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苗族踩花山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苗族踩花山節

苗族踩花山節又稱「踩花山」,是苗族民間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滇東北、滇南的苗族村寨,各地時間不一。

「踩花山」最初是為了祭祀苗族的祖先蚩尤,後來的活動內容又花山祭杆儀式、爬花杆、蘆笙歌舞鬥牛武術表演等。節日期間,盛裝的苗族男女打着五彩繽紛的花傘對唱情歌,熱鬧非凡。

苗族踩花山節是苗族人民的盛大節日,「踩花山」是花山節里的一個表演項目,分布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境內,主要是許多苗族青年男女作節日盛裝圍成一大圈載歌載舞,慶祝吉祥幸福,具體起源時間尚不得知。

「踩花山」是當地苗族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一種別稱。節日前由有威望的老人選擇一個象徵「吉祥」的開闊地作為「跳場坪」,並豎起花杆,整理好周圍的環境,為青年男女踩花山做好準備,屆時跳場坪上張燈結彩,紅旗飄揚,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青年們從四鄉八寨向花杆地方湧來,身着對襟短衣,頭纏青色長巾,腰束布帶的男子和身着鑲有花邊圖案或挑花服裝,佩帶銀質耳環、手釧、戒指和項鍊等首飾的婦女,圍繞花杆,伴隨蘆笙、嗩吶、胡琴等民族樂器的拍節圍着花杆歌舞。在歌舞中,如小伙子發現意中人,就迅速解下腰間橫背的雨傘,向姑娘撐去。女方中意就半推半依的許諾。如果不喜歡,就立即繞到姑娘圈子裡躲避。若是男女雙方中意,就在傘下傾吐衷情,並用對歌的形式了解對方情況。同時青壯年男子還要按苗家的傳統習慣,舉行爬杆比賽。

起源傳說

關於踩花山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白雲深處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有個桃花寨,寨里有個美麗的桃花姑娘。她聰明、勤勞,十分善良。對老人象對自己的爹娘,對朋友就象對自己的姐妹。她身前身後總簇擁一大群人,不少小伙子向姑娘求愛。桃花姑娘卻願嫁給一個忠厚老實,天天只會打獵、種地、吹笙的老憨哥。一天,桃花姑娘被人搶走,憨哥得知,立即取下腰上的彎刀,把面前一棵棕樹砍倒,發誓要找到桃花姑娘,殺死仇人。鄉親們很同情他,紛紛拿出錢糧資助老憨哥。於是他帶上盤纏、彎刀、弓箭和桃花用他過去獵來的禽毛獸皮縫製的百鳥衣,離開了家鄉。

原來搶走桃花姑娘的是遠方的一個惡霸。但是不管他怎樣威逼,桃花就是不肯屈從。眼看一年一度的大年到來了,街上非常熱鬧。忽然家人來告訴惡霸。街上來了一個身穿百鳥衣會吹六管蘆笙的人,他不僅衣着新奇,而且笙歌動人。惡霸聽了連忙討好地請桃花去聽蘆笙。桃花聽說百鳥衣,知道憨哥來了,頓時喜笑顏開,立即到大街上去看熱鬧。憨哥邊吹笙,邊跳着,突然看到一夥穿着漂亮的人吆喝着闖進來,偏頭一看,又喜又氣憤。

喜的是終於看到了桃花,氣的是在桃花身後竟站着一個惡人。於是他從羽衣下取出弩弓,轉身一箭朝惡人射去,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右眼,惡人一聲慘叫,昏倒在地。憨哥很快又拿出彎刀,左砍右劈,打散了家奴,抱起桃花,飛身上馬,象一陣風似的走了。憨哥和桃化回到桃花山,鄉親們一片歡騰,抬出米酒,吹起蘆笙,圍着憨哥和桃花又是唱又是跳,直到太陽西斜,憨哥和桃花才告別鄉親,一齊上馬奔逃遠方。

從此以後,桃花山的人再沒見過他們。但每年正月初三,苗族人民就不約而同地匯集到憨哥和桃花跳舞唱歌的地方,吹笙、唱歌、跳舞、飲酒、耍刀、賽馬、射箭。天長日久就形成花山節。

主要活動

踩花山由「花山主人」主持,花山主人一般是沒有兒子的壯年人爭着擔任,連任三年後更換。苗族人民認為花山主人是替群眾辦好事的,當過花山主人的就會得子得福。因此在苗族人民中,凡已婚無子的都樂於當花山主人,並以此為榮。節日當天,在花山主人的主持下,於場中立二三十米高的「花竿」一根,杆頂插綠葉一枝,懸掛長約120厘米的紅布一塊,米酒一壺,節日這天,男女老少圍着花竿載歌載舞,娛樂三天。普龍寨的踩花山還有「遛馬」的習俗,屆時凡家裡有馬的都要騎馬趕來,圍着花竿,遛馬助興。 踩花山的主要活動是男女對歌、跳蘆笙。20世紀80年代以後,增加了爬山、賽馬、爬竿等體育比賽內容。

苗族稱正月十五為過大年,全村休息一天拆除花竿,取下紅布,由花山主人送交下任。移送紅布時,要舉行一定儀式,下任花山主人緊閉大門,當年的花山主人緊敲大門,邊敲邊唱吉祥歌,屋裡有問必答,一一對唱,唱到開門,接過紅布,接布者就是下年的花山主人。[1]

參考文獻