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櫧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櫧(zhū),所屬植物界,山毛櫸目、殼斗科,其壽命非常長,葉常綠,枝葉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抗性很強。可以製作食品。多生於海拔1000m以下低山丘陵地區。

植物文化

賞之美

苦櫧樹也叫櫧樹的壽命非常長,葉常綠,枝葉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抗性很強。

苦櫧樹結出的堅果為褐色,上有細毛。從開花到結果,苦櫧樹的花期一般在5月,10月果子就熟了,會自然脫落。童麗麗博士說,牛首山發現的苦櫧樹是一個群落,在南京地區比較少見。樹的葉子呈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頂端逐漸變為針刺形,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或中部以上有銳鋸齒,背團蒼白色,有光澤,枝葉常以螺旋狀排列上升,有很大的觀賞價值。苦櫧樹的樹皮深灰色,呈現出縱裂狀。

感之趣

成片的苦櫧樹林是牛首山獨有的品種。湯庚國教授說,苦櫧樹是長江南北的「分界樹」,因為它是長江最南段的特有植物,再往北,就沒法生長了。牛首山苦櫧樹林中,樹的胸徑一般在15-30厘米,樹高在10-20米左右。登山過程中,專家還發現在苦櫧樹群落里的下方土壤里,已長出了一棵棵苦櫧樹幼枝,細細的根,大大的葉,非常可愛。

形態特徵

喬木,高5-10米,稀達15米,胸徑30-50厘米,樹皮淺縱裂,片狀剝落,小枝灰色,散生皮孔,當年生枝紅褐色,略具棱,枝、葉均無毛。葉二列,葉片革質,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兼有倒卵狀橢圓形,長7-15厘米,寬3-6厘米,頂部漸尖或驟狹急尖,短尾狀,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通常一側略短且偏斜,葉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狀銳齒,很少兼有全緣葉,中脈在葉面至少下半段微凸起,上半段微凹陷,支脈明顯或甚纖細,成長葉葉背淡銀灰色;葉柄長1.5-2.5厘米。花序軸無毛,雄穗狀花序通常單穗腋生,雄蕊12-10枚;雌花序長達15厘米。果序長8-15厘米,殼斗有堅果1個,偶有2-3,圓球形或半圓球形,全包或包着堅果的大部分,徑12-15毫米,殼壁厚1毫米以內,不規則瓣狀爆裂,小苞片鱗片狀,大部分退化並橫向連生成脊肋狀圓環,或僅基部連生,呈環帶狀突起,外壁被黃棕色微柔毛;堅果近圓球形,徑10-14毫米,頂部短尖,被短伏毛,果臍位于堅果的底部,寬7-9毫米,子葉平凸,有澀味。花期4-5月,果當年10-11月成熟。[1]

主要價值

木材

環孔材,僅具細木射線,木材淡棕黃色,屬白錐類,較密緻,堅韌,富於彈性。

綠化環境

苦櫧樹體高大,樹冠濃密,樹形優美,壽命長,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苦櫧適宜孤植、叢植於草坪,作為園林背景,構成以常綠闊葉樹為基調的風景林或防護林。該樹同屬異種有甜櫧、栲櫧、米櫧、構栲等,由於樹體高大,樹勢優美,壽命長,前 3 種為亞熱帶闊葉林中的主要建群樹種,而第 4 種構栲為長江中下游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生長環境

見於海拔200-1000 米丘陵或山坡疏或密林中,常與杉、樟混生,村邊、路旁時有栽培。喜陽光充足,耐旱。

分布範圍

產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各地,西南地區僅見於四川東部及貴州東北部。

栽培技術

採種沙藏

苦櫧果實一般10月成熟,成熟後隨即採收,去雜後將淨種混沙濕藏在排水良好室內越冬,即將種子與2-3倍於種子體積的濕沙混拌均勻或分層堆積。

浸種催芽

春播前,將種子取出溫湯(25℃)浸種6-8h,然後取出,將種子包裹在濕庥袋中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5-28℃,待種子露白生芽,即可播種。

