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茫盪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茫盪山位於南平市延平區西北部,離市區約15公里,1991年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117平方公里(保護區總面積11063.3公頃)。茫盪山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與遺傳多樣性類型自然保護區,以重要的杉木原生種群與種質資源、典型的中亞熱帶溝谷森林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茫盪山1988年2月被列入省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9月滿票通過第四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的評審,將正式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

中文名稱: 茫盪山

地理位置: 南平市延平區西北部

占地面積: 117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7:30——17:00

門票價格: 50元

著名景點: 鴛鴦石

最高海拔: 1363米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福建省南平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主要景點

鴛鴦石

天下叫鴛鴦石的風景點很多,以福建南平市茫盪山高坪的一對天成「鴛鴦石」最為形似、傳神、恩愛。「南平鴛鴦石真奇觀,天然一雙甲天下」,可為天下一絕,是情侶祈福,旅遊的好去處南平天成一對「鴛鴦石」坐於市區最高山海拔1363米的紅旗峰之巔,被群山烘托。石體酷似一對不離不棄,恩愛纏綿的鴛鴦暢遊在碧波之上,雄鴛鴦梳翎翹首、雌鴛鴦親密追隨,雙鳥緊緊相偎。恩愛情態,栩栩如生。此處青山圍繞,碧水環流,常年雲霧伴隨,時有雲海翻騰,堪比仙境,一對鴛鴦酷似遠離人間的「神仙眷侶」,令人神往不已。 只羨鴛鴦不羨仙,南平鴛鴦似神仙。

鴛鴦石風景區一帶奇石疊出,瀑布壯觀,高山草甸,竹海蒼茫,是南平茫盪山自然風景保護區中保持原生態狀態極好的景點。

南平鴛鴦石傳說

福建南平有對鴛鴦石、無巧不成書,廣州東平也有一對鴛鴦石,兩對石頭惟妙惟肖,一對恩愛相偎。一對昂首對鳴,這裡其實這和一個家喻戶曉悲傷的故事有關。

《孔雀東南飛》寫道「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何處?東平南平覓鴛鴦」。焦仲卿和劉蘭芝化為一對鴛鴦,飛到南平這裡安家落戶,它們恩恩愛愛,幸福地生活着。村民們見到這對美麗的鴛鴦,都非常高興,常常給它們餵食物,鴛鴦也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鴛鴦深受村民珍愛的消息,傳到附近的一對老妖精的耳朵里,它們心懷妒忌,要破壞拆散這一對鴛鴦,它們騰雲駕霧來到了高坪。老妖精的妖氣衝天,被在茫盪山上練武的孫悟空看到,悟空舉起金棒棍扔了過去,叫一聲「呔!你們休想!」。棍子打在老妖精的鼻子和牙齒上,他們嚇得躲藏在鴛鴦築巢的岩石下面,再也不敢出來了。

這對鴛鴦不願意離開美麗的高坪村和那裡的善良的人們。它們化成了巨大的一對岩石,外形就是相望的鴛鴦,高坪村的村民常常到這對鴛鴦石的山上懷念它們,尋找純真的愛情和幸福。如果要在晴天的中午之前,還可以找到那對躲藏在岩石下面的兩個老妖精。

千年過去了,「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這對鴛鴦磐石鑑證了他們的愛情,保佑着每對摯誠相愛的人們。

在茫盪山東南方有一座高山,山頂坦平寬闊,上有一對天然生成的像是鴛鴦的大石塊,人們稱它為「鴛鴦石」。這對鴛鴦石何以如此逼真,恍如天外飛來之石?原來,附近有個村莊,地勢呈蓮花形,環境優美。一條從山裡奔流而來的小溪,在村前拐了一道彎,在這個拐彎的地方形成了一泓深潭。這潭面上早晨總是煙霧蒙蒙,潭邊上生長着許多古松翠竹,還有青青楊柳,紅紅桃花,真是個風景秀麗而又深幽的好所在。

在這村前不遠的地方,住着兩戶人家。東頭住的是一個老漢和他的孫子憨哥,老漢年輕時是這延平府遠近出名的石匠。人們都說經他手鑿出的石狗會守門,鑿出的石獅會踢球。他把全部手藝傳給了孫子憨哥,如今憨哥的手藝和他爺爺一樣出了名。西頭住的是一個老婆子和她的孫女兒玉妹。老婆子是縣裡扎花燈的名手兒,人們傳說她扎的孔雀會跳舞,扎的美人會吹簫。她把這扎燈的手藝也傳給了孫女玉妹。玉妹姑娘聰明伶俐心性兒好,又長得像玉琢的美人兒一般。如今她的手藝也和她奶奶一樣出了名。

這兩家緊鄰的窮苦人,總是你幫我我幫你,苦掙苦扎過日子,雖說生活貧苦,但日子過得卻很和順。特別是憨哥和玉妹兩個年輕人,從小就在一起,互相幫襯,早有了很深的情意。兩位老人看在眼裡樂在心上,就為他們訂了親,準備八月十五中秋團圓節那天辦喜事。

