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齋記 劉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苦齋記這篇文章着眼一個「苦」字,書齋不僅位處苦地,而且連四周的動植物都具苦性,在無往而不苦之中,主人卻樂在其中。
原文
劉基〔明代〕
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雲,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於是鮮支、黃蘗、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鉤夭之草,地黃、游冬、葴、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楛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採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檟荼亦苦於常荼。其洩水皆齧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窊而室焉。攜童兒數人,啟隕籜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 ,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於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於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於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藋,雖欲效野夫賤隸,跼跳竄伏,偷性命於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完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苦齋,是章溢先生隱居鄉野的房舍,有十二間,是用茅草蓋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頂上。匡山在處州府的龍泉縣城西南二百里,劍溪就從那兒發源。匡山的四面,像牆壁一樣陡峭的山崖高高聳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間低,像個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見白雲,山頂上常刮北風。風從北面刮來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帶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風吹刮,它們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樂於生長在這裡。
於是,鮮支、黃蘗、苦楝、側柏這類樹木,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鈎夭這類雜草,地黃、游冬、葴、芑這類野菜,櫧、櫟、草斗這類果實,楛竹這類筍子,沒有一種不一叢叢地到處分布,在這裡羅列生長。野蜂在它們中間作窩,採集花汁釀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話稱它作「黃杜」,開始吃的時候很苦,難於下咽,久了就更覺得它甘甜,它能夠消治積熱,清除燥熱心煩的病症。那裡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裡的瀑布都是從石縫中沖刷而出,源流騰湧激盪,水勢湍急,彎彎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裡盛產有花紋的小魚,形狀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點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匡山距離人居住的地方較遠,只有章溢先生喜歡去遊玩,但跟隨的人大多認為先生早去晚歸太艱難,因此就選擇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裡。先生帶了幾個年歲小的僕人,清除脫落的筍殼,種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實。有時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樹吟詠高歌,或者往下走,來到清涼的溪邊。聽到打柴人的山歌飛出樹林,就拍擊着石頭隨着唱起來。人們沒有誰能理解他那種樂趣。
章溢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樂與苦,是互相依託轉化的;人們只知道樂是樂,卻不知道苦也是一種樂,人們只知道把自己的樂當作樂,卻不知道苦會從樂中產生出來,那麼樂與苦之間,相距能有多遠呵!如今那些富貴的人,安閒地坐在華麗的廳堂上,口沒有嘗過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沒有從事過農田的勞動,睡覺一定要鋪上雙層的墊褥,進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帶上服侍的僕役,這些就是人們所認為的樂,有一天福運完了,困頓的生活在意外的災禍中降臨,卻不知道那醉飲美酒、飽食肥肉的肚腸,不能裝下粗劣的飯食,那墊慣了柔軟的墊褥、蓋慣了溫暖的被子的身軀,不能穿上蓬草藋莖編制的衣裳,(這時)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農夫,卑賤的僕役,慌慌張張地奔逃隱藏.在草木叢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這難道不是以往的樂成了今天的苦嗎?所以孟子說:『上天將要把重大的責任落到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飢餓。』趙子說:『好藥雖然使口感到苦,卻對疾病有利,忠誠正直的話,雖然刺耳,卻有利於修養德行。』他們的所謂苦,正是我的樂;而他們的所謂樂,卻正是我的苦啊。我聽說井因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為味苦無人採摘而能保存,吳王夫差因為沉湎酒色而滅亡,越王勾踐因為嘗膽刻苦而興盛起來,不也如同這個道理嗎?」
我聽了這番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齋,寫了這篇《苦齋記》。
創作背景
元朝末年,劉基和宋濂、章溢、葉琛結廬匡山,世稱「浙西四賢」,他們在此著書立說,關注民生。劉基在匡山駐留較長時間,賦有大量詩文,《苦齋記》就是在匡山時章溢請劉基寫的書齋記。
簡析
這篇文章着眼一個「苦」字,書齋不僅位處苦地,而且連四周的動植物都具苦性,在無往而不苦之中,主人卻樂在其中。最後揭示原因,說明苦樂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樂,具有辯證的觀點,並在更深一層上說明了命名「苦齋」的深意。全文內容層層推進、結構前呼後應,文學手段靈活多樣,筆調深沉,語言雋永,淋滴盡致地表現出章溢「以苦為樂,樂於吃苦」的情操志趣。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