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茜草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茜草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茜草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 foliaL.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及細鬚根,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宋代有炒制(《證類》)、焙制(《總微》)等方法。金、元時期有燒灰存性(《儒門》、《十藥》)的方法。明、清時代增加了酒洗(《啟玄》)、酒炒和童便炒(《得配》)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茜草:取原藥材,除去殘莖及雜質,洗淨,潤軟,切厚片或段,乾燥,篩去碎屑。   2、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涼。

【飲片性狀】

茜草為不規則的厚片或段,周邊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皺紋及少數細根痕;片面平坦皮部狹,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體輕,質脆,易折斷,味微苦,久嚼刺舌。茜草炭表面呈焦黑色,內部棕褐色,質輕鬆,味澀。

【質量標準】

茜草水分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5.0%,醇浸出物不得少於9.0%。含大葉茜草素不得少於0.40%,羥基茜草素不得少於0.10%。茜草炭水分不得過8.0%,浸出物不得少於10.0%,含大葉茜草素不得少於0.20%,羥基茜草素不得少於0.080%。

【炮製目的】

茜草味苦,性寒。歸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祛瘀,通經的功能。用於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仆腫痛等。   茜草生品以活血祛瘀,清熱涼血為主,亦能止血。用於氣滯血凝,月經閉塞,產後惡露不盡,跌仆損傷,紅腫瘀痛,風濕痹痛,癰疽腫毒及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等。炒炭後寒性減弱,性變收澀,以止血為主。用於各種出血證。如吐血、咯血、血痢、尿血、崩漏下血等出血證。

【應用選擇】

  1、生用   (1)月經停閉:常與川芎、當歸、香附等同用,具有活血通經的作用,用於沖任不調,氣滯血凝,月經閉塞,小腹疼痛。   (2)惡露不下:常與當歸、桃仁、益母草等同用,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用於產後惡露不盡,小腹作痛。   (3)跌打損傷:常與紅花、當歸、川芎等同用,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用於跌打損傷,皮肉青腫,或紅腫瘀痛。   (4)風濕痹痛:常與雞血藤、海風藤、延胡索等同用,具有活血通痹的作用,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疼痛。   (5)毒痢:常與地榆、黃連、升麻等同用,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用於一切毒痢及盅注,下血如雞肝,心煩腹痛,如茜根丸(《濟生方》);若與黃芩、梔子仁、阿膠同用,用於熱病,下痢膿血不止,如茜根散(《聖惠方》)。   (6)吐血不止:常與麥門冬、白芍藥、小薊根等同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吐血不止,心胸煩熱,如茜根散(《聖惠方》);若與側柏葉、小薊、羚羊角等同用,用於虛勞少力,吐血心悶,頭旋目暈,如茜根散(《雞峰普濟方》)。   (7)鼻衄:常與黃芩、側柏葉、生甘草等同用,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如茜根散(《聖惠方》);若與阿膠(蛤粉炒)、側柏葉、生地黃等同用,用於鼻衄不止,如茜根散(《丹溪》);若與艾葉、烏梅肉同用,用於衄血無時,如茜梅丸(《普本》)。   (8)血崩:常與子芩、生干地黃、木通等同用,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產後小便出血,如茜根散(《聖惠方》)。   2、制用(炒炭)   (1)各種出血證:常與大薊炭、小薊炭、白茅根炭等同用,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用於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證,亦治邪熱傷陰,尿血鮮紅或帶血塊,如十灰散(《十藥神書》)。   (2)血崩:常與生黃芪、龍骨(煅)、牡蠣(煅)等同用,具有補氣攝血的作用,用於血崩,如固沖湯(《參西錄》),方中茜草炒炭,增強收澀止血的作用。

【現代研究】

根含羥基茜草素、異茜草素、茜草素、茜草酸、偽羥基茜草素、大黃素甲醚、1,4-二羥基-6-甲基-蒽醌、茜草色素、茜草素的β-冬綠糖苷-茜草苷、大葉茜草素、1-羥基-2-甲基蒽醌、1,3,6-三羥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3,6-三羥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4-二羥基-3-異戊烯基-2-萘酸甲酯雙葡萄糖苷、5-甲氧基京尼帕苷酸,新化合物1,3,6-三羥基2-甲基蒽醌-3-O-β-D-吡喃葡萄糖苷、6-羥基-2H-萘駢[1-2-b]毗喃-2-酮-5羥酸甲酯和另一種新蒽醌苷類,以及β-谷甾醇、胡蘿蔔苷,微量元素Cu、Zn、Fe、Mn等。還含環己肽類化合物RA-Ⅶ、RA-V、RA-V-23、RA-Ⅳ和RA-Ⅲ。   茜草有明顯的促進血液凝固作用,表現為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時間縮短。氨水噴霧引咳法及酚紅排泌法實驗證明茜草有明顯的鎮咳和祛痰作用。體外試驗表明,茜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茜草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其升高白細胞的有效成分為酚羧酸苷,該成分的衍生物茜草雙酯對正常小鼠、犬的白細胞有升高作用。茜草中的環己肽類化合物對實驗性白血病、P388、L1210、B16黑色素瘤、Lewis肺癌、C38結腸癌等有明顯的活性。止血藥理實驗證明,在縮短小鼠尾部止血時間方面,茜草炭比同劑量的生茜草更有效。   實驗證明,不同部位茜草飲片炒炭後總蒽醌含量均減少,並且隨溫度升高含量降低明顯。茜草經制炭後,鞣質含量明顯升高。微量元素的含量測定發現,茜草炭中多種元素含量均高於生品。採用正交試驗法,以茜草炭的止血作用為指標,優選其炮製工藝為:鍋溫230℃,炒制9分鐘。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炒黃,酒炙等法。   2、文獻摘錄「酒炒行血,童便炒止血」。(《得配》)

【總結】

茜草的古代炮製方法有炒制、焙制、制炭、酒制、童便制等。現代沿用生茜草和炒炭二種。茜草生品活血化瘀,清熱涼血,止血。炒炭後能使其寒性減弱,而增強止血作用。藥理實驗證明,茜草炭的止血作用明顯優於生品。茜草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十分顯著,其有效成分為酚羧酸苷,該成分的衍生物茜草雙酯升白作用更為突出。 [1]  ==【炮製方法】== 1.茜草(雷公炮炙論):"凡使茜草根,用銅刀於槐砧上銼,日干,勿犯鐵並鉛。"《簡要濟眾方》:"生搗羅為散。"《聖濟總錄》:"揀淨銼碎。"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段,乾燥,篩去灰屑。生用涼血止血,活血祛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茜草炭《十藥神書》:"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夕,出火毒。"現行,取淨茜草段或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再炒至水氣逸盡,取出,晾乾,涼透。炒炭後寒性降低,性變收澀,止血作用增強。 3.炒茜草《日華子》:"入藥銼炒用。"現行,取淨茜草段或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黃。 4.酒制茜草 《外科啟玄》:"酒洗。"《得配本草》:"酒炒行血。"現行,取淨茜草片與黃酒拌勻,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乾。每茜草片100kg,用黃酒25kg。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