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茌平剪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茌平剪紙


茌平剪紙
原圖鏈接

茌平剪紙,聞名遐邇、馳名中外,具有久遠的藝術價值和無限的生命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多次參加全省、全國展覽,部分作品分別被省美術館、國家美術館收藏,各級報社、電台、電視台多次給以報道。1993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藝術(民間剪紙)之鄉」,1995年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2014年再次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2014-2016年度「中國民間文化(剪紙)藝術之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茌平剪紙、英文名稱: Chi-ping paper-cut、含義: 傳統民間工藝、地區: 山東聊城、特點: 線條豪放、形式樸素。

最大特點

走向世界
原圖鏈接

茌平剪紙民間工藝。具有線條豪放、形式樸素、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形象傳神,栩栩如生。民間藝人用其樸素的手法將紙剪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其技藝代代相傳。在內容上反映喜慶、吉祥、如意、忠孝之題材較多。在藝術風格上,茌平縣東、西部剪紙同中有異。東部地區注意物象的外部輪廓,不打草稿就動剪成形;西部地區在簡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紋裝飾,使作品顯得俏麗高雅。逢年過節,多剪「白蓮紅魚」,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新婚嫁娶,則用「鴛鴦戲水」,祝願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茌平剪紙已被中國美術館、省美術館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國外收藏家收藏。1993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藝術風格

   茌平剪紙藝術經過長期的傳承,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概括地講就是「粗曠傳神」。「這一特點的形成,源於魯西北這方水土養育的魯西北人民的豪爽性格、傳統生活習慣和文化積澱薰陶。」縣文化館原館長馬延成說。此外,茌平剪紙藝術還呈現出「粗中有細、剛中有柔」的趨向,在縣文化館挖掘、搜集、整理的數千件剪紙作品中,能明顯地看到這些特點。在具有代表性的剪紙作品中,如「百鳥朝鳳」、「二龍戲珠」、「老鼠偷葡萄」、「雙雞」等,都很注重物象的輪廓,給人一種頗似剪影的感覺。「天仙配」、「喜慶有餘」、「團花」等作品,剪法上不但粗曠豪放,而且粗中有細、在簡括的形象上進行了花紋裝飾以及圓、點、線方面的細膩製作,使剪紙藝術流露出恬靜的柔美。[1]

茌平剪紙轉磨
原圖鏈接

豐富內容

茌平剪紙也和全國各地的剪紙一樣,其品種和風格十分豐富。由於它是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寄託着人們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作用於民俗活動的各個方面,如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禮儀生辰、裝飾環境、裝點衣物等等,人們(特別是勞動婦女)總是用神奇的雙手剪出自己最心愛的剪紙圖案來。這就決定了剪紙品種的多祥性。 茌平剪紙的花卉特多,除了一大批刺繡花樣以外,團花(包括抱角類)也叫窗花,民間俗稱「剪月亮」,達上百種之多,算得上「茌平剪紙的精華」之作。在茌平,過去民間嫁娶,沒有哪一家不貼大紅「月亮」的,白底紅花,給人一種清新和喜悅的感覺。除花卉之外,蟲魚禽獸、風景人物之類的作品也很多。茌平剪紙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徵,例如寓意男女之間相愛與結合的「魚戲蓮」、「喜鵲登梅」、「鳳凰戲牡丹」、「扣碗」、「鴛鴦戲水」、「雙雞」、「雙魚」等。過去人們崇尚多子多福,茌平剪紙中,喻意這方面內容的紋樣也很多,如「鯉魚蓮花」、「老鼠偷葡萄」等。用以表現富貴平安、吉祥如意及福與壽的紋樣更是不勝枚舉。茌平剪紙的藝術風格,從總體上看,多是古拙和粗獷。如細心揣摩,它又有粗獷與精細之分。茌平縣城的南、北、東部地區多為粗獷之作,西部地區則以精細見長。在造型方法上,不論是古拙之作,還是精細之品,都是「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楊學芹《民間美術的生命力》),既隨心所欲,又不粗製濫造,具有一定的規範性,給人一種自由的完整的美感。[2]

茌平剪紙燈籠
原圖鏈接

傳承與發展

在茌平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茌平剪紙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茌平剪紙的傳承取得了跨步發展,讓剪紙技藝已深入到了家家戶戶。

一是建立省市區三級代表性傳承人制度

目前確立省級傳承人2名,市級傳承人2名,縣級傳承人3名。明確嚴格的傳承人准入准出機制,定期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評估認證。對於喪失傳承能力的,可以重新認定代表性傳承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規定義務的,取消其代表性傳承人資格,重新認定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二是開展線上、線下剪紙免費培訓課程

茌平區文化館每年都會舉辦4至6期剪紙免費培訓,培養了大批剪紙愛好者,從中發現了不少優秀的剪紙人才,作為傳承人的儲備力量。自2020年2月以來茌平區文化館積極利用微信公眾平台,截止目前,共推出剪紙線上課程6期。

三是定期舉辦剪紙展覽、剪紙交流座談

通過舉辦剪紙展覽給剪紙藝人一個展示的平台,激發創作動力,同時為宣傳弘揚茌平剪紙提供一個重要窗口。舉辦剪紙交流座談,為剪紙藝人搭建交流平台,為剪紙創作、傳承、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地糾正,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傳承弘揚茌平剪紙提供建設性意見。

四是積極指導剪紙傳承人及愛好者結合「抗擊新冠肺炎」進行剪紙作品的創作

在打贏疫情阻擊戰·匯集文藝正能力——茌平區文化館抗疫情優秀文藝作品創作中,茌平剪紙發揮了積極作用,共創作剪紙作品100多幅,每幅作品都飽含決心壯志,展現出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如今許多傳統藝術面臨着失傳,但剪紙的傳承吳東青早就不再擔心了,因為茌平剪紙現在已經走進學生課堂,還有專門的教材,連小學生都會剪了。

為了讓茌平剪紙順利進課堂,茌平剪紙協會與當地政府部門聯合,編寫了簡單易學的剪紙通用教材。記者從教材上看到,書中逐章逐節對茌平剪紙進行了介紹,圖文並茂地講述傳統的技法,內容簡單易學、生動有趣。書中還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附上了更為複雜的作品,引導着學生主動思考和鑽研。[3]

相關視頻

茌平剪紙非遺傳承人 劉淑霞 水城深藍影視

   茌平剪纸 非遗传承人 王金梅 水城深蓝影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