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茅粟鎮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地處播州區東南部,東接鐵廠鎮,南隔烏江河與貴陽市開陽縣相望,西抵尚嵇鎮,北接團溪鎮,行政區域面積134.9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茅栗鎮戶籍人口有32136人。截至2019年10月,茅栗鎮下轄1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龍街道355號。

2011年,茅栗鎮財政總收入1540萬元,比上年增長23%。2018年,茅栗鎮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有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茅栗鎮在播州區南部。面積139平方公里。人口2.7萬。轄1居委會、13村委會。1949年為復興、九龍鄉。1953年增置水浸、新龍2鄉。1958年併入尚稽公社。1961年析建富興、茅栗公社。1984年改設鄉。1992年2鄉合併置茅栗鎮。產生漆。有中小學14所。鎮人民政府駐地茅栗山,在南白鎮東南25公里,九龍山南麓。人口900.海拔820米。村附近山坡多茅栗,故名。有公路接馬遵公路。

鄉鎮概況

地理位置是:東經106°52′49″~107°01′46″,北緯27°18′18″~27°26′31″。 。四鄰縣鎮界:東臨鐵廠鎮、團溪鎮,南抵烏江河與開陽縣隔河相望,西靠尚稽鎮,北連團溪鎮。 縣道線團(溪)尚(嵇)公路穿越境內。從鎮政府駐地茅栗場起。公路線四通八達。東線:茅栗-富興場9公里,富興場-水浸場4公里,水浸-漩塘8公里,水浸-草香村駐地4公里;西南線:茅栗-銀都村駐地3公里,銀都-落水孔電站8公里;北線:茅栗-金山村委駐地1公里,團溪場接205省道13公里;西線:茅栗-花果村駐地5公里,茅栗-尚嵇場(南開公路)7公里。

茅栗鎮環境

茅栗鎮平均海拔高度930米,氣候溫暖濕潤,多年平均氣溫在14.5℃~15.0℃之間,大於0℃的年積溫4800-570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空氣相對濕並80%,加之森林面積2700年達8176.03公頃,覆蓋率達60%以上,鎮境內可謂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氣候宜人。[2]

茅栗鎮資源

礦產資源

鎮境內有礦產資源豐富,至2007年已探明的礦資源儲藏有:

境內能源礦藏--煤,主要分布在金山村的後壩岩、九龍村的獅子溝、大洞溝、響水溝,花果村的兩山口、揚壩田等處。總儲藏量在2000萬噸以上。

金屬礦:主要分布有鋁土礦、鐵礦、錳礦。

鋁土礦:主要分布在銀都村的東山、渣水;富興村的安福莊、賀家墳山、大龍洞、老鴉山、筲箕塆;金山村的土牆塆、螞蝗田;草香村的柏明(面)水等地,總儲藏量近千萬噸,品位在65~75之間,特別在東山組,已規劃全組村民搬遷,地下全是鋁土礦。

鐵礦:遍布全鎮,主要礦點分布在銀都村的芭蕉溝;富興村的梯子岩、營平寨、大龍洞、筲箕塆;草香村的伯明水等地,儲藏總量上百萬噸,品位在58.26~62.57之間。

錳礦:分布在九龍村核桃園陳家大坡,金山村的土牆塆,刺麻窩兩處礦點。

非金屬礦:鎮境內有重晶石、硫酸礦、高嶺土、大理石、水泥石灰岩等非金屬礦。

水資源

烏江有擦境而過的烏江河,鎮境內流域長約15公里,境內有茅栗河、石馬河、張田河、馬家河(又名渣水河),總長28公里,流域總面積105.5平方公里,大小水庫山塘57口,蓄水量達174.96萬立方米,泉水點100餘個。水資源極為豐富。

文化底蘊

茅栗鎮有史記載,自明歷中就有了佛教文化的傳入。清代,有舉人劉之徵等11人,劉之徵官至清任刑部浙江司外部,誥封中憲大夫,共墓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末民國年間周浩,晚清末年秀才,早年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1905年加入孫中山在日本成立的中國革命同盟會,辛亥武昌起義成功,以參贊任職於黃克強總司令部,護國戰爭勝利後,出任北京政府總理府編輯局局長等。周浩先生善於詩、文、書法,其詩被當時文學界譽為繼鄭、莫、黎之後,遵義詩人人中的"白眉"(意為傑出),黔北茂名學者趙愷(乃康)亦大讚:"其詩婉轉含蓄,抑揚激壯之處,多似唐初、盛之間,於"四傑"氣味相近,"吾鄉能詩者,固當為屈一指也".

1949--2008年,我鎮湧現了大批文人學者,有博士3人,碩士生9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高級記者、高級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工程師等。

新中國成立後,考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本科生300餘人,專科生150餘人,考入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院的200餘人。到2008年,全鎮已擁有各類科技人員206人,有高級職稱的3人,中級職稱的66人,初級職稱的137人,還有一批"田秀才"、"土專家"活躍在各個生產領域。在科研、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方面,可謂碩果纍纍,獲國家、省(市)科技獎勵就有4項。[3]

旅遊景點

漩塘位於茅栗鎮駐地東南21千米處,坐落於烏江河邊的草香村境內,海拔540米,氣候怡人,長夏無冬,與開陽縣的宅吉隔江相望,東北角與鐵廠鎮的三星相鄰;群山相擁,萬仞石壁,垂落千丈。江邊約300餘畝的狹長地帶,怪石嶙峋,雜樹叢生,古樹參天,江水悠緩清澈,環境幽靜別致;空氣清新,鳥語空濛,真令人心曠神怡。

境內40來戶人家。行人至崖頂,口乾舌燥,若非炊煙裊裊,何覓"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放前通外界的要道,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使匪患亦不敢問津。

境內江中通體黝黑、肉厚味美的"豬嘴魚"是烏江魚的極品之一,是品味極高的佳肴。

境內有翻天印、石海螺、釣魚台、五險崖等奇景和多種古木,供遊人觀賞。構皮灘電站蓄水後,漩塘水位上升,驚險的虎口灘、平緩的回水垞消失。漩塘旅遊景點,是烏江河域上的一個供人們賞山、垂釣、觀古稀樹木、度暑的勝景。[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