這年開春不久,新到任的侯知縣帶了一幫師爺、親信到村里巡察。這侯知縣本是一個草包官,是靠一個做尚書的舅舅,花錢買到一頂烏紗帽的。可他偏喜歡自賣風雅,當他來到翠竹掩映的碧潭邊時,突然心血來潮,要在這碧潭中造一座高高的逸軒閣,好讓他和那幫師爺、親信在閣上吟詩飲酒,賞月消暑。師爺們一聽侯知縣的主意,立刻個個稱是,都奉承他是清雅之士。有個師爺還給侯知縣出了個主意,叫他把造閣的活兒派給老石匠的孫子憨哥。

第二天,侯知縣就命人把憨哥傳到縣衙,強派他建造逸軒閣,限期在中秋節前完工,不然就以違抗官府治罪。

打這以後,為了不誤期限,每天雞啼三遍憨哥就來到潭邊,琢呀磨呀,直干到月亮露了臉才回家去,連每天三餐飯也是玉妹送到潭邊給他吃。他們想早些把閣造好,交了官差好備辦自己的婚事。因為憨哥的手藝出眾,才過五月端陽,一邊一座石舫樣的閣基就出了水面,舫兩頭上的石龍兒還張着大口嘩嘩地吐水呢!附近的百姓們見了,都稱讚憨哥的手藝如今比他爺爺還強幾分。這消息傳到城裡,侯知縣便派自己的兒子侯禿子去看個究竟。

這天,侯禿子來到潭邊,剛巧玉妹來給憨哥送飯。侯禿子一見玉姐那標緻樣兒,一下子連全身的骨頭都癢了起來,張着個老大的嘴巴直流口水。回到衙門裡,侯禿子就讓老子派出個師爺去玉妹家說親,非要玉妹嫁給他不可。沒料到玉姐非但不答應,還給了他一頓臭罵。這下禿子火冒三丈,就要他老子派衙役去謀害憨哥,強搶玉妹。可侯知縣耽心害了憨哥,就沒人給他造逸軒閣了,心中好沒主意。一旁有個師爺便在侯知縣的耳邊如此這般地嘀咕了一陣,侯知縣邊聽邊點頭,連稱:「妙計!妙計!」

到了八月十四日,一座雄偉的逸軒閣終於造成了。這天,侯知縣同侯禿子及一幫師爺、親信來到閣上。他把憨哥叫來,假心假意地稱讚了一番,就叫人拿酒來賞憨哥。他們用蒙酒把憨哥灌懵了,然後把他的手腳綁了,用石頭繫着沉到潭裡去,就說憨哥是酒醉失足落水的。當人們聽到消息後,紛紛從四處趕來打撈。可真奇怪,儘管大家尋遍了潭上潭下,就是沒有找到憨哥的屍身。

玉妹見憨哥被害,心裡已明白是侯知縣父子使的毒計,便暗暗下了替憨哥報仇的決心。第二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玉妹思念憨哥,正在家裡流淚。只見侯禿子帶了一幫如狼似虎的衙役闖進門來,不由分說就把她搶去,關在剛造好的逸軒閣的底層。

晚上,明月當空。侯知縣命人在逸軒閣上排下酒席,一來慶祝逸軒閣落成,二來給侯禿子完婚。知縣請客,全城有面子的官紳差不多都到了。那侯禿子早已按奈不住,幾杯酒下肚後更是淫心難忍,便晃晃蕩盪溜到閣底下來拖玉妹。玉妹早見侯禿子來到身邊,正是報仇的好機會,不由得怒從膽邊生。她忽地從袖中抖出一把繡花剪,拼出全身力氣,一下刺進了侯禿子的喉頭。

玉妹刺死了侯禿子,想到殺夫之仇已報,便一頭向閣牆上撞去。這一撞不要緊,就聽得轟隆一聲,像天塌下來一般,一座三層的逸軒閣轉眼間崩塌了,正在閣上尋歡作樂的侯知縣和那幫官紳全都葬身潭中。不過閣雖然崩了,可那兩座石舫卻依舊好好的立在潭中。直到後半夜月亮快要落下去的時候,那兩座石舫竟像兩隻龍舟一樣,慢慢地浮動起來,隨後就緩緩地跟着月兒向西漂去,人們還隱隱的看見憨哥和玉妹坐在船頭上呢。

第二天,人們朝西尋去,在那最高山頂上,橫空出現貌如石舫的兩座巨型石塊,面對面地屹立着。又象一對鴛鴦,浮游在天空五光十色絢麗的彩雲之間。因此人們便稱之為「鴛鴦石」。

從此以後,每年八月十五的後半夜,當那月兒西沉的時候,人們來到這山頂上,總能聽到一陣陣時斷時續、似有似無的笛聲。大家都說,那是玉妹和憨哥一年一度回來探家了。

就在那石航飄走的時候,潭中忽然生出了五塊光光亮亮、圓圓滑滑的大石塊來。大石塊與日俱長,漸漸形成了五座高山。先輩人說,那是玉妹的鮮血濺到潭中變成的。因為這五塊大石生在潭中,形狀就像那蓮花,故此至今大家都叫它蓮花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