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茅天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邊陲,距縣城78公里,是中國長壽之王龔來發的故鄉,地處兩省市(貴州、重慶)三縣(務川、沿河、彭水)交界,轄5個行政村、79個村民組。全鎮國土面積20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232.5畝,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鎮。[1]
自然條件
境內最高海拔老鷹山1458米,最低海拔長溪河(古都濡水)、小魚溪兩條河流匯合處馬腦山腳下323.6米。年平均氣溫14.4°。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十一五"期間,道路交通、水利電力、"四在農家"、農業產業化建設等事業蓬勃發展,50%的村寨實現通組公路,長溪河流域已建成2個總發電量2000萬度的梯級水電站,35千伏變電站已建成。2010年,戶籍6320戶、27687人口,國民生產總值1.67億元,人均純收入3045元。"十二五"繼續以烤煙為支柱產業,以畜牧和茶葉為主導產業、核桃及金銀花等藥果為後續產業強力推進。
歷史文化
茅天鎮,唐宋時屬古都濡縣。宋嘉佑八年(1063年)廢都濡縣,茅天劃歸黔州彭水縣。元初劃入思州務川縣。光緒十年(1895年)撥屬後坪彈壓。民國3年(1914年)隸屬後坪縣茅天區。民國24年(1935年)為後坪縣政府的所在地,民國30年8月(1941年8月)撤後坪縣,設茅天聯保,劃入務川縣。民國31年(1942年)改為茅天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浞水區。1992年"撤併建"時將浞水區的興隆鄉、茅天鄉、石龍鄉並建為茅天鎮,轄興隆、茅天、石龍3個管理區29年自然村206個村民組。2003年,撤區強村,撤銷3個管理區,將29個自然村合併為5個行政村79個村民組。
茅天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清朝,進士堡出過武狀元馮榜元,民國時期,天鵝水田興恆在杭州市政府任職,當代黔北鄉土作家馮先政的出生地就在茅天鎮的水車壩。先輩們的努力為茅天兒女的成長樹立了楷模和榜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茅天這塊熱土邁上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昔日舊貌換新顏。2010年,貴州省委政府開始對茅天實施3年的集團幫扶,179個項目近3億元資金的投入,茅天鎮黨委、政府將帶領27000多各族人民在中共務川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十二五"規劃藍圖,將茅天建設成為"富裕、和諧、文明"的新茅天。[2]
特色產業
茅天"七匹狼"基地單元8大基礎設施建設共規劃投入資金12181.77萬元。涉及基本煙田50000畝、產煙50000擔(茅天鎮38000畝、3.81萬擔);規劃建設煙水項目19個,投資3934萬元;建機耕道68.5KM,投資1138萬元;建烤房群18群420座,投資1820萬元;建育苗工場3個、占地40328㎡(茅天2個面積32260㎡),投資1633萬元;配套各種農機具193台,投資204萬元;茅天煙草工作站點合一建設工程,省公司已批覆,待實施,投資2500萬元。該基地3000畝核心示範區,已全面完成起壟覆膜工作;3個工場建設工程平場已全面結束,正在實施主體工程;石龍至梅家蓋煙區公路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已到位各種農機具26台;站點合一建設工程已完成征地工作。投資500萬元的土地整治項目,省國土廳已正式立項,年內實施完成。
畜牧業
茅天鎮興隆村養羊大戶陳有強,積極響應畜牧產業發展政策,通過2年發展,現已修建規範化養羊圈舍230平方米,存欄羊170隻,2010年收入4萬餘元,2011年計劃擴建圈舍150平方米,擴大養殖規模。青貯料儲備5噸,青乾草1噸,種植飼草高粱10餘畝。陳有強還加入了茅天養羊合作社,理事成員們推選他為理事長,帶動茅天鎮的養羊業發展。[3]
建設
水利基礎實施建設'
完成投資129萬元集鎮人飲工程,可解決集鎮5000人的安全飲水;完成大院子至高筍塘1300米防洪工程建設,投入資金339萬元;完成集鎮排洪工程建設,投入資金200萬元;正在實施興隆村場上、石盆、彭家溝等村民組人畜飲水工程;完成茅天鎮水庫前期勘查鑽探和淹沒面積的山林、土地、房產等調查等前期工作。
