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櫪木(原變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櫪木(原變種)是屬捩花目 Contortae、木犀科 Oleaceae、木犀亞科 Oleoideae、梣屬 Fraxinus下一個物種。[1]

形態特徵

植株:落葉大喬木,高20-30米,胸徑30-85厘米;樹皮灰色,平滑。芽狹三角狀圓錐形,密被黑褐色絨毛,干後變黑色光亮,芽鱗緊閉,內側密被黃色曲柔毛。

枝:嫩枝扁平,細長而直,棕色至褐色,皮孔細小,點狀凸起,白色或淡黃色,節膨大。

葉:羽狀複葉長10-30厘米;葉柄長5-8厘米,基部稍增厚,變黑色;葉軸平坦,具不明顯淺溝;小葉(3-)5-7枚,嫩時紙質,後期變硬紙質或革質,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9(-13)厘米,寬2-3.5(-4.5)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先端急尖、漸尖以至尾尖,基部楔形至鈍圓,兩側不等大,葉緣具淺鋸齒,或中部以下近全緣,兩面無毛,上面深綠色,下面色淡白,散生微細腺點,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側脈7-11對,細脈網結甚明顯;小葉柄纖細,長(0.5-)1-1.5厘米。

花: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頂生及側生葉腋,長20-30厘米,分枝細長,多花,葉後開放;花序梗扁平而短,基部有時具葉狀苞片,無毛或被細柔毛;花梗絲狀,長約3毫米;花芳香;花萼鍾狀,齒截平,上方膜質,長1毫米,寬1.5毫米;花冠白色,裂片匙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雄蕊伸出花冠外,花葯長1.5毫米,頂端鈍,花絲細長;雌蕊長約2毫米,花柱與柱頭近等長,柱頭2裂。

果:翅果紅色至褐色,長匙形,長2-4厘米,寬3.5-4(5)毫米,先端鈍圓,微凹頭並具短尖,翅下延至堅果上部,堅果近扁平;花萼宿存。

花果期:花期4-5月,果期7-9月。

本種提示

本種分布較廣,在各種立地條件下形態多變,尤以小葉形狀和小葉柄長度差異甚大,在乾燥的石灰岩山地所采標本小葉柄甚短,不到1厘米,常被分類學家鑑定成不同的種與變種。唯一可依據的是花萼較寬,萼齒截平,上方膜質,這個特徵無論在花期和果期的標本中都是很穩定的。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各種海拔高度的山地、河谷等處,在石灰岩裸坡上常為僅見的大樹。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台灣至西南各省區。

日本(九州、沖繩)也有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台灣花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