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山縣溫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英山縣溫泉鎮隸屬於中國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是中共英山縣委和縣政府的駐地。地處英山縣域經濟中心腹地,距北端天堂寨和桃花沖公園100餘公里,距最南端南河鎮僅40公里,東南方接蘄春縣,東接安徽省岳西縣,西鄰市內羅田縣;國道318與省道、縣道樞紐交匯於此。在建中的武漢至合肥高速公路英山段進出口設在鎮內東西的楊柳鎮絲茅嶺村和溫泉鎮南沖畈大橋處;距城南工業開發區1.5公里。溫泉鎮東北端為斗米畈村(柳林河)。城區形成在東西河流域匯合處沖積的中下游平原上,綿延的蓮花山位於其東郊,人口111825人(2017年),面積174.98平方千米(2017年)。鎮內正北、正東、正西三處存有罕見的地熱溫泉。[1]

中文名稱: 溫泉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

下轄地區: 5個居委會、48個村委會

電話區號: 0713

地理位置: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

面 積: 174.98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111825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J

歷史沿革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羅田以東的直河鄉,始建英山,時屬六安州,設縣衙於溫泉鎮。

明朝,英山縣初屬湖廣布政使司的蘄州府,後改屬黃州府。縣府仍設在溫泉鎮。

清初依明制,後改稱湖北省黃州府,縣府溫泉鎮。

民國初年1912年,屬安徽省,不久改歸淮泗道。縣政府設於溫泉鎮。

1914年改屬安慶道,縣政府設於溫泉鎮。

1930年,中共英山縣委領導農民起義,即「三二」暴動,改英山為紅山縣,屬鄂豫皖特區西北道。

1932年紅軍主力轉移,國民黨政府復稱英山縣,縣政府為溫泉鎮。

1949年3月19日解放,英山屬湖北省黃岡專員公署管轄。在溫泉鎮設縣人民政府。

1996年,黃岡市成立,英山隸屬黃岡市。溫泉鎮仍為縣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轄5個居委會、48個村委會:畢升、東門、陵園、雞鳴、城北、沙灣河、陶家坊、赤水沖、趙家畈、石門沖、彭畈、柏樹祠、黃竹山、下貝沖、西沖、塔畈、羌家灣村、崇山鋪、季陵溝、上馬坳村、馬鞍寨村、茅草坳、百丈河村、瀉水岩村、一天門村、黑石頭村、龍潭畈村、七里岩村、蓮花村、西湯河村、北湯河村、白石坳村、干塘坳村、九壟口村、馬塹村、大垴寨村、將軍山村、山溪坳村、金家橋村、坡兒垴村、小米畈村、梅岩村、百筧河村、楓樹排村、陳河村、楊樹溝村、蛇龍尖村、柳林河村、斗米畈村、馬家坳村、黃柏山村、南沖畈村、花園村。

自然環境

土壤

溫泉鎮境內地殼以大別山古老變質岩和侵入岩組成,土壤母質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全縣共有五大土類,十一個亞類,二十三個土屬,八十九個土種。其中黃棕壤占總面積的86.97%,水稻土占總面積的12.29%,其他土類共占0.74%。

氣候

溫泉鎮屬長江中下游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災害。全縣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存在明顯的垂直差異。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3℃,無霜期縮短3.5天。年平均氣溫16.4℃,1月平均氣溫3.6℃,7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低氣溫—13.5℃,極端最高溫度42.0℃。全年平均無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溫泉鎮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403毫米,東北部的桃花沖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533毫米。另外,的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年降水量的70%集中與4—8月。其中:春季占29.8%,夏季占45.1%,秋季占16.2%,冬季占8.9%年平均降雨日133.1個,暴雨日5.1個。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66.1小時,80%的年份大於等於1892.7小時。其中四季輻射量分別為:春季26.2%,夏季35.2%,秋季22.8%,冬季15.8%。

經濟

2009年溫泉鎮財政收入達到43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28元,居民人均收入9080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000萬元,連續五年進入全縣經濟實力三強鄉鎮,2008年進入全市20強鄉鎮之列。

農業產業

為提高農民收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全鎮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茶葉總產量3425噸,板栗面積9225畝,藥材面積1350畝,其他各種經濟林果面積3.5萬畝,蔬菜基地5000畝,水產、養殖面積4755畝,建成了百丈河萬頭養豬場、梅岩千頭養豬場、南沖畈千頭奶牛場等龍頭養殖基地16個。

招商引資

為搭建好招商引資平台,搶抓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帶來的新機遇,承擔新建了占地2000畝溫泉工業園的園區建設,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土地平整項目已完工。引進創辦了世星汽配件有限責任公司、金新龍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怡蓮絲綢有限責任公司、大別山茶葉廣場、大別山建材市場、大別山生物科研中心等15個投資過5000萬元以上的新項目,增添了經濟發展後勁。

新村建設

按照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全力推進新村建設。新建了百丈河、柳林河、梅岩等2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各村興建了圖書室、娛樂活動室、體育場地、辦起了文藝宣傳表演隊,廣泛開展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公益設施

溫泉鎮新修硬化通村公路570公里,新修自來水廠7座,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全鎮基本實現了人畜飲水安全。49個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覆蓋率達到98%。新建了福利院1所,集中供養136人,建五保居住點24個,供養五保149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新辦醫療點48個,解決了群眾求醫難、看病貴的問題。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消除學校危房6000平方米。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農業綜合開發效果明顯,新修塘庫堰86座,擴大農業灌溉面積6000畝。

旅遊

溫泉地熱資源得天獨厚,儲量大,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日動儲量4.5萬噸。現已建有溫泉山莊、溫泉療養院、溫泉游泳館等健身娛樂旅遊場所,正在着手引進投資過2億元建設溫泉度假村。雍華真絲被、畢府粉絲、大別山天然山野菜等一批旅遊產品俏銷市場,深受遊客青睞。

視頻

英山縣溫泉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