選地整地

播種地宜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壤土,避免選用低洼地或乾燥貧瘠之地和地下害蟲比較嚴重的土地為播種地。宜採用針葉樹與闊葉樹或綠肥地交替輪作,以免感染立枯病。播種地必須先耕翻細耙精細整地,拾淨石塊、殘根,在做畦田前,施入腐熟的廄肥22.5-30.0t/hm2作為底肥,然後拉線做畦,畦寬一般為120-130cm,畦高20cm,畦長隨地塊大小而定,起溝平畦,做到兩耕兩耙精細整地的要求,確保育苗床面平整,土粒細而疏鬆,以確保育苗床幼苗能茁壯生長。

播種

苦櫧一般採用春播(2月底至3月中下旬),在播種床上進行橫條播,行距、播幅、播種深度分別為50.0-60.0、10.0、1.0-1.5cm。播種必須均勻,播後淺覆細土,澆足透水,然後在條播行上覆草,播種量75-90kg/hm2。播後10-15d即可出苗。

出苗後管理

揭去覆草。畦面覆草要在出苗後逐次揭去,不能一次除淨。第1次可先將覆草放於條播行間,以防春旱或凍害,待天氣晴暖或樹苗老健後再徹底清除。揭草時不能損傷或壓壞幼苗。[2]

適時間苗。間苗在清除覆草後進行,按照「留壯去劣、疏密適宜」的原則,將幼苗稠密處抽稀並補植到缺苗處,以幼苗苗冠恰好相互銜接遮住苗床為宜。第1次間苗一般在出苗7d後選陰天或雨后土壤較為疏鬆潮濕時進行,每隔5-7d進行1次,每次間苗後必須噴水1次。如遇乾旱或蟲害時,可適當推遲。

適時培土。幼苗出土後,由於表土受雨水沖淋,致使根莖裸露,為防苗木生長受到影響,必須適時培進行土。可在5-8月選用細壤土或草木灰,培土2-3次的厚度為1.0-1.5cm。培土時要小心操作,要求覆蓋均勻,不能損傷幼苗。

中耕除草。苗床除草應以人工拔除為主,做到拔早、拔小、拔了。拔草時可用手按住苗木根部,以免動搖苗根,甚至把小苗帶出。

肥水管理。追肥適期為從幼苗根系形成至冬季生長停止前15d。一般追肥3-4次,先少量後逐漸增量,每次追肥應視苗情定量。第1次追施稀糞水7500kg/hm2左右,以後每次追肥應逐漸增加,一般每次追施三元複合肥225-300kg/hm2、尿素150-225kg/hm2。苗長高、長大時,可追施三元複合肥300-375kg/hm2、尿素225-300kg/hm2。夏季高溫乾旱時,宜在傍晚時間追肥,追肥切忌過量或肥料太濃而燒傷幼苗。

大苗定植

當苦櫧苗長到2m高以上時,即可定植至庭園或叢植於草坪之中,也可作風景林或防護林。定植必須要保證質量,確保成活率。定植處應挖掘深坑,長、寬、深均為50-60cm,挖出的生土、熟土分別各放一邊。定植樹苗帶土球移入挖好的土坑內,先蓋熟土,後蓋生土。有條件地方在定植前在坑底施些腐熟的有機肥,每塘施2-3kg,覆蓋一層熟土後再移栽。覆土結束後立即澆1次透水,並覆草保濕,每3-5d澆水1次,直至樹苗成活。如遇雨天,應及時排水。

尋訪路線

苦櫧樹群落分布在牛首山陽坡的中、上地段,在登山的台階邊隨處可見。專家說,這一個天然的次森林,林內還混生有落葉闊葉林,林下的灌木生長也十分良好。有一點需要說明,在苦櫧樹群落下,長出很多幼苗,這些幼苗需要保護,千萬不要在登山過程中踐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