集鎮基礎設施建設
完成了招商引資4000萬元。完成了車站片區街道硬化及配套設施建設,實施了中心街至東升橋街道和車站街道硬化及配套設施建設,硬化面積12000多平方米。完成了衛生院街道硬化及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長500米、寬15米的中學門口至車站新大街建設。茅天商貿繁榮,邊貿集鎮發展已初具規模。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圍繞打通茅天至彭水(重慶)出境路、高山煙區循環路(組組通公路)抓交通建設,圍繞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和建設灌溉水渠抓水利建設、圍繞整潔擴容抓集鎮建設等,完成了熊洞坪至風木蓋公路15公里、環盤至沙坨5公里、共和學校至土城5公里、共和學校至陸家溝至胥家5公里、村莊公路12公里、集鎮至旋塘公里4公里、馬屎丫至學堂堡至彭家至大塘壩至天鵝公路15公里、大樹坨至羅家壩5公里和打足莊、灣里等村組公路建設;完成了投資450萬元的茅天至後坪出境油路建設;啟動了投資380萬元的馬腦山出境公路建設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贏得了民心,實現了跨越,拉動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4]
民間民俗
茅天境內苗族、仡佬族、土家族人世代雜居。民族文化濃厚,民風古樸。隨着漢族文化的大量滲透,茅天民間文化逐步消失,特錄之如下:
民間文化
修房造屋或下葬埋人要請人看風水、看期辰;新房落成或釘大門要請人說福式;女子出嫁要哭嫁擺禮、嫁女送到男方返回時要說四言八句;元宵夜孩子們要"打老鼠"、元宵夜房前屋後要插滿天星;死人要念道場參佛或燒靈、紅白喜事要吹嗩吶;正月要玩花燈;除夕夜要燒疙蔸火等。
民間住房
喜歡群聚,多為木房四立三間,中間為堂屋,正堂設香火奉祖先;富裕人家要在正房兩邊向前延伸立偏房稱三合頭;正房兩邊不往前延伸立偏房稱馬屁股。
民間服飾
男子對襟衫大圍褲、苗女鑲邊衣、娃兒背篼的鑲邊背篼系、女子繡花圍腰等。
民間飲食
吃包穀飯稱作苗飯、春節要做酥食麻餅、端午吃粽子、重陽吃糍粑、吃飯坐席長輩或老年人要坐上席等。
民間祭祀
清明前後謝墳、七月半燒錢祭祖、給死去祖先過生日稱為燒生;正月初一早搶挑金銀水、忌掃地、忌睡覺、忌洗頭等。[5]
自然景觀
東升橋景觀
東升橋2002年修茅天至後坪公路時建,橫跨東升溪上, 橋下流水,橋頭青山。流水穿過彩虹橋,行人車輛觀青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龍塘景觀
鎮北4公里,大壩中間一天然大水塘,寬10-15米,長約35米。兩山古木蔥蘢,碧水掩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老鷹山景觀
境內最高峰,古歷每年6月19日聚集趕香會場熱鬧非凡。站在山峰之巔,可近觀茅天、分水、蕉壩等山山水水,可遠眺浞水、黃家壩等地自然風光。好像天上看人間。
馬腦山景觀
位於務川、沿河、彭水交界處,外形酷似馬腦殼。腳下長溪河(古都濡水)、小魚溪兩條河流交匯。站在山峰之巔,可近觀兩條河流蜿蜒曲折,兩岸樹木蔥蘢、山勢險峻、懸崖峭壁、怪石嶙峋,青山如畫;可遠眺黃家壩、彭水、茨壩、後坪等地自然風光。
仙人親嘴景觀
仙人親嘴景觀在興隆彭家,河岸兩山相近,上部有一處相接,中間空隙可觀對河岸,似男女擁抱親嘴。
公公背媳婦景觀
在興隆彭家沌溪河岸,岩壁上突起一巨石,似人,有頭、有身,作佝僂狀。背上石人約高,頭平視。在對岸觀看恰像一老者背着媳婦過河。人們稱公公背媳婦。
蘑菇石景觀
蘑菇石景觀在土城燈草池半坡上,大小兩石相疊,小石下大石上,中細頸,像蘑菇,人稱蘑菇石。人可攀到細頸平台,手推大石晃動,用大力卻推不倒。
山巔石香爐景觀
山巔石香爐景觀在興隆田灣和茅天小足坪,山巔各有一大石 蹬,形似香爐,可攀至頂部。
體操石景觀
在漆樹灣石板溝岩壁上,五官端正,頭、臉、手、身、腳分明,身直立,頭平視,手向左右伸直,作體操狀。
鬧水源洞景觀
鬧水源洞景觀在懸岩下一大洞,內有岩石怪狀,常年水聲潺潺。
黑洞景觀
黑洞景觀在陸家溝山樑上,口小洞大,洞內寬敞,洞深甚遠。洞內石筍、石柱、石台、石馬等岩石景觀非常漂亮。
簸箕仟洞景觀
簸箕仟洞景觀在漆樹灣,洞高2丈,寬1丈余,內有一水源,水質優良,長流不息。
打足莊洞景觀
打足莊洞景觀口小洞大,洞深甚遠。洞內景觀奇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