、蓮子肉、山藥等(少一兩種無關緊要),共碾成粉,拌勻做餅,蒸熟當作點心。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除介紹茯苓粥外,還介紹了茯苓餛飩的做法:黃雌雞肉四兩,茯苓末二兩,白面六兩,做成餛飩,入豉汁煮食,三五次可治療噎食不通。《北山酒經》記:瑤泉曲、邛崍藥曲中都加茯苓。北京除茯苓餅外,還有茯苓包子、茯